APP下载

初中化学实验“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教学创新策略探究

2018-02-24侯桂芬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24期
关键词:创新探究化学实验初中化学

侯桂芬

【内容摘要】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初中教学阶段,教师不仅仅注重学生自身的知识基础掌握和理解的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素质教育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参与到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去,驱动学生进行积极的自主学习。化学课程可以说是建立在实验上的一门学科,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初中化学实验“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就是让学生对于催化作用和催化剂这一知识点进行介绍,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些学生对于反应过于剧烈的过氧化氢分解过程表现出疑惑,因此笔者逐渐的创新改进实验方案和教学形式,逐渐的促进学生的知识理解。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初中化学实验“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形式和教学形式进行创新优化。

【关键词】初中化学 化学实验 创新探究 策略改进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是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的中药化学演示实验,这一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联系学生利用固体和液体之间的反应制取气体的能力,并且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催化剂这一知识点。这个实验对于学生利用催化剂和制取气体的实验装置的熟练操作能力都有比较积极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演示,自身的分析总结和归纳进行相应的实验操作,就能够为学生以后的化学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能够真正的促进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过氧化氢和氧气进行反应会出现反应剧烈,容器内溶液混合后出现黑色悬浊液并且剧烈翻滚等,并且伴随着大量白雾,对于气体的产生和收集都很不利,因此教师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应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实验演示,改进实验方案促进学生知识理解。

一、营造知识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热情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采取的是教师进行实验演示,学生难以接触动手操作的同时也很难看清实验现象,并且由于本实验的反应剧烈等等因素的影响,就会更加阻碍学生直观的感受实验现象,极大的消磨了学生的实验热情。笔者认为,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对于实验步骤和相关知识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就不会让学生看到实验现象而表现出一知半解,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笔者会营造出良好的知识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并且积极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让学生真正的驱动自身进行学习。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通过氧气的制取过程,了解和理解催化剂的特征和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点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让学生自主探究,这样就能够给学生留下强烈的印象。

例如,笔者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就会通过学生之前学习的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这一知识点进行引导,通过问题:“氧气在人类生活中都有哪些作用?”让学生进行自主讨论,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情境进行探究学习。通过对于之前知识点的复习,降低接下来制取氧气、了解催化剂这一知识点的陌生感,并且为学生提出新的学习疑问,促进学生参与新课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回答完氧气的作用这一问题之后,笔者会向学生展示几种氧气制取的实验方法:(1)给水通电可以制取氧气;(2)从液态空气中分离氧气;(3)植物的光合作用制取氧气;(4)光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然后向学生提问:“如果在实验室中想要制取少量的氧气,选择哪种方法更好呢?”学生进行积极的讨论,笔者在旁稍加引导,对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原则向学生进行渗透,需要从反应条件、反应速率和成本等等因素之间进行考虑,最后学生得出过氧化氢分解可以满足条件。这样的引导形式不仅仅帮助学生为接下来知识做出铺垫,还能够拓展学生实验,了解实验室制备气体的条件。

二、合作探究学习,认知二氧化锰催化作用

合作探究能力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来说,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就更为重要,化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重要基础学科,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相应实验原理的探究,教師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然后让学生通过掌握的知识进行相应的实验讨论,促进学生化学创新意识的提升。并且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还能够让学生真正的全方位进行实验观察,每个人都能够细致的进行实验现象的观察,就能够取长补短,真正的立足于学生的基础,促进学生基础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让学生的化学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例如,在进行相应氧气知识回顾和制备氧气方式的闲着之后,笔者就会引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让学生通过探究来真正的认识到二氧化锰在本实验中的具体作用。首先笔者通过展示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试剂来让学生能够从物理性质上对于两种实验药品进行了解,让学生通过观察药品的颜色、状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让学生进行思考“这两种药品是不是都是反应物质?”果然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是反应物质,然后笔者创设了一个小实验:将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加入一个试管中,并且在试管口放一个带火星的小木条,让学生进行现象观察。在进行创设小实验完成之后,笔者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二氧化锰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物质,在反应前和反应之后其性质发生改变了吗?实验中二氧化锰消失了吗?”然后通过学生讨论,初步得出结论,二氧化锰在实验中起到催化作用。

三、多媒体演示实验,促进学生知识难点掌握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也逐渐的普及,多媒体就是其中之一。上文提到,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在进行

反应过程中,会由于一些附加产物的出现让学生难以看清现象并且对于氧气的收集等具有较大的阻碍作用,因此教师就可以在进行实验之后,将实验过程和现象搬到多媒体的荧屏上,通过微课视频等形式,让教师可以控制反应的进度,并且能够逐步的暂停进行讲解,这种教学形式不仅仅让学生真正的加深对于实验的理解,还让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促进整个实验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例如,在进行二氧化锰作用探究之后,笔者会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实验室常用的反应一起,让学生讨论那些仪器可以进行氧气的制取,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笔者会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怎样选择仪器才不能够让气体按照我们的想法逐渐流出,,方便收集呢?”然后在学生选择仪器之后,进行一起的组装和实验,让学生逐渐的对实验装置进行优化,并且促进学生对每个实验装置的了解,让学生真正的自主设计出符合实验要求的实验装置。在通过前面的探究和学习之后,学生对于实验已经掌握的十分透彻了,因此笔者动手进行实验,并且将制取出的氧气向学生进行展示。在实验过程中,笔者会鼓励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鼓励学生体验实验。然后针对学生不理解或者不太明白的现象和实验步骤,由于实验重复演示会浪费比较多的药品,秉承着绿色化学的原则,笔者通过多媒体向学生进行实验过程的微课展示,让学生通过实际实验和微课实验的对比,加上笔者的讲解,真正的了解和掌握本实验的关键点,并且笔者鼓励学生尝试创新氧气制取装置。

四、课后总结分析,初步构建学生知识体系

学习之后进行相应的巩固学习对于学生的知识掌握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的,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同师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让学生根据课堂内容自由的提出问题,对于实验过程不了解不明白的地方有所掌握,立足于学生自身的知识掌握角度,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化学知识基础。教师通过对于本节课的学习,适当的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和提升,形成学生的知识网络,促进学生化学思维的发展。

结语

在进行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知识点的联系入手,让学生形成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然后引出新的知识点,降低学生知识陌生感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兴趣。积极的和学生进行互动,通过探究小实验的创设让学生进一步的明白催化剂的具体作用,最后通过实验总结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并且促进学生的化学创新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仕凯.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學周刊,2016(28):182-183.

[2]王合.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11).

[3]白丽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新课程:教师,2011(12).

(作者单位:山东省菏泽市开发区广州路中学)

猜你喜欢

创新探究化学实验初中化学
中学地理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探究
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探析
对初中化学实验细节化处理的认识
我国高速公路融资方式的创新探究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利用实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