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志坚从 “肝郁湿热” 理论辨治复发性尿路感染

2018-02-13朱美凤王身菊邓祥军

江苏中医药 2018年3期
关键词:肝主张老小便

朱美凤 王身菊 邓祥军 陈 岱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州市中医医院,江苏常州213003)指导:张志坚

复发性尿路感染是女性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从婴儿至老年的各个阶段均可发生,具有反复发作,难以彻底治愈的特点。本病属中医“淋证”范畴,以小便频数、淋漓不尽、溲中涩痛、小腹拘急为特征。女子易伤于情志,而致肝气郁结,《灵枢·经脉》有云“是主肝所生病者……遗溺闭癃”。张志坚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业医60余载,学验俱丰,他提出了从“肝郁湿热”理论辨治复发性尿路感染,现介绍如下:

1 肝郁与复发性尿路感染

《灵枢》载“足厥阴肝经,循股阴,环阴器,抵小腹”,肝经循少腹,络阴器,绕廷孔,助膀胱之开合,维持水液代谢平衡。《素问·大奇论》曰“肝壅两满……不得小便”,《黄帝内经素问集注》谓“肝主疏泄水液,如癃非癃,而小便频数不利者,厥阴之气不化也”,“肝主疏泄,小便不利,厥阴之气逆也”,《黄帝内经灵枢集注》云“肝主疏泄,肝气盛而热,故遗溺也”,肝失疏泄,则气郁不畅,三焦水道不通,出现小便不利、遗溺癃闭等证。《临证指南医案》也指出“淋属肝胆”,“厥阴内患,其症最急,少腹绕前阴如刺,小水点滴难通,环阴之脉络皆痹,气化机关已息”,说明小便淋漓涩滞、前阴刺痛与厥阴肝经关系密切。张老认为复发性尿路感染与肝郁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因郁致病和因病致郁两方面,两者互为因果。

1.1 因郁致病 《丹溪心法》认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郁者,怫郁也,乃壅遏不通,郁滞不畅之意。情志失和、外邪侵袭、内伤久病皆可导致郁滞。木郁之证,以妇人居多,复发性尿路感染起病之初,多与患者情志不畅、隐郁不舒、忧思郁怒有关。《备急千金要方》云“女子嗜欲多于丈夫,感情倍于男子,加之慈爱恋憎,嫉妒忧恚,染着坚牢,情不自抑”,女性以其敏感、柔弱、偏执等生物学特征,容易出现肝失条达、气滞不舒之证。《临证指南医案》记载“情志之郁,由于隐情曲意不伸,故气之升降开阖枢机不利”,指出情志不舒致肝失调达,气机不畅,肝气郁结。

《格致余论》云:“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肝主疏泄,调畅肺脾肾三脏气机,使气化有权,通利三焦,通调水道,调节全身水液代谢,对膀胱的气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肝主疏泄,疏泄不及,肝气郁结,气郁一成,则诸郁由生,郁于下焦,小腹坚满,小溲涩滞。肝性属木,主升,主动,肝郁化火,升泄太过,侵袭膀胱,气化失司于宣通,水道阻滞,则小溲频数、灼热、涩痛、赤而难行。正如“岂知热甚客于肾部,干于足厥阴之经,廷孔郁结极甚……而神无所用……而漩溺遗失,不能收禁也”。张老认为情志失和,肝气郁滞,脏病及腑,是复发性尿路感染的重要病机基础。

1.2 因病致郁 《景岳全书》最早提出了“因病致郁”的观点,“凡五气之郁,则诸病皆有,此因病而郁也”。《证治汇补》亦云:“有病久而生郁者。”若人素有痼疾,伤及于内,经脉气血结聚不得发越,久治未愈,心神不宁,情志失和,肝气郁结,脏腑经络不得调达,气血津液更加郁遏不畅,是以由病致郁。复发性尿路感染病程缠绵,反复日久,迁延不愈。张老认为,患者苦于小便频急、涩痛,甚则尿血或小便失禁等,反复求医,整日惶惶恐恐,肝气郁结,心神失养,进而由疾病引发郁证,伴发心悸怔忡、心神不宁、精神抑郁、烦躁易怒、咽中梗阻、两胁胀痛、嗳气太息、食欲不振、胸闷脘胀、失眠多梦等症。

凡病皆有郁,因病致郁会加重原发疾病,延长治疗周期,降低患者的依从性,从而导致对原发病的干预更加困难。张老认为疾病和情绪相互影响,形成因病致郁、郁重病深的恶性循环。应兼顾治疗郁证或转向以治疗郁证为主,未郁先防,已郁防重,有助于治疗原发疾病和提高临床疗效。《唐容川医学全书》中言“气与水本属一家,治气即是治水”,肝气以条达为顺,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时应重视疏泄肝气,调畅气机,“气行水亦行”,肝气条达,溺窍通畅,自无淋涩之苦。

2 湿热与复发性尿路感染

唐代王冰注释《内经》时指出“溲变者,水火相交,火淫于下也,而水脏水腑皆为病也”,《医方考》同样认为“下焦之病,责于湿热”,《诸病源候论》更是明确提出“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张老强调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要注意湿热在其中的影响。湿邪有重浊、黏滞、其性趋下的特点,易袭阴位、困遏气机。《素问·太阴阳明论》谓“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外受湿、热二邪,或偏嗜肥甘厚味损伤脾胃等导致内生湿热,循经下注膀胱,气化失司,开合失度,水道不利,溺窍排泄不畅,则出现滴沥、灼热、刺痛,小便艰涩,小腹弦急,口苦呕恶,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症。湿与热邪两种不同属性的邪气共同侵犯人体,热蒸湿动,湿热胶结,弥漫空间,滞着难化,导致复发性尿路感染病程长,缠绵难解。正是由于湿热病邪的上述特性,所以复发性尿路感染在瘥后还会因余邪未尽而复发,即所谓“炉灰复燃”。

湿热久羁,淋久不愈,淋证迁延日久,临床使用抗生素及中药清热祛湿解毒之品居多,张老认为这类药药性寒凉,易伤阴伤阳。《景岳全书·淋浊》“淋之初病,则无不由乎热剧,无容辨矣。但有久服寒凉而不愈者……”,意指屡用寒凉药则碍湿伤阳、屡用祛湿药则助阳伤阴,阳气郁陷,则邪气入里,尿路感染迁延难愈。临床用药应防过投苦寒,遏邪不解,反使湿热缠绵,疾病难愈。

3 病案举隅

李某,女,46岁。2013年7月9日初诊。

反复尿路感染病史3年余,每2~3月发作1次,反复使用抗生素治疗,未能痊愈。近1周来尿频、急、痛又作,小便黄赤,排尿时小腹隐痛坠胀,平素工作压力大,家庭关系不和睦,易怒,心烦,胁胀,口干口苦,带下色黄、量多、异味,舌红、苔黄腻,脉弦滑。尿常规:LEU(+++)、ERY(++),WBC 152/UL,RBC 43/UL。辨证为肝郁化热,湿热下注,治以疏肝理气、化湿活血。处方:

台乌药9g,小青皮9g,广木香9g,春柴胡9g,川楝子6g,焦山栀10g,飞滑石10g,瞿麦15g,墓头回10g,败酱草10g,赤芍9g,甘草3g。日1剂水煎服。

二诊:患者排尿次数明显减少,心烦易怒亦减,上方去青皮、滑石,加生白芍15g,养血柔肝。

三诊:诸症平,惟舌质偏红,复查尿常规(-),上方柴胡减为6g,加石斛10g以育阴潜阳,再服7剂。后随访1年,病情未复发。

按:患者情志怫郁,肝失条达,气机郁滞,湿热蕴结膀胱,气化不利,而引发小便频数、涩痛、小腹坠痛;肝气郁结,郁久化火,火性炎上,内扰心神,则见心烦易怒;肝经湿热则见口干口苦;湿热侵入下焦,损伤任带,而发为带下。宗“结者散之”,方中台乌药理气解郁、温肾通淋,青皮芳香悦志、疏肝解郁,木香、柴胡行气疏肝;“湿热下注,溺痛淋浊,先用分利”,以川楝子、焦山栀清泄郁热,滑石利六腑之涩结,导湿热下行,瞿麦渗湿通淋;墓头回、败酱草燥湿止带;赤芍活血通络行瘀;甘草调和诸药。全方既可理气疏肝,又可导热下行,祛邪于外,则膀胱湿热得清,气化功能恢复,开阖有度。二诊时病势大减,为防寒凉阻遏、化燥伤阴,去滑石、青皮;妇人以血为本,肝体阴用阳,加入白芍既可利小便,又可养血调肝,使肝体得养,肝用得畅,起到相辅相成的功效。三诊时诸证平,加入石斛育阴潜阳,以巩固疗效。

4 结语

复发性尿路感染具有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特点。抗生素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非但不能奏效,反而具有诱导细菌耐药的副作用。现代医家多从三焦、膀胱和肾论治,但仍反复发作,不能彻底根治。张老分析认为,本病临床病机复杂,证型多变,且致病多与肝息息相关。《古今医统大门》:“郁为七情不舒,遂成郁结,既郁之久,变病多端。”情志失和,首先伤肝,耗伤精血,肝失其用,疏泄失职,气滞不宣或气郁化火,溲溺约利失节;湿热之邪内生或外受,循经下注,湿性黏滞,易阻碍气机,气化不及州都,已成之湿难除,未成之湿继生,久而郁热、湿热胶着,使淋证迁延难愈。临证之时,应谨察病机所在,方能获得良效。

猜你喜欢

肝主张老小便
基于“肝主筋脉,调畅情志”中医辨治帕金森病抑郁的思路和方法
为什么人紧张的时候就想小便呢?等
大便便和小便便
基于《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探讨肝主敷和
骂鸭记
“办月刊,你们胆子很大啊”
肝主疏泄的源流追溯及现代研究❋
找棵树
“肝主疏泄”概念的演进❋
耄耋老人的快乐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