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读写结合的新思考

2018-02-24蒋冬梅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蒋冬梅

【摘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读写结合是可以促进阅读与写作取得双丰收的一种有效教学形式。但是,读写结合在课堂中并不是可以随意运用的,只有把强化目标定位、时机选择、核心范畴等作为重要内容,才能真正为提升学生读写结合能力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读写结合

阅读与写作是构建语文教学的两大核心板块,是夯实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保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读写结合已经成为目前教师普遍关注的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虽然比较注重让学生把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但是,由于其在操作方法、操作时机、操作内容的把握上还有所欠缺,致使读写结合经常流于形式。笔者认为,要想使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更加有效,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强化目标定位,让读写结合明确实践方向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风向标,对整节课教学质量的提升可以起到明显的促进和推动作用。鉴于目前小语课堂读写结合目标淡化,目标不明等现象,在语文课堂读写结合教学指导方面,要想使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教师就要强化目标定位,以使学生明确实践方向,提升读写结合效果。

如教学苏教版语文第一册《雨点》一课时,作为一首儿童诗,课文主要讲了雨点分别落在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样子,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这篇课文语言浅显易懂,深受学生喜爱,因此,在教学结束以后,教师鼓励学生仿照课文的形式描写一下雨点落在其他地方的樣子。为了使学生在仿写的时候,目的性更强,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想一想:雨点落在了什么地方?然后,在这个地方干什么?课文主要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展开的?句与句之间是怎样排列的?这样对学生进行读写指导,学生训练目标更明确,路径更清楚,真正为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为了使学生的仿写训练能够顺利进行,在教学的时候,教师主要从“雨点落在哪里,雨点在这儿干什么……”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指导,这样教学,强化了目标训练方向,从而使学生在读写训练的时候,更加胸有成竹,学习效果显著。

二、强化时机选择。让读写结合形成基础保障

在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过程中,读写结合时机的把握对于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有着明显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及时把准读写结合的切入时机,引领学生进行读写训练,这样教学,趁热打铁,从而使学生的读写能力真正得到明显提升。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八册《第一朵杏花》这一课时,课文主要通过对竺可桢与小姑娘对话的描述,表现了竺可桢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在教学这一课时,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春风吹绿了柳树……”在教学这段话的时候,教师先是以旁白的形式对课文进行有感情的朗读,然后,趁着这种教学契机,教师又继续引导:“同学们,竺可桢爷爷叮嘱小姑娘如果第一朵杏花开放了,一定要告诉他,小姑娘也记住了这句话,可是时间像飞箭,冬去春来,转眼又是一年,在这一年中,小姑娘是如何做的呢?请你结合自己的想象写一段话。”在这里,教师抓住了读写结合的最佳时机,学生们在教师的引领下,很快明白了教师的目标要求,而且此时也是处于学生对文本内容感受更为深刻的时候,学生们此时文思泉涌,从而使学生真正有话可说,收到了事倍功半的训练效果。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主要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在教学中间插入了一段写话训练,此时学生对文本的体验感受可谓是最浓郁,真正达到了趁热打铁,有效提升学生读写结合水平的目的。

三、强化核心范畴。让读写结合贴合认知需求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材的本质特点决定了其教学价值经常处于内隐或者无序的状态,因此,对于每单元的课文来说,其教学价值的选择点也不尽相同,学生的认知特点也有着明显区别,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使核心教育价值得到发挥,从而使这种读写结合形式真正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提升阅读教学效果。

如苏教版语文第五册《庐山的云雾》主要讲了庐山的美景,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在教学这一课时,文中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训练点有几处:课文的第二段以“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为总起句,然后又具体描写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的特点;课文第三段中“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也是此段的总起句,接下来又具体描写了哪些地方体现了其瞬息万变的特点。除此之外,课文第三自然中一些表示时间的“刚刚还”“转眼间”“明明”“还”“又”等词语也很有特点,也是值得学生仿写运用的训练点。在这篇课文的读写训练上,哪些才是需要核心训练的内容呢?根据本单元以及本课内容的特点,教师把总分结构的构段形式作为这一课的读写训练侧重点,这样对学生进行读写指导,既符合课文的特点,又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从而为学生读写结合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为了有效提升学生读写结合的有效性,教师主要以课文中的训练点为对象,指出了确定核心训练的内容,找出最有训练价值的内容让学生进行读写训练,这样教学,真正符合学生认知事物的特点,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读写方法,而且有助于学生语用能力的真正提升。

总之,读写结合作为可以提升学生阅读质量的一种明显的有效的教学形式,教师只有明确训练目标,把握训练时机,选准核心内容,才能改变当下课堂中读写随意、混乱的状态,从而使学生的读写能力不断得到增长。endprint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