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燕歌行》的艺术魅力

2017-12-06李晶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年11期
关键词:边塞诗艺术魅力

李晶

摘 要:高适的《燕歌行》是盛唐边塞诗的名篇,此诗不仅具有唐诗的形式之美、韵律之美、语言之美,更重要的是蕴含一种精神之美。诗中虽然描写了一场失败的战争,但士兵们在苦难中依然昂扬的无畏气概,洋溢着浓烈的爱国主义和牺牲奉献精神,体现着昂扬、尚武的盛唐气象,给我们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散发着永恒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燕歌行 边塞诗 艺术魅力

唐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期,边塞诗是盛唐诗歌的巅峰,名家辈出,佳作纷呈,蔚为大观。高适的《燕歌行》被誉为边塞诗的“压卷之作”。明代文学家邢昉对高适的《燕歌行》有这样一段评价:“金戈铁马之声,有玉磐鸣球之节,非一意抒写以为悲壮也。”下面从诗歌题材、语言特征、情感内涵和诗歌创作技巧等四个方面分析《燕歌行》的艺术魅力。

一、“金戈铁马之声”:诗歌题材的开拓之美

《燕歌行》是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相传汉乐府中原本没有这个题目,是曹丕的首创,他的《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这是一首思妇诗,主要是描写女子面对秋景思念外出的丈夫。后人们也多学曹丕,用“燕歌行”作闺怨之音。高适沿用这个乐府旧题却写时事,他在诗序中说:“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燕歌行》以示,適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从诗序看,这是一首赠答友人的应和之作。张公即当时的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开元二十四年、二十六年张守珪率部征讨奚人和契丹,两次皆败。高适从这位出征归来的朋友的诗作和言谈中获悉了前方战事的实况,再加上高适早年有边塞生活的经历,对战争有所感触就创作出了这首盛唐边塞诗中的名篇。最早以这个题目作诗的是曹丕,然而,高适却一改哀婉缠绵之气,去描写金戈铁马的战争之事,意蕴悠长。从选题立意的角度看,高适突破了燕歌行传统题材的限制,体现了题材的开拓性。

二、“玉磐鸣球之节”:语言特征的声韵之美

“玉磬”是一种打击乐器,体积较大,“鸣球”就是敲打玉磬。从音乐的角度分析《燕歌行》会让我们发现一种音律美,读起来的时候朗朗上口,清脆而厚重。

《燕歌行》是歌行体,属于古体诗,它跟律诗、绝句这样的格律诗不同,格律诗要求字数一定要相等,句式一定要八句或四句,而且讲究对仗和押韵。例如,王昌龄的这首边塞诗《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然而,像歌行、乐府这些古体诗,字数可多可少,句式也不受限制,用字不要求押韵。但是高适的这首《燕歌行》除了“君不见沙场征战苦”一句外,全部采用七言句,气流直贯而下,显得非常整齐。作者还大量借鉴了律诗的写法,大量使用对偶句。例如,“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此颜色”、“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等等,全诗28句有20句都是两两相对,对偶成文的,这样不仅在形式上使得诗句更加整齐匀称,音律和谐,读来有一种气势磅礴的激情,也更能表现诗歌多重的思想主题:崇高与卑劣相对、赞美与责备交织,表达了作者对边塞问题的深刻反思。

另外,《燕歌行》是唐人七言歌行中运用律句押韵很典型的一篇。整首诗基本上是四句一押韵。开头四句押的是入声韵(“职”部)。接下来四句改押平声韵,(“关、间、山”押“言前韵”)。再下四句押上声余韵,(“土、雨、舞)”。再下四句改押平声韵,(“腓、稀、围”押“衣韵”)。再下八句改押仄声韵,(“久、后、首、有、千”押“里韵”)。最后四句改押平声韵,(“勋、军”押“东韵”)。恰好是平仄相间,抑扬有节,使整首诗的情调、声韵一起一伏,时高时低,富有变化。这样的语言之美,是高适借鉴了格律诗的用韵特点,在古体诗写作上的创新实践。

三、“非一意抒写以为悲壮也”:情感内涵的悲壮之美

《燕歌行》像盛唐绝大多数边塞诗一样,都具有这种豪迈、昂扬、乐观的盛唐诗风,这是一个时代精神的投影。然而高适的边塞诗用“豪放”来概括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高适的边塞诗有一种敢于直面现实残酷的悲壮之美。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三个方面的所感,一感战士的英雄气概,歌颂其视死如归的英雄豪情和爱国情怀;二感征人家庭的痛苦,表露出深切的同情和人文关怀;三感军中将领的无能,批判军中苦乐不均和将非其人,揭露了造成的战争失败的原因。结合诗歌的思想主题,可以从三个方面体会到这深刻而多重的情感。

(一)描写战争场面的“豪壮”之情

诗的开篇就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声势浩荡的出征图。“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诗句中运用了大量如“烟尘、摐金伐鼓、旌旆逶迤”这些金戈铁马意象,以及“榆关、碣石、瀚海、狼山”这些边塞地名意象,渲染出一个热烈的战争氛围,字里行间迎面扑来的是一种恢宏开阔的豪迈气势。这几句诗句,作者叙述了战争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唐军将士出征的原因,接着描写了正装急进、奔赴边境的壮阔场面,同时满含着高昂的爱国热情,充满着慷慨奋发的时代精神,抒发了报国立功的志向,将叙事、抒情、描写三者紧密结合在一起。

(二)分析战败原因的“悲凉”之情

诗歌开篇渲染出的这种豪迈气氛,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士气饱满、目标高远、皇恩浩荡的唐军理应是这场战争的取胜者,但是他们却“力尽关山未解围”。作者还深刻用诗句来分析战败的原因。“身当恩遇常轻敌”中“骄兵必败”的道理;“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在鲜明对比中表现了唐军的准备不足;“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中战士的可敬与将帅的可恨。分析了失败的原因后,作者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悲壮、苍凉、伤感的画面来勾勒战败后的惨烈景象——“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诗人用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动态意象把战场上激烈的厮杀场面刻画的入木三分,给人一种悲壮苍凉的感觉。然而高适敢于面对战争的失败,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敢于把战场上刀光剑影你死我活的激烈拼杀场面渲染得淋漓尽致。即使在讴歌胜利的诗篇中,高适也不乏悲壮之作,例如:“泉喷诸戎血,风驱死虏魂。 头飞攒万戟,面缚聚辕门。鬼哭黄埃暮,天愁白日昏。” (《同李员外贺哥舒大夫破九曲之作》)也写得悲壮慷慨。用泉喷来形容敌人血溅之高、伤残之中,战斗之激烈。不管战争胜利还是失败,战场上血淋淋的场面终究是残酷的,高适这样敢于直面战争残酷和血腥的白描,是整个盛唐边塞诗歌独一无二的审美风尚。endprint

(三)观照生命主题的“雄壮”之情

从诗篇的开头至此,通过对将士离家出征、奔赴边塞、两军对垒的描绘,步步承接、层层发展给我们贯穿起了一条以战争为中心的主线。然而作者转笔写道:“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高适将笔触深入到士兵们的内心,写征夫、思妇之间的相互怀念。表现征夫思妇是《燕歌行》这个乐府旧题的传统,高适在此基础上表现了更为深广的社会内容,将征夫思妇的意象融入到战士、胡骑、狼烟、烽火、大漠、塞草这些军事题材的意象中,就像合唱的两个声部一样,在铁马铮铮的高歌中注入哀婉悲戚的低音。一方面,从结构来说,使诗歌在战争主线之外又延伸出一条与之相互协调的副线,具有一种“复调”的美感。另一方面,从内容来说,扩大了诗歌的题材,将边塞的艰苦环境、战争的血腥惨烈、离别的相思之苦都融入不怕牺牲以建立不朽功业的豪情之中,从而增强了诗歌表现内容的广度以及反映人类情感的深度。

在经历了一段内心活动的刻画后,前面的战争主线重新得到了延伸和发展。“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战士们展开了最后的死斗。战士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殊死搏斗,那种视死如归的无畏气概、不计个人名利功勋的高尚情操,通过“岂顾勋”三个字成功凸显了出来。然而,如此可敬可爱、可歌可泣的战士,将帅却不爱护他们体恤他们,让人不得不发出“至今犹忆李将军”的感慨,更将慷慨悲壮的情感推向高潮。此诗用李将军结束全篇,主题更加深刻,气势更加悲壮,意境更加雄浑深远。

可以说,《燕歌行》描写了征战生活的各个方面,将出征塞外、绝域厮杀、两地相思、军中苦乐悬殊和塞外荒凉的图景,都一一写入诗中,具有多层涵意,呈现出思想的深刻性。我们读高适的边塞诗,可以感受到,诗人创作意识的多元性和多层次倾向,正是这样的多重复杂的主题,使得《燕歌行》在边塞诗中独树一帜。

四、对比手法的灵活运用:表现技巧的对比之美

这首诗被人称为其边塞诗的“第一大篇”,最能代表高适诗歌的艺术个性。从诗歌的创作手法上看,高适用乐府旧题反映广阔的边塞军旅生活,是一种题材的开拓性;用七言歌行体抒写边塞战争引起的復杂生活现象,则是一种写作上的创新;用复调结构承载丰富深厚的情感内容,具有主旨的深刻性。然而,这首诗最成功之处在于运用了对比的艺术手法。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是千百年来传唱最多的诗句,作者没有用到一个褒贬性的字眼,也没有一句议论的话,只是把两个截然相反的事实摆在面前。虽然敌人来势凶猛,唐军将帅轻敌,但是士兵毫不畏惧,杀得天昏地暗,不辨生死。“死生”是个偏义复合词,其意义偏重在“死”字上,说明死多生少。士兵们在战场上奋力厮杀,而他们的将帅却是“美人帐下犹歌舞”。诗歌的视角从士兵转向将领,从阵地转向营区。这两句话宛如两个特写镜头,在同一时间内把士兵的浴血奋战、将帅的寻欢作乐拍摄下来,镜头在歌女鲜红罗裙的翩翩起舞与战士们血溅铠甲之间不断剪切转换,给人在视觉上造成一种近似残酷的美感。在这对比转换中,战士的可敬与将帅的可恨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也让我们在这强烈的事实中看到战斗失里的原因在于将帅而不在士兵。作者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了当时唐军中官兵之间的苦乐不均,对那些昏聩将帅也进行了尖锐批评,就像杜甫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样散发出现实主义的气息。诗人充分运用鲜明的对比来彰显诗歌的主旨,把在同一时态下发生的事情,采用镜头转换的手法,把相类或相对的情景交替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给人独特的审美感受。独特手法的使用,使得高适的《燕歌行》比其他边塞诗更具有了不同寻常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 陆凌霄.高适《燕歌行》意蕴寻绎[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

[2] 郑红霓.壮美与优美 调谐自生辉——高适《燕歌行》的又一种解读[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边塞诗艺术魅力
“文章四友”边塞诗浅析
“新边塞诗派”的崛起
群文阅读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边塞诗的魅力”教学为例
河西走廊断想
文化翻译观视角下边塞诗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游牧文化影响下的盛唐边塞诗之诗质
播音主持艺术魅力及创新空间
关于声乐钢琴伴奏艺术魅力的有效思考
浅谈梨园戏《郑元和》
《美丽人生》中的二元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