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阅读题的教材“情结”

2018-01-23毕本弓

关键词:高考复习阅读理解情结

毕本弓

摘 要:纵观近三年浙江省的高考阅读题可知,难点、失分点往往是来自于教材的知识点,而教师在复习中往往过于重视或依赖于各类复习用书,无形中忽视了教材。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的“文本研习”“积累与应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外国小说选读》的八个话题及语文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论语〉选读》的注释,都是复习中要高度重视的。

关键词:高考复习;阅读理解;教材知识点

高考语文难在哪?我认为首先是阅读,因为阅读在高考中占了很大的比例。高考的阅读共分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两大板块,共64分。

阅读复习如何展开?其中最不能忽视的就是教材。按近三年的浙江省语文高考试题来看,学生最被难住的题目恰恰来自教材的知识点,其中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及经典文化阅读与课文关系更为密切。

一、知识点来自教材的高考试题例析

先看2018年浙江卷的诗歌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2个小题。

送王昌龄 李颀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

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

夜来莲花界①,梦里金陵城。

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注】①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

1.“淹留野寺出”一句中“淹留”的意思是_______,体现出诗人________的心情。

2.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

这道题目得分率很低。第1小题的难点在第一空格,关键是对“淹”这个字,很多考生无法理解或错解。第2小题要求“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点染”,无从下手,只好用别的手法乱说一通。有教师撰文说考点染手法是超纲了,属于无效命题,理由是教科书中没有提到过、中学教师很陌生、复习用书没有提及、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接触过,并从阅卷抽样调查来分析,指出几乎没有学生知道什么是“点染”,会从“点染”的角度赏析这首诗,也没有发现学生会指出“送君”句和结尾两句是点明离别,是“点”,所以考生答题时只能从熟悉的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意象、意境等角度展开。

这位教师讲得很有道理,点染手法确实是各类高考复习用书及基础知识手册之类的书都很少或没有涉及的,中学教师和学生也比较陌生。但这就能说它是超纲的吗?显然不能。因为点染手法是教材要求掌握的,只要教材有的内容,就不算超纲。

其实,2018年诗歌鉴赏题的两个难点都来自课文。

第1小题的难点就在“淹”字。如果学生熟悉教材,马上可以联想起屈原《离骚》中“歲月忽其不淹兮”的“淹”字,教材(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下同)对“淹”字的注解是“久留”(必修四第61页注解⑩),把“久留”之意代入“淹留野寺出”一句中,意义通畅,而该题的高考参考答案就是“久留”。第二空格极为简单,结合诗歌标题“送王昌龄”和“送君多暮情”,可知此诗为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至于第2小题的“点染手法”,其实,“点染”出现在教材“笔落惊风雨”专题的“词别是一家”这一板块的“文本研习”第3题(必修四第72页):

清代文学批评家刘熙载在《艺概》中指出,柳永的词善于运用“点染”的手法。所谓“点”,指的是点明情感的内涵;所谓“染”,指的是用景物来渲染烘托所点明的情感。比如“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中,先点明离别之情“念去去”,再用“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景色渲染烘托。请你在《雨霖铃》一词中再找一些这样的句子,并说说这种写法的作用与效果。

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必修四第100页给出的参考答案是这样的:

例一:“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多情自古伤离别”是点,先说出离别之苦自古如此,紧接着就用“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来渲染自己的离别之苦是超越了古今所有人的。

例二:“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酒醒何处”点明了离别之苦,“杨柳岸、晓风残月”渲染了一种更加凄清的环境,从而让人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词人的离愁别绪。

2018年诗歌鉴赏题第2小题的参考答案与教材及教参的分析如出一辙:

①“送君多暮情”句点出了伤别之情;②“淹留野寺出”至“梦里金陵城”十句,层层铺写暮景,满篇幽淡惆怅,字字都是“暮情”,有力渲染烘托了离情;③结尾“叹息此离别”再次点明别离之情,“悠悠江海行”表达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不舍。 此诗就是先点出离情,再以景染之,结尾再次点明别离之情。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重视了教材中的这道题目,再结合例子来分析,学生对点染手法就会运用自如了。

教材必修四“笔落惊风雨”专题涉及很多诗歌鉴赏的知识点,仅从课后“文本研习”和“积累与应用”中就可以整理出如下知识点:

【“风骚比兴”板块】①怨,就是通过所谓“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②比喻,《离骚》运用不同的自然物象来比喻多种美德。

【“诗从肺腑出”板块】①秒在起伏,指情感跌宕不止,节奏起伏变化;②才思放肆,指全诗兴发无端,主观抒情,大胆夸张;③语次奇崛,指句式变化错落,笔法多变;④意象,指带有作者情感的客观物象;⑤托物起兴,指在文章中先不直接揭示题旨,而是从别的事物起笔,然后引出主要事物。

【“词别是一家”板块】①对比,在时间上对比,在空间上对比,在情节上对比;②景与情,外在景物有的和自己的相思之苦同病相怜,这是正衬,有的对自己的相思之苦冷漠无情,这是反衬,即以乐景衬哀情;③点染手法;④叠字的修辞作用。

【该专题的“积累与应用”】①缘情体物,指本着自己的真情实感,对景物细致地体察,写出景物的特点;②婉转,指通过转折、对比的手法,含蓄地抒发情感;③理趣,指在形象生动的景物描写中蕴含哲理和智慧;④典丽,指在行文中注意运用典故,修饰辞藻;⑤赋、比、兴手法在《诗经》中的运用;⑥知人论世,指写作风格、文章主旨等,都与作者的人生和所处的时代有着密切的联系。

同样,2017年浙江卷的诗歌阅读鉴赏题目涉及的知识点也可以在教材中找到对接的地方。

阅读下列这首诗,完成下面两个小题。(8分)

采地黄者 白居易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

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

采之将何用,持以易餱粮。

凌晨荷插?去,薄暮不盈筐。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

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注】①地黄:玄参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药。

②插:也同“锸”。铁锹。

1.本诗前八句叙写_________________,后六句叙写____________,反映了中唐时期悲惨的社会现实。(2分)

2.这首诗的叙述与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作赏析。(6分)

第2小题涉及“叙述”和“对比”两个手法。关于“叙述”,教材必修二“和平的祈祷”专题的写作知识“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有所阐述:

叙述角度是现代文论中叙述学的基本概念,是讲述故事的视角和立足点,包括:①人称的叙述角度,分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②时间叙述角度,研究叙述与事件的叙述关系,事件与叙述间隔的时间关系;③空间叙述角度,主要研究第一人称叙述和第三人称叙述。

教材必修二“珍爱生命”专题的“文本研习”第4题(《说书人》用散文笔法叙述故事,说说这种手法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也体现了“叙述”这一概念。

关于“对比”,教材必修四“笔落惊风雨”专题的“词别是一家”板块中的“文本研习”第1题(谈谈李煜《虞美人》一词是如何通过时空的对比来酝酿并抒发情感的)中有对应的知识点:

①时间上,李煜将故国的衰亡与天地的变化(春花秋月何时了)作对比;②空间上,将人事的无常与天地的运行(一江春水向东流)作对比;③以宇宙时空的永恒与无情,衬托出家国人生的短暂与可悲。

根据教材的“叙述”和“对比”这两个知识,就可以顺利答出此题。

叙述:①以采地黄者的口吻叙述,虽无一字怨语,读来却愈觉辛酸;②以时间顺序来叙述事情发展过程,层层深入,脉络分明,给人以清晰而深刻的印象;③从头到尾都是客观叙述。诗人寓情于事,貌似不动声色却渗透自己的爱憎之情。

对比:①朱门与农家、白面郎与采地黄者、肥马食地黄与采地黄者饥肠无食等对比,揭露了贫富差距;②著重突出“人不如马”,加强了对比效果,揭露深刻,批判的锋芒更加犀利。

如果再往前看,会发现“叙述(叙事)”这个知识点在2016年的浙江卷的诗歌鉴赏题中就已经考过了。

不仅诗歌阅读题紧扣教材,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早在2008年的浙江卷现代文阅读《乌米》(第21题)中就直接体现过:

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请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6分)

鲁迅的《祝福》出自教材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这一单元,在教这篇课文时,教师都会分析“我”的形象和“我”的作用。

“我”的形象:“我”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我”有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憎恶鲁四老爷,同情祥林嫂,有其善良的一面,也有软弱和无能的一面。

“我”的作用:“我”又起着线索作用,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反映的;“我”是事件的见证人,使文中的事更真实可信;通过“我”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其次,“我”的作用也可以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外国小说欣赏》第一单元的话题——“‘叙述人称中的第一人称的作用”中找到对接点。

高考参考答案与教材“我”的分析极为相似:

“我”的形象:①是个善良的人,对不幸者富有同情心;②对人性之美满怀敬意; ③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

“我”的作用:①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②“我”是贯串全文的线索;③借“我”的感触揭示全文主旨;④通过“我”对乌米的情感态度突出乌米的形象。

类似的还有2017年浙江卷的现代文阅读题《一种美味》的第13题:

小说设置了一个意外的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这一题可以与教材必修二“珍爱生命”专题的“积累与应用”的第3题对接:

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在情节设计上非常有特色,有“欧·亨利笔法”或“欧·亨利式结尾”的说法,它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回忆自己读过的欧·亨利的作品,哪些作品体现了这一特点?还有哪些作家的哪些作品也有类似的结尾?

此题还可以在《外国小说欣赏》第五单元的“情节”话题中找到对接点,即“情节的运行方式”的第三点——出乎意料与情理之中。

有了教材的知识点,这道题目就不难解答:

①情节在结尾处突然逆转,在出人意料的戏剧性效果上,与“欧·亨利式结尾”有暗合相通之处;②因前文设置的伏笔若有若无(“掀锅盖”“不记得细节”“忘了味道”等),让结尾呈现出某种魔幻色彩;③结尾情节安排表明“鱼未入汤”,诡异之处有深意,引发读者对美味意蕴作深度的思考与探究;④结尾提示了“美味”的含义有表里两层,与标题“一种美味”构成呼应。

经典文化阅读题更是与教材紧密结合,第一小题一般直接考课本知识,第二小题是对课本知识的延伸与应用。这里由于篇幅关系就不再赘述。

二、重视对教材知识点的整理与运用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阅读复习不能忽视对教材知识点的整理与运用。那么教材的哪些方面值得重视呢?

(一)教材必修一至必修五每个专题的“积累与应用”以及各专题下每个板块的“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

教师可梳理“文本研习”中涉及的重要知识点,然后在教材所創设的对话情境中,指导学生自主阅读,钻研文本,品味名篇佳作,与文本、老师和同学交流、对话,切实提高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在“活动体验”中,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走进语文,走进生活,把语文跟生活结合起来,扩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在“问题探讨”中,可以指导学生在阅读、表达、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找问题的答案,发展理性思维,切实提高学生解题析题的能力。在专题的“积累与应用”中引导学生整合知识,增加积累,扩展学习领域,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外国小说欣赏》的八个话题,即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以及每个话题后的“思考与实践”

《外国小说欣赏》的八个话题以小说的基本元素而设定,教师如果结合教材把这个八个话题讲清楚后,学生基本上能懂得如何阅读欣赏小说类的文学作品了。虽然这个八个话题偏重于外国小说方面的特质(这是因为教科书名为“外国小说欣赏”),但无论是外国小说还是中国小说,就小说艺术而言,其道理是相通的。

(三)《〈论语〉选读》课文内容的“注解”“参考翻译”、课后的“课文解读”及“文言练习”,以及“相关链接”的内容

《〈论语〉选读》是文化论著研读系列选修课的一种,要想能真正培养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前提是要做到对文字意义的正确理解。所以教师在复习中要重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特别要重视重要的字词注解,如“忠”“恕”“中庸”等,也要让学生通过参考译文清楚理解选文的意思。

借助课后的“课文解读”可以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和鉴别,分清孔子思想的进步方面与保守方面。教师可结合具体内容,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和作用,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历史文化遗产。同时,通过“课文解读”,帮助学生正确解读文化论著的思想文化内涵,体会并把握阅读文化论著的基本方法:阅读时除科学的立场、观点外,还要顾及作者经历、社会状况、文化背景、时代思潮、前人成果、时人和后人的评价、对当代和后世的影响等等。

重视“文言练习”则是为了进一步培养文言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论语》中文言句式较为丰富,源于《论语》的流传至今的成语、熟语、格言很多,有些与现在的意思发生了变化,这些都需要我们掌握。

“相关链接”是围绕每课的主题,选取当代学者对儒家思想和孔子其人的阐释评价。有选择地讲解这些内容,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启发学生思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中肯评价儒家思想。在复习中注意这些后,文化阅读类的考题会变得简单,做起来也会轻松许多。

猜你喜欢

高考复习阅读理解情结
渐渐淡出那儿时的情结
告别“GDP情结”
难舍难分的情结
渐渐淡出那儿时的情结
高考复习英语作文讲评策略和模式
2017高三地理复习策略之我见
突破区域地理软肋,提升高考复习动能
化整为散,条分缕析
新高考改革下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