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患者临床疗效探讨

2018-01-23薛桂彬徐洪军赵国东叶青

中外医疗 2017年31期
关键词:脊柱骨折临床疗效

薛桂彬+徐洪军+赵国东+叶青

[摘要] 目的 分析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自2010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3例脊柱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传统外侧骨融合术,观察组给予后路手术内固定术,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70.59%(P<0.05)。观察组患者伤椎前、后缘高度分别为(93.03±2.81)%、(95.83±4.38)%,Cobb角为(7.39±1.29)°。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为(1.02±0.9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29±1.82)分(P<0.05)。结论 给予脊柱骨折患者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可将患者伤椎前、后缘高度增比值提升,还可使Cobb角度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上借鉴。

[关键词] 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6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11(a)-007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Posterior approach internal fixation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pine fracture. Methods 103 cases of patient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0 to December 2016 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ith 51 cases adopted the traditional lateral bone fusion,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posterior approach internal fixation,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92.31% vs 70.59%)(P<0.05), and the anterior vertebral trauma and trailing edge height were respectively(93.03±2.81)% and(95.83±4.38)%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bb angle was (7.39±1.29)°, and the VAS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1.02±0.98)points vs(3.29±1.82)points](P<0.05). Conclusion The posterior approach internal fixation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pine fracture can improve the ratio of anterior vertebral trauma and trailing edge height, and it also obviously improves the Cobb angle, and it is worth clinical reference.

[Key words] Posterior approach internal fixation; Spine fractur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脊柱骨折是比較严重的骨折类型,由多种外伤所致,如车祸、高处坠落及重物压砸等。骨折发生后,患者会出现脊柱疼痛、活动受限等。胸腰段脊柱骨折会压迫脊髓等,使脊柱正常三维结构破坏[1-2]。因而对于脊柱骨折患者,需及时进行治疗,尽快恢复脊柱正常功能。手术为该疾病的常见治疗方法,传统外侧骨融合术可使脊柱骨折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但操作有一定的难度,易有并发症的发生;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可在早期纠正损伤,改善Cobb角等,现方便选择该院自2010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该院收治的103例脊柱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29例,女22例,年龄为20~72岁,平均年龄为(47.86±25.93)岁;其中34例(66.67%)为车祸,14例(27.45%)为高处坠落,3例(5.88%)为重物压砸;骨折分级:13例(25.79%)为I级,11例(21.57%)为II级,15例(29.41%)III级,7例(13.73%)为IV级,4例(7.84%)为V级;观察组,男27例,女25例,年龄为21~74岁,平均年龄为(47.29±25.37)岁;其中35例(67.31%)为车祸,15例(28.85%)为高处坠落,2例(3.85%)为重物压砸;骨折分级:14例(26.92%)为1级,12例(23.08%)为II级,16例(30.77%)为III级,7例(13.46%)为IV级,3例(5.77%)为V级,这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dprint

1.2 方法

①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外侧骨融合术,进行手术前,需控制患者的血压,麻醉消毒后,将骨折部位的关节囊清除,而后行植骨治疗。将外侧植骨完成后,清理伤口,采用0.9%生理盐水,将引流管放置后,对创口进行缝合。引流管拔出的时间为术后2~3 d。

②观察组患者给予后路手术内固定术:麻醉后(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协助患者采取俯卧位,以伤椎中心区为切口部位,将伤椎附近的椎体横突显露,显露棘突及椎板。为确定进钉点,可采用Roy-comile、Weinsfein两种定位法。将植入点位置咬除,在伤椎附近椎体椎弓根部钻入锐手锥,对管控周围情况采用探针观察,如为骨性骨折,需对骨折位置及操作方法进行确定,可在C臂X线透视下将植入孔拓宽,将椎弓根螺钉顺着通道方向钻入,并将固定装置进行安置。而后在C臂X线透视下恢复伤椎高度。术后将负压引流装置放置。

1.3 评价指标

痊愈:经治疗后,患者出现的脊柱局部疼痛、畸形及感觉、大小便障碍等症状消失,不良反应的现象不存在,基本不影响日常生活;好转:治疗后,脊柱局部疼痛、畸形及感觉、大小便障碍等症状仍存在,但明显减轻,不良反应的现象不存在,日常生活稍受影响;无效:患者脊柱局部疼痛、畸形及感觉、大小便障碍等症状仍存在,无好转的迹象,有不良反应的发生[3-4]。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伤椎前、后缘高度及Cobb角进行对比;对比两组患者VAS评分[5]。

1.5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以(%)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以(x±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70.59%,相对比(χ2=8.371 3,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伤椎前、后缘高度及Cobb角对比

两组患者伤椎前、后缘高度对比,对照组均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Cobb角对比,前组较低,后者较高(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对比

手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脊柱骨折发生后,患者会出现多种症状,如脊柱疼痛、活动受限、排便功能会受到影响等。胸腰段脊柱骨折会压迫脊髓等,使脊柱正常三维结构破坏。因而对于脊柱骨折患者,为将脊柱骨折产生的神经功能障碍减少,将椎管狭窄、脊柱畸形等现象缓解,尽快恢复脊柱正常功能,患者在发生脊柱骨折后需及时给予治疗。对于脊柱骨折,治疗多采用手术的方法,外侧骨融合术为传统术式,可将脊柱畸形的现象进行纠正,术后有一定的疗效,但出现不良反应的机率也较大。后路手术内固定有一定的优势,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①可对前柱、中柱及后柱机芯同时固定,其力学性能较高,可改善脊柱骨折患者的Cobb角。②此为短节段性固定,在脊柱融合时不影响患者的活动度,在早期纠正损伤情况。③该术式给脊柱骨折患者带来手术性伤害的机率较小,安全性较高。但在手术中需注意:①所有患者虽均是脊柱骨折,但他們的受伤原因、力度有一定的差别,患者的病情亦各不相同,在制定手术方案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②注意上下构位置的选择,胸椎的下关节突为上钩的最佳位置,腰椎的椎板上缘处为下沟的最佳位置。③为预防Harfington棒脱钩的现象,在使用时可依据生理弧度进行弯曲;在进行手术时,对骨折进行复位时如撑开较大的度,出现脊髓损伤的机率较高,需予以注意;进行内固定时,如放入单棍导致脊柱不稳的机率较大,进而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加重[6]。采用此治疗方式,在治疗后出现脱钩、短棒及骨质 疏松等并发症的机率较大[7],需给予预防措施,一方面在手术过程中,经椎板的钢丝可适当多用,固定方式可选择经棘突根部将钢丝贯穿;另一方面,Harfington棒与椎弓根螺钉联合使用,有较强的抗横向载荷能力,亦有较强的抗旋转作用。

该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70.59%,相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张峰[8]对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临床有效率为98.00%,该次研究结果与之相符。由此可知,给予脊柱骨折患者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治疗后多数患者脊柱疼痛、畸形等现象得到明显的改善。该组患者中,两组伤椎前、后缘高度及Cobb角对比,观察组均由优于对照组,相对比(P<0.05),由此可知,给予脊柱骨折患者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可将患者伤椎前、后缘高度明显提升,使得Cobb角明显缩小。该组患者显示,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为(1.02±0.9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29±1.82)分,由此可知,给予患者此治疗方式可将其VAS评分明显降低。

综上所述,给予脊柱骨折患者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可将患者伤椎前、后缘高度增比值提升,还可使Cobb角度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上借鉴。

[参考文献]

[1] 聂晶鑫,尚静波,姜丽,等.后路手术内固定在脊柱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18):29-30.

[2] 韩朝永,闫亮亮,计小鹏,等.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7,36(12):84-85,88.

[3] 尉建.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探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5):31-32.

[4] 刘笑开.脊柱骨折行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初步评定[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4):35-37.

[5] 王军.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探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46-47.

[6] 相胜利.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疗效观察及评估[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0):1872.

[7] 梁涛.探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患者临床疗效[J].大家健康,2016,10(6中旬版):136.

[8] 张峰.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患者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6):3741-3742.

(收稿日期:2017-08-10)endprint

猜你喜欢

脊柱骨折临床疗效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不同方法治疗脊柱骨折伴硬脊膜损伤术后脑脊液漏的效果观察
脊柱骨折应用放射平片与CT的临床诊断价值对照
后路手术内固定对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价值及效果初步研究
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临床应用价值评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