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探讨

2018-01-23李兆爱

中外医疗 2017年31期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低分子肝素神经内科

李兆爱

[摘要] 目的 探討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肠溶阿司匹林100 mg口服q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 000 U/次,腹壁下皮下注射,2次/d,联用7 d,治疗1个月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19.89±2.71)分、(20.17±3.01)分,治疗1个月后分别为(11.03±1.89)分、(14.79±2.45)分,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9、4.42,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8,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P<0.05)。观察组患者中出现皮下瘀斑3例,出现肝肾功能损害0例,患者的出凝血时间异常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对照组患者出现皮下瘀斑1例,出现肝肾功能损害1例,患者的出凝血时间异常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P>0.05)。结论 肠溶阿斯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塞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急性脑梗塞;神经内科

[中图分类号] R7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11(a)-000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low molecular heparin and aspirin in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160 cases of patient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5 to February 2017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80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took 100 mg enteric coated aspirin orally,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abdominal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5 000 units once, twice per day for the consecutive 7 days, and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evaluated after 1-month treatment. Results The nerve function defect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1-month treatment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11.03±1.89)points,(14.79±2.45)points vs (19.89±2.71)points,(20.17±3.01)points],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3.29,4.42,P<0.05), and the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t=3.78,P<0.05), and the total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97.50% vs 82.50%),(χ2=5.85,P<0.05), and the ecchymosis, function lesion of liver and kidney and abnormal clotting time respectively occurred to 3 cases, 0 case, 2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1 case, 1 case and 2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6.25% vs 5.00%)(χ2=0.34,P>0.05). Conclusion The enteric coated aspirin combined with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in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is an effective and safe method, which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endprint

[Key words]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Aspiri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结构发生了改变,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往往导致严重并发症,导致残疾甚至危及生命[1]。急性脑梗塞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其治疗方法不断改进,但是治疗方案仍然是以药物治疗为基础[2],其他有创性治疗方法比如介入性治疗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限于不同医院的设备条件及患者的接受程度,使用仍然受到限制[3]。对于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药物治疗,抗凝治疗及抗血小板治疗是两架马车,该研究通过对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的8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60例患者,所有患者的症状、体征及CT、MR检查均符合急性脑梗塞的诊断标准(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组,每组80例,观察组80例中,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42~59岁,平均年龄(48.92±4.29)岁;对照组80例中,男性49例,女性31例,年龄41~60岁,平均年龄(49.97±4.65)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肠溶阿司匹林(拜阿司匹灵,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30078)100 mg口服,1次/d,给予神经营养药物神经节苷脂(申捷药品通用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规格:2 mL∶20 mg×5支,国药准字H20046213)40 mg静滴,对于脑水肿比较重者给予甘露醇、速尿等药物脱水降颅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速碧林,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30168),5 000 U/次,腹壁下皮下注射,2次/d,联用7 d。另外要控制基础性疾病,高血压者给予降压药物治疗,高血糖者给予降糖治疗,血脂高者给予降血脂治疗,同时尽早进行功能锻炼促进康复[4]。

1.3 观察指标

治疗1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统计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且记录,临床疗效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4个等级。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肢体运动功能及语言功能恢复;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肢体运动及语言功能虽有障碍,但能够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较前有所好转,但是未恢复至正常水平,肢体运动及语言功能较前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较前没有好转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人数×100.00%[5]。不良反应情况主要观察是否出现皮下瘀斑,是否出现肝肾功能损害,患者的出凝血时间是否出现异常情况[6]。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用[n(%)]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進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19.89±2.71)分、(20.17±3.01)分,治疗1个月后分别为(11.03±1.89)分、(14.79±2.45)分,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9、4.42,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8,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统计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中出现皮下瘀斑3例,出现肝肾功能损害0例,患者的出凝血时间异常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对照组患者出现皮下瘀斑1例,出现肝肾功能损害1例,患者的出凝血时间异常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P>0.05)。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在急性脑血管病中占有较大比例,急性脑梗塞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脑部疾病,患者通常情况下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脑供血异常以及缺血、缺氧等临床病症,脑组织部分坏死,该类疾病具有极高的发生几率、致残几率和死亡几率[7]。目前,伴随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虽然能够对于大部分疾病起到一定的抑制和治疗效果,但是,急性脑梗塞的发生几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患者在患病期间将会出现昏迷、失语、偏瘫以及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8]。对于急性脑梗塞的治疗目的是改善缺血半暗带的供血,预防血栓进展及再次栓塞[9]。

阿司匹林肠溶片是最常见的抗血小板药物,已经在临床上应用几十年,用于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起到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作用,已经被广大医务工作者认可[10]。低分子肝素钙是一种抗血栓及抗凝的药物,能够增强体内纤溶酶的活性,降低血小板聚集,皮下注射吸收较为完全,半衰期较长[11]。

该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9、4.42,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8,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P<0.05),通过以上数据清晰的发现,进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显著改善,临床效果显著提高。与此同时,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患者中出现皮下瘀斑3例,出现肝肾功能损害0例,患者的出凝血时间异常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对照组患者出现皮下瘀斑1例,出现肝肾功能损害1例,患者的出凝血时间异常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P>0.05),由此发现,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并未出现上升的情况。endprint

学者崔玉国等[12]研究分析低分子肝素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研究结果显示低分子肝素总有效率91.42%,明显高于对照组62.85%,两组的血小板计数、血流变学及血小板聚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由此得出结论低分子肝素是治疗TIA的一种安全、有效药物,与该研究结果一致,从侧面证明了该研究的科学性。

综上所述,肠溶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塞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卢铁兵.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84例疗效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6,48(9):1097-1099.

[2] 王荣侃,宋志彬,王本国.东菱克栓酶联合低分子肝素及阿斯匹林治疗急性进展性脑卒中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2,8(8):92-93.

[3] 冯洁.低分子肝素治疗血栓致早期复发性流产的效果[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5):67-68.

[4] 田英姿.不同抗凝方式联合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护理[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4,26(2):174-176.

[5] 苗明霞.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法舒地尔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2):22-23.

[6] 张清.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及hs-CRP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4,4(1):85-87.

[7] 龚志刚.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与低分子肝素钠三联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0例临床疗效[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5):77-78.

[8] 陈金喜,沈杰.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8):71-72.

[9] 臧书伟.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缺血心肌血运重建后MIRI保护作用的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

[10] 方杰.阿斯匹林、低分子肝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5):47.

[11] 吉翔鵬.奥扎格雷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0):78-79.

[12] 崔玉国,荣根满.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4):118-119.

(收稿日期:2017-08-02)endprint

猜你喜欢

急性脑梗塞低分子肝素神经内科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百令胶囊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
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
PDA在神经内科预防跌倒发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