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约小学田径训练的因素分析

2018-01-21林芳兰

考试周刊 2018年15期
关键词:田径训练制约因素小学体育

林芳兰

摘要:田径运动具有比较悠久的历史,一直以来都有体育运动之冠的美誉,在小学阶段进行田径训练教学,能够有助于小学生自身身心素质的进步,提升其运动潜能、拓展其运动精神,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然而现在的问题是,很多不利因素制约了田径训练指导的效率,对这些因素进行梳理与排除,应当成为训练指导者当前的工作要务。

关键词:小学体育;田径训练;制约因素;分析

一、 引言

小学体育教师需要意识到,小学阶段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础,同时小学教育也直接关乎国民素养的全面进步,因此在当前阶段的小学田径训练教学时,教师应当以能力增长、兴趣提升为主要任务目标,真正发现不利于训练效果进步的因素,对其一一化解之、破除之,才能保证训练的卓有成效。

二、 制约小学田径训练的因素

(一) 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偏弱

小学生的年龄偏低,其心智依然处在稚嫩期,对于很多事物未能形成足够的认知能力,更兼之其自幼儿时期起,便始终受到父母家人关爱,在学校缺少父母照顾时的心理落差较为明显,有不适应环境的情况出现,种种心理因素叠加在一起,进行田径训练往往不容易产生良好的效果,且愈加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同时,田径训练往往有着比较大的强度,让心智不够成熟,心理负担较重的小学生接触它,小学生产生抵触情绪,甚至表现为不听从指挥是很正常的事情,而小学生的好奇很强,在训练标枪、铅球一类的危险项目时,也存在受伤的可能性,同样需要引起注意。

(二) 训练场地和器械的不足

各所小学往往比较关注文化知识的传授以及文化学科教具的供应,对于体育田径训练的关注度不足,虽然一直以来都在强调小学体育的重要性,可很多学校的落实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一些学校取消了田径运动队,甚至无法保障基本的体育课时,再加之小学田径训练在场地方面的规范性不强,如训练场地不符合安全标准,缺少专业人员的维护和管理等,这样极容易造成小学生田径训练的无法正常开展。另一个问题是田径训练器材的缺失,虽然我们普遍认为田径是对时间与距离、高度等方面的测试,项目内容重点为跑步、跳高等,因此会产生一种田径训练项目不需要过于专业器材的认知,而实际操作中却并非如此,比如跳高这类运动项目,便要求训练者拥有足够专业的海绵垫进行保护,以便在背越式越竿时得到足够的保护,若是海绵垫专业性不强,则容易造成脊椎部位损伤,所以我们认为充足的场地、专业的器材是田径训练的基础。

(三) 训练过程不够科学

因为学校没能采取充分重视的态度,导致了体育教师专业技术不强、教学方法不科学的问题出现,现在小学田径训练,对于个别学校来讲,其目标基本在于参加校内或者校外举办的各种类型田径活动、体育赛事等,为集体争取名誉的心理极为突出。但是我们都知道,针对小学生的田径训练是不能过于急功近利的,那种只关注结果,不关注过程及持久性的训练思维,无助于学生成长。小学生身心发展还没有成熟,因此教师应当给予其科学的、针对性更强的训练指导计划,使其既能适应短期参赛的需要,也能有助于长期训练计划的实施,而并非那种短期强化训练,只是有什么比赛,便在比赛之前很短的一段时期内展开突击性的训练,这种短暂且强烈的训练手段,非常有可能导致受伤情况的出现,除此以外,因为训练过程的不够科学,也容易由此使小学生因为缺乏针对性而丧失兴趣,如果长期采取这种田径训练应对态度,那么会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及体育能力成长造成比较不利的后果。

三、 制约小学田径训练因素的化解策略

针对当前小学阶段的田径训练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偏弱、训练场地和器械的不足、训练过程不够科学几个问题,现在拟提出几种化解策略,以便使得小学生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教育教学科学规划场地,并让训练过程更符合教育发展规律。

(一) 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

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是田径训练长效开展的关键,因此在指导小学生进行必要田径训练之际,亦应同时关注到其心理素质的提升,从而保证小学生运动参与者体力、心理、技战术三个方面的协调。特别是在平时田径训练中,因为特定年龄特点所致,小学生易于存在不听管教、不服指挥、不遵守规则的问题,这些均源于心理控制能力不足所造成的。训练时所给出的必要心理辅导,可以让学生克服畏苦、惧难的、注意力不够集中等心理问题,而对小学生的充分信任,则会让心理辅导更显亲切,总之,一切心理辅导均应以学生心理发展实际情况为依托,以防止发生适得其反的问题。

(二) 对资金的合理应用

国家在教育总体思路上,是重视体育事业发展的,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尤其需要做到文化和体育两个方面共同进步,在资金安排上尽可能合理,避免一味地投入资金于文化课程教学上,要将资金进行合理规划,使之在田径运动项目建设用地、训练器材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具体到教师引导训练时,需要做的则是因地制宜,在现有场地及器材固定的情况下,尽量将其应用的可能性发挥出来。

(三) 对训练形式的优化

小学田径教练员在平时训练过程中,应当留意于方法引导的科学性,有意识地提高学生参与意识,为了做到这一点,学校在进行田径训练时,不能如以往那样临时抱佛脚,且采取不适宜于小学生的过度专业化方式,应当让小学田径训练过程更多地融入活动与游戏的形式,总的说来,只有保证训练方式的较强针对性与灵活性,学生才能更加乐于投入到田径训练中来,从而实现田径训练因素由消极面向积极面的转变。

四、 总结

在进行小学田径训练时,训练指导者一定要积极调整教育思维观念,形成帮助学生奠定终身体育理念的意识,且使其同时形成科学的训练方法。对于具体的训练过程而言,当前存在着一些不尽有利的影响因素,将这些不利因素化解掉,则可以保证训练的技术关注、趣味关注、竞争关注同步增加,为创新田径训练教学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 黄健.小学田径训练中心率的应用[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3(4):36-38.

[2] 王臻鑫.小学田径短跑训练的几点思路[J].求知导刊,2016(21):42-44.endprint

猜你喜欢

田径训练制约因素小学体育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浅析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中学田径训练模式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基于田径发展新特点的中学业余田径训练研究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