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遇《老王》:贴着语言深入解读

2018-01-23章惠西

关键词:文本解读教学目标

章惠西

摘 要:对于同时入选初、高中教材的课文,高中的教学依然可以精读细教。以《老王》为例,高中段的教学可以通过分析文本的价值取向,确定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符合高中教材编排意图的教学目标,并引领学生贴着文本语言进行重读解构,把握作品的深层意蕴。

关键词:文本解读;教学目标;《老王》

《老王》是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三)“底层的光芒”板块中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也出现过。当上了高中的学生再遇《老王》时,我们在教学中该如何处理,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其实,只要我们细加推究初、高中教材的编排,就不难发现对这篇课文应是草草带过甚或视而不见还是精读细教了。以下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在高中如何教学《老王》。

一、文本价值的取向与教学目标的确定

文本解读,需要教师把教材转化为教学内容,并根据文本特点准确把握文本的核心价值,设定合适的教学目标。这要考虑教材的编写意图和作者的创作本意这两重因素。

我们先看第一重因素——教材的编写意图。我们不妨对照一下《老王》所在的初、高中教材中的两段相关表述。

初中教材的“单元导语”表述为:

……这个单元就以“爱”为主题,几篇课文都在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让我们从课文中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高中教材的“专题导语”则表述为:

人类社会之所以始终存在希望,是因为每当黑暗笼罩时,总有思想的先驱掏出燃烧的心举过头顶,拆下肋骨当火把,照亮前行的路;总有无数平凡的人,以诚实的品格守护着社会的良知……只要人格高尚,凡人也和伟人一样,他们的精神如同日月星辰,在历史的苍穹中永远发光。

显然,初、高中教材选文的角度是很不一样的。高中教材已由初中的“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转为了“总有无数平凡的人,以诚实的品格守护着社会的良知”。初中教材的重点当是唤起对“老王们”的“爱”,而高中教材则是感悟这些处在底层的“无数平凡的人”在“历史的苍穹中永远发光”的精神。可见,文本解读的角度和深度都不同了。

再看第二重因素——作者的创作本意。《老王》是作者反映特定时期特定经历的作品,文本的教学价值取向如何本当考虑作者的创作本意。《老王》写于1984年,这时离“文革”结束已有几年光景,当时一般的知识分子在经历了“文革”之后都会以自身的不幸去控诉那段历史,而作者杨绛作为一个有着社会良知的高级知识分子则是以温婉的笔触以“记愧”的方式来对人性中的善良进行肯定与呼唤,呼唤善良人性的回归,呼唤自省意识的回归。

基于以上考虑,为达成高中阶段的学习目标,笔者将《老王》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了解老王的不幸人生,体悟老王身上折射的人性光辉。

(2)探究作者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自省意识和悲悯的人文情怀。

二、资料的呈现与文本价值的挖掘

《老王》是一篇有着鲜明的时代印痕的文章。对于当前的青年学生来说,“文革”那段历史是遥远而陌生的。所以,教师很有必要通过适时穿插补充相关资料让学生更好地贴近那段历史,尽可能地了解那段历史中一个人的真实的生存状态,进而帮助学生深入探究文本,挖掘出文本的核心价值。

如何在课堂中通过呈现资料帮助学生走进文本,贴近那段历史呢?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就有意识地选取了几个重、难点进行研习。

【教学片段一】

师:文中说“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只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对于“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你是如何理解的?

生:老王生活贫困,再加上得了恶病,雪上加霜,所以是更深的不幸。

生:我觉得不是。可能是别人不理解他吧。

师:别人不理解他,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能不能把相关文字读一读?

生:“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一只眼。”

師:从这句话中你能读出些什么?

生:我觉得老王实际上并无恶病,“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是别人对他不理解,或者说是污蔑。“这老光棍”是人家对老王的谩骂、鄙视和轻薄。“大约”就可以看出说老王流言蜚语的人是连他自己也不肯定的,也只是一种无端的猜疑。

师:是的。这些无端的猜疑与人品的否定,这些冷漠的恶意攻击带来了老王精神上的痛苦,这份痛苦比身体上的不幸更折磨人!但这只讲到了其中的一层意思。要是老王真的得过“恶病”,而这又殃及了眼睛,怎么就成了更深的不幸了呢?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刚才同学所讲的“雪上加霜”呢?

[学生对此难以理解,教师适时呈现资料。]

● 《二泉映月》的创作者阿炳,7岁出家当了道士。年轻时,身为道士的他忍不住嫖妓,染上了性病而瞎了眼睛。(百度百科:阿炳)

● 当今,处于弱势群体地位的农民工中的78%集中在16~40岁这个年龄段,有着正常的生理上的强烈需求,可现实生活条件迫使他们无法获得正常的两性生活,从而导致性压抑,直到性越轨和性犯罪。(《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这两则材料可以让学生明白:老王想是年轻时因为穷无法成家,没有正常的感情生活,因而荒唐过,却不幸得了恶病而致瞎。生命中的不幸有时是丑的、恶的,但也有让人同情的一面,作者于字里行间寄寓的是同情,也是善良。

【教学片段二】

师:一对本是充满荣耀与光华的知识分子(钱钟书、杨绛),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又有着怎样的遭遇呢?

[教师呈现资料。]

大会上群众愤怒地控诉我们种种罪行,并公布今后的待遇:一、不发工资,每月发生活费若干元;二、每天上班后,身上挂牌,牌上写明身份和自己招认并经群众审定的罪状;三、组成劳动队,行动听指挥,并由“监管小组”监管。

……

帽子上的名目经过规范化,我就升级成了“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和默存一样。

我和同伙冒雨出席棚,只愁淋成落汤鸡,不料从此成了“落水狗”,人人都可以欺凌戏侮,称为“揪牛”。有一天默存回家,头发给人剃掉纵横两道,现出一个“十”字;这就是所谓“怪头”。……听说他的一个同伙因为剃了“怪头”,饱受折磨。理发店不但不为他理发,还给他扣上字纸篓子,命他戴着回家。

……有一晚,同宿舍的“牛鬼蛇神”都在宿舍的大院里挨斗,有人用束腰的皮带向我们猛抽。默存背上给抹上唾沫、鼻涕和糨糊,渗透了薄薄的夏衣。我的头发给剪去一截。斗完又勒令我们脱去鞋袜,排成一队,大家伛着腰,后人扶住前人的背,绕着院子里的圆形花栏跑圈儿;谁停步不前或直起身子就挨鞭打。发号施令的是一个“极左大娘”——一个老革命职工的夫人;执行者是一群十几岁的男女孩子。……

那个用杨柳枝鞭我的姑娘拿着一把锋利的剃发推子,把两名陪斗的老太太和我都剃去半边头发,剃成“阴阳头”。

我戴着假发硬挤上一辆车,……可是售票员一眼识破了我的假发,对我大喝一声:“哼!你这黑帮!你也上车?”……我心里明白,等车一停,立即下车。直到一年以后,我全靠两条腿走路。

——杨绛《丙午丁未年纪事》

师:(口头补充)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钱钟书、杨绛均被“揪出”,被认为是“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反动学术权威”,被打入“牛鬼蛇神”的阵营,然后是无休无止的被批斗。在一次批斗中,杨绛被剃成了“阴阳头”,当时在社会上被剃了阴阳头的,就像过街的老鼠人人都会喊打。“文革”期间,杨绛的主要任务是扫厕所……

钱钟书和杨绛先后被派到河南的“五七干校”接受劳动锻炼。1970年6月,钱钟书夫妇的女婿王德一含冤自杀。 “文化大革命”期间,杨绛一家人受尽了屈辱和蹂躏。

这是学习中的难点,通过阅读杨绛回忆“文革”中遭遇的相关文字,学生对杨绛一家的处境就会有深切的感受。此时,再适时地引领学生探究老王在“文革”这一特殊时期是如何对待杨绛一家的相关文字,学生对在那个特殊时期里老王坚守善良的难能可贵就会有真切的认识。有了这些感受与认识,才能让有时代隔膜的学生对老王身上体现出的那份人性的真善美,那份发自底层人的精神光芒体悟至深。

【教学片段三】

[关于杨绛的“愧怍”,教师为打开思路,启发学生思考,而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先引入了一般教学中常见的解读。]

师:有人说,这种“愧怍”并不仅仅是出于作者的善良,或是对不幸者的同情,而是作者在严厉的自我审视和剖析之后,清楚地看到了双方情感付出的不对等。“‘五四以来知识分子在劳动者面前有‘原罪意识。较高的文化和经济地位让他们惶惑,认为自己的一切建立在人民的血汗之上,下意识中把自己列入‘多吃多占了的剥削者行列。”没错,追忆老王,表达愧怍,是作者对人性中善良的肯定与呼唤。但,这并不是全部。作者写作的深意究竟在哪呢?

[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教师进一步呈现资料。]

[……(在“文革”中)有一种人,他们明知道这是一团乱蓬蓬的葛藤帐,但依然充当旗手、鼓手、打手,去大判“葫芦案”。按道理说,这类人最应当“记愧”,不过,他们很可能既不记忆在心,也无愧怍于心。他们的忘记也许正由于他们感到惭愧,也许更由于他们不觉惭愧。惭愧常使人健忘,亏心和丢脸的事总是不愿记起的,因此也很容易在记忆的筛眼里走漏得一干二净。

——钱钟书《干校六记·序言》(校定本) ]

师:钱钟书的这段文字也许是解读“愧怍”的一把钥匙。在那样一个病态的社会中最应该有愧的是谁?是那些“充当旗手、鼓手、打手,去大判‘葫芦案”的人,这些人如果不“记愧”,不反思,“文革”的历史就不可能清算。作为正直善良的知识分子,杨绛用“著文章”的方式来“担道义”,她用“记愧”的方式,借对历史事件的平静审视,温婉含蓄地呼唤自省意识的回归。

这一教学让学生认识了另一个杨绛,一个崇高善良却依然不断自省的知识分子。通过引导学生认识作者及作者笔下的老王,培养他们的自省意识和悲悯的人文情怀,这正是《老王》这一文本教学的核心价值所在。

三、言语的品味与意蕴的把握

《老王》是一篇颇具作者写作风格的文章。杨绛以温婉而含蓄的笔触将那混乱年代给她带来的一直不能让她忘怀的复杂情愫,于文字中悄然流露,而这又为少不更事的学生添了一份解读的困难。面对看似浅易的《老王》,面对看似已了解了老王不幸的学生,教师在教学时需更多地引领学生贴近文字尽情咂摸,读出深藏在文字背后的不曾读出的意蕴。在引领学生探究老王的不幸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只是泛泛而谈老王的孤独,没有什么亲人,而对老王内心的悲苦凄凉难有真切的认同,于是笔者进行了如下教学:

【教学片段四】

師:你留意到“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这句话了吗?它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生:用的是主谓句式。

师:能不能读一下?

生:“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

师:在“哥哥”“侄儿”两个词的后面如果停顿时间稍长,会有什么感觉?

生:感觉到老王的不幸了。

师:简单的一句话,其实里面的感情非常丰富。这一言语表达方式,将“死了”与“没出息”放在最后,更加突出强调了老王孤苦无依的悲凉处境。“有个哥哥”让我们觉得老王还有亲情依靠,可“死了”两字却又带给我们一种无言的失落与悲伤;“有两个侄儿”又给人带来些许希望,老王兴许还有依靠,但“没出息”三字,又让我们的情感跌入绝望的深渊,现实竟是这般残酷。短短十几个字,杨绛让我们的情感起起伏伏,这就是语言的特点。作者把她的情感、把她对老王的深切同情全都融在了里面,还有谁比老王更凄惨更孤独无依呢?

语文教学就要这样贴着语言行走,经由言语形式,体会寄寓于形式之中的言语内容,进而抵达作者的言语意图。又如:

【教学片段五】

师:“文革”中的杨绛夫妇就好似得了瘟疫一般,别人是唯恐避之不及,更有甚者落井下石,诬陷,诽谤,此时的老王却是:“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你从这番话中读出了什么?

生:“钱先生”这一称呼,自然地流露了老王对钱先生一如既往的尊重,在当时能做到这样很不容易。

生:“哑着嗓子悄悄问”可看出对杨绛一家的体贴,很让人感动。“你还有钱吗”这句问话的背后,有老王的考虑:现在的你们一家生活不易,况且看病还要花钱。老王这是完全站在杨绛一家的角度来思考啊!

人性中的真善美,以及在特殊时期对善良的坚守,让人体会到了生命的光辉、底层的光芒。在人性普遍扭曲的特殊年代,敢于坚守善良那是何等地难能可贵!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说:“请在文字里慢慢走。”抓住言语去品味、去体验、去发现、去探索,这样的语文课才够味,够语文!

猜你喜欢

文本解读教学目标
把握解读“维”“度”,感悟文本精髓
文本解读不能忽视语言品味过程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新说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