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核心问题”为导向引领学生自主学习

2018-01-18陈翠红

考试周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核心问题自主学习

摘要:核心问题就是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学生整体的参与性引发思考、讨论、理解、探究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实践证明:课堂上教师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的核心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以其为导向,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启发学生重组建构,帮助学生对比重塑,促进学生有序思考,引领学生自主学习。

关键词:核心问题;引领学生;自主学习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的设计是决定课堂有效的关键,教师问题设计不精,就会出现学生自主学习不力的现象。纵观我们的课堂,有些老师问题设计粗淺、零散,一问一答式在课堂上频频出现,美其名曰“引领”,实则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笔者认为应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核心问题,以“核心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围绕核心问题自主学习,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一、 以“核心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新颖、有趣的核心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在情境中探索,养成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习惯。

笔者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二)时,是这样设计的:两只猴宝宝过生日,猴妈妈准备了一袋桃,将这袋桃平均分给两只小猴,(紧扣新知教学,设计了3个核心问题)

(1)每只小猴分得多少?

(2)你认为这袋桃有几个?

(3)若有6个桃,每只小猴又分得这袋桃的几分之几?

由于学生已有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这个物体的几分之一的学习经验,核心问题(1)学生不知道这袋桃的个数,所以他会把这袋桃看成一个(整体)来分,自然得出每只小猴分得这袋桃的二分之一,问题具有指向性。核心问题(2)的设计,紧扣新知,承上启下,要把这袋桃平均分给两只小猴,学生会考虑这个条件,想到这袋桃是双数的可能性较大,如果学生说到单数,一带而过,若没说到,也没有必要延伸,重要的不是桃的个数,而是怎么分。核心问题(3)是例1新知,学生容易受桃个数和每份个数影响,容易出现思考上的偏差,暂时不要否定学生的答案,可以进行延迟评价,等新知结束后再回头,让学生说说6个桃,每只小猴分得这袋桃的几分之几。

这样的3个核心问题的设计,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在问题中学会思考,学会探索,养成了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习惯,实现了新旧知识的转化与过渡,在知识的迁移中,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

二、 以“核心问题”为导向启发学生重组建构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任何学习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加工和处理,才能内化成学生的认知。探索新知环节,设计问题应注重以“核心问题”为导向,启发学生的探究活动,应用对比,找到知识的生长点和延伸点,让他们经历知识的重组建构过程。

笔者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时,是这样设计的:出示大小、形状不同的长方形(每组准备3个这样的长方形),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方法(学具:一张透明方格纸、面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直尺),每组至少选择两种方法、两个图形进行研究。

(1)如何得到长方形的面积?

(2)仔细观察记录表,你发现了什么?

长(厘米)宽(厘米)小正方形个数面积(平方厘米)

第一个长方形

第二个长方形

第三个长方形

(3)数形结合,你还发现了什么?

(4)尝试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这三个问题紧扣新旧知识内在联系设计,核心问题(1)指向性集中,学生会根据准备的学具,独立思考后选择学具进行操作。核心问题(2)通过表中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发现了规律:小正方形的个数与面积相等(渗透面积单位),长和宽相乘等于小正方形的个数,也等于长方形的面积。核心问题(3)指向长与每排个数、宽与排数之间的关系。生1:我们发现长方形的长=每排个数,宽=排数,由于小正方形个数=每排个数×排数,由此得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生2:我们进行了相关的测量和验证,通过计算、对比,我们发现这个结论是正确的。核心问题(4)主要让学生规范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让同伴其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只要学生表达准确,都给予表扬。

这样的4个核心问题的呈现,给学生指明了研究的方向,启发学生有序思考,让学生通过感性材料的选择,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通过猜想、验证、计算、推理、对比、抽象、概括,自主探索得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安排使学生在活动中的思维有了一定的方向,唤醒了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以“核心问题”为导向帮助学生对比重塑

笔算教学中算理的理解比较抽象,怎样启发学生通过对比,帮助学生重塑?笔者认为:应该以“核心问题”为导向,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设计一串由具体到抽象的核心问题,循序渐进,一步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真正经历笔算方法的抽象概括,帮助学生在对比中重塑。

笔者在教学《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时,将原例题“体育馆一个看台有102个座位,4个这样的看台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将问题设计成:(1)4个这样的看台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2)5个这样的看台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追问:核心问题(1)是例题9《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不进位)内容,而核心问题(2)是“想想做做”第二题笔算《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进位)内容,我以一个生活情境为背景将两个知识点以问题串的形式串联起来,这样设计,承上启下,有层次,上下衔接连贯,便于学生有序思考、有序解决问题,探索笔算方法时设计了:

核心问题(3):为什么4×102积的中间是0,5×102积的中间是1?

核心问题(4):计算4×102与5×102时有什么异同?endprint

让学生发现这两个知识点的联系与区别,从而发现并理解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算理。

这样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知识、能力的实际,设计核心问题,让学生以“核心问题”为导向,通过对比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从而实现算理的重塑。

四、 以“核心问题”为导向促进学生有序思考

练习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它起着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作用。数学课堂教学任务是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来实现的,所以优化练习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

笔者通过以“核心问题”为导向,呈现一题多问的问题结构,引领学生有序思考,启发学生数学思维,优化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

在教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

小明到文具店买文具,每盒彩笔24元,每支钢笔14元,每个书包48元。

(1)买2个书包需要多少钱?

(2)买3支钢笔和1盒彩笔需要多少钱?

(3)买4盒彩笔的钱够买两个书包吗?

本题涉及的数学信息多,学生需要充分理解题意,根据问题有效取舍,才能够有的放矢。我先让学生说说你都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再呈现3个与生活有关的不同层次的核心数学问题,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书写、交流,让学生在步步深入的问题解决过程中逐步内化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方法的领会、理解与应用。为了活化习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我又让同桌之间互相提问、释疑,让问题引领学生自主学习。

核心问题还要更多地体现在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会学习的数学活动上,使学生的学习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伴随着自己的体验展开,使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未知知识在在活动中发生相互作用且相互融合,从而实现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吴正宪.经历过程习得方法渗透思想.湖北教育(小学数学),2015(748).

[2]郑毓信.小学数学概念与思维教学.江苏教育(小学数学),2014:91-100.

作者簡介:

陈翠红,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实验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核心问题自主学习
浅谈高中数学核心问题的思考
以“核心问题”为引领的课堂教学应做到“五让”
加油站管理核心问题与管理系统建设研究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