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视野下的玛丽式悲剧与当代中国女性精神思考

2017-12-06徐梦真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年11期
关键词:莱辛悲剧性

徐梦真

摘 要:《野草在歌唱》贯穿了诺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终其一生的人道主义精神及社会问题反思。本文运用比较视野,将作品主人公玛丽的悲剧与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相联系,提出在全球化的视野下,当代中国女性应融通中西文化精髓,在呼吁权利的同时承担责任,以女性经济自由为依托获得妇女之独立精神,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莱辛 悲剧性 女性精神

玛丽是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作品《野草在歌唱中》(以下简称《野》)的女人公,经历了痛苦的童年与不幸的婚姻最后悲惨被杀。“坍圮的坟墓上,野草在歌唱。”作者开篇即引用T.S.艾略特的《荒原》中的意象交代了作品的背景与主题——殖民地的非洲大陆,白人奴役黑人、男人定义女人的时代,压迫与抗争必然上演,而这悲剧的必然性背后是割裂的文明、不平等的关系与压抑的女性意识。如何融通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在传统与现代冲击的裂缝中寻求女性的自由与独立,莱辛的这部处女作至今对于我们仍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一、非洲殖民地时代的女性悲剧

作为在非洲的英国殖民地南罗得西亚(今津巴布韦)长大的英国女作家,非洲问题与女性问题是作家终其一生的关注热点,《野》同样如此。作品女主人公玛丽是南部非洲土生土长的白人,自幼家境贫困、父母关系破裂。玛丽缺乏对两性关系及婚姻的正确认识,也带有歧视黑人的自然优越感,成年后迫于社会舆论压力草率成婚。婚后,她发现自己重走了母亲的老路——生活贫穷、夫妻关系冷漠、未来绝望。这时,黑人雇工摩西的闯入打破了她麻木混沌的生活,给她注入了新的生机。最终,他们的关系被人发现,身受种族歧视影响与压力的玛丽抛弃了摩西,摩西感到人格尊严被冒犯杀死了玛丽。

(一)人格的尊严与选择

莱辛是一位对社会持批评态度并富有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家,质疑、反思、重构是她作品永恒的主题,《野》也反思了西方人引以为傲的“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的真理。在作者笔下所谓文明的欧洲人所统治的南部非洲,白人与黑人,男人与女人,他们生而不平等。

1.文化不平等

殖民地时代,白人与黑人有着截然不同的身份与政治地位,西方文化对黑人本土文化冲击剧烈。故事伊始,作者就辛辣地讽刺玛丽丈夫迪克发疯后土著警察的窘迫:“他虽然疯了,毕竟是个白人,黑人是不能去碰白人的身体的,即使是当警察的黑人也不行。”暴发户农场主斯莱特之流更是唯金钱至上,主张用犀牛皮皮鞭来经营农场,信奉“如有必要,打死人亦在所不惜”的野蛮信条。“文明”白人对“野蛮”黑人的残酷剥削冠冕堂皇而触目惊心。玛丽的父亲长期醉酒、工作失意,被白人同胞轻蔑嘲讽,却对黑人颐指气使,玛丽同样如此。这种不平等的文化氛围,导致玛丽婚后对黑人奴仆、工人采取了错误恶劣的态度,加剧了家庭矛盾,也导致了她与黑仆摩西的爱恋的必然悲剧性。

2.两性不平等

首先,夫妻关系不平等。玛丽 “从母亲身上继承了一种刻板的女权思想”,即男性缺乏经济能力就等同于无能。因此,她漠视男性失意时需要抚慰的正常心理诉求,嘲弄对方赚钱无方、性格软弱。她不愿意为家庭经济问题负责,习惯于以怨妇的姿态将婚姻的失败完全归结于男性。这种所谓的“优越感”看似是对女性主导家庭权利的放弃,实则是对男性权威的主动认同。其次,工作权利不平等。一方面,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社会观念影响了女性对于自身能力的全面判断及独立诉求;另一方面,社会对女性经济独立、外出工作设置了重重限制。当玛丽婚后离家出走试图再就业时,曾经作为她安乐窝的女子俱乐部以一句“这里不接纳结过婚的女子”便将她拒之门外;曾经对她信赖有加的老板也冷漠地拒绝了她的求职;第三,家庭地位不平等。女性对男性的经济依赖必然导致家庭地位的降低。由于夫妻关系冷漠、生活无所寄托,玛丽曾幻想用养育孩子的方式来寻求安慰,也被丈夫拒绝,因被剥夺了与生俱来的生育权而精神崩溃。

(二)自由女性的代价

通过教育与寄宿学校,玛丽摆脱了痛苦的家庭,离校后独立工作、自食其力,享受到经济独立给自己带来的自由,度过了自己的“黄金时代”,这是她女性意识的第一次觉醒。但童年的家庭阴影使她害怕男性、逃避婚姻,沦为社会舆论中的“怪物”。波伏娃在《第二性》中一针见血:“对女孩来说,婚姻是他们溶入社会的唯一的方法,如果他们一直没人要的话,那么从社会的角度来说,他们是废物。”于是,朋友背地里一句“她不是那么一回事”就导致了她精神抑郁。玛丽不明白,寻求自由的女性必然付出代价。这个代价不仅是身体劳作,还包括他人蜚短流长带来的精神压力。

(三)反抗的妥协与被动

由于婚姻双方缺乏了解、玛丽的“男性阴影”以及男方糟糕的经济状况,使婚后玛丽很快陷入自己母亲不幸生活的轮回。于是,她离家出走试图重返职场,这是她的第二次觉醒与抗争。 由于社会拒绝已婚妇女,玛丽只能回归家庭。她本可用自己的工作经验与知识为丈夫的农场经营出谋划策,但“她既然亦不可挽回地和迪克结了婚,那么只能希望他成为一个有主见的人,能够靠着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可见,玛丽仍把丈夫就是作为自己一辈子最大的赌注,其依附性决定了她反抗的不彻底性。黑人佣人摩西的出现打乱了玛丽死水一般的生活,玛丽被他吸引直至发生关系,这是玛丽的第三次反抗。当然,他者的阴影与自身的软弱致使她的反抗必然失败。男性—女性,白人—黑人,主人—仆人,他人—自我,在这组二元性的对立表达中,我们看到了玛丽的生存困境:在他人眼中,身为白人女性的她应该与白人男性结合哪怕婚姻不幸,也不能与黑人男奴发生关系哪怕两情相悦。玛丽在压力下习惯性地向世俗举手投降及至被杀。可以说,玛丽的抗争一直都是被动的、无意识的,因而是妥协的、必然失败的。

二、我国现代女性精神培养思考

在全球化、高速信息化的今天,我国文化同样遭遇了西方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同樣亟需面对他者价值理念冲击当地文化传统的挑战。文化的多元化为我们思考问题提供了更多样的解读视角与参考范本,也刺激着我们在传统与现代中寻找推动社会发展的切入点。面对占我国总人口近一半的中国女性,我们应当如何培养她们的现代女性精神呢?endprint

盲目“拿来”、割裂传统必然导致自我的丧失与文化的断层,闭目塞听、无视时代变化则会使发展停滞、丧失未来。我们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主义精神为立足点,宣扬的现代女性精神既要考虑我国传统文化背景,也应符合时代发展方向。即女性有主动追求自己在家庭、社会中权利的自主精神,也具备承担“自由女性之代价”的能力、意识。她不是封建时代所谓的“妇德”,也不是西方某些女权主义者“女人说了算!”的激进口号。诚如莱辛给予我们的启示:没有脱离男性、高高在上的自由女性存在,因为“人们相互之间都可以在对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因为他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引起思考,相互促成各自的行动”。我们应当从玛丽的悲歌里汲取教训:第一,女性的存在离不开男性;第二,女性的价值不能依附于男性;第二,女性的个人自由与经济自由紧密相关;第三,女性的精神独立与所受教育密切相关;第四,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和谐的男女两性关系。具体而言,现代女性精神应具备:

(一)独立精神

经济的独立与精神的独立是现代女性独立的必要条件。玛丽的悲剧在于她经济缺乏独立,刻板地把经济问题推给丈夫;她精神缺乏独立,盲从于世俗观念及他人观点。而今,“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成了不少中国女性的人生追求,男生成了“建设银行”,女生成了“招商银行”,部分女性依然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寄托于男性,既不利于家庭和谐,也违背社会历史发展潮流,我们必须警惕玛丽式悲剧。

(二)和合精神

女性的独立并不是某些西方文化中矫枉过正、割裂两性关系、对立男女双方,视男性为洪水猛兽,宣扬“女性是优越的”的激进口号,而是互相尊重、平等相处的和谐共存,这能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既承认差异,又强调互补统一,这为男女社会分工不同提供了理论基础。古人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阴一阳之谓道”。这种阴阳和合的朴素辩证思想强调了男女协作,有利于社会的合作发展。

(三)自省精神

“毫无自知之明”的玛丽缺乏对文化影响、女性角色定位、男女两性沟通的正确理解,对各种挫折失败一直采取逃避态度。可见,面对与承担是解决问题的首要因素。而权利与义务是互为条件的统一体,女性更多权利的争取离不开更多责任的承担。玛丽的悲剧在于她婚后放弃了自身的经济能力,放任家庭经济状况恶化。据《2010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显示, 65%左右的女性希望男性的收入比自己多1倍以上,超三成受访女性主张“男性为结婚买单”或“男方出大头,女方出小头”。当代中国女性择偶的功利化反映了社会的物质化追求,也阻碍了和谐家庭关系建立与社会精神文明进步。

(四)学习精神

书籍是我们通向永恒的阶梯,而玛丽接受的教育不足以支撑她找寻解决人生困境的出路,阅读《美娘子》之流的拙劣小说只是帮她打发时间,电影银幕上的虚妄镜头更让她不切实际。而当今中国,我国民众每年人均阅读图书仅4.5本,远低于日韩等国的阅读数量和数字背后的功利化阅读倾向让人警醒。历史证明,旧社会的底层中国妇女因为知识所限缺乏自我意识,难以把握命运;时代预示,新时代的中国女性若成日醉心于锦衣华服、美貌财富等攀比亦会导致悲剧。

三、结语

诺贝尔奖的颁奖词中这样评价作家:“自从莱辛1950年携其非洲背景以悲剧小说《野草在歌唱》初登文坛,她一直在破除疆界:道德的、性别的或习俗的。”“她的贡献促使我们改变了看待世界的方式。”《野》中玛丽形象的塑造、悲剧命运的展开及殖民背景下的文化冲突让我们意识到只有具有独立判断能力、自省意识与学习精神的现代中国女性才能真正推动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刘冰,黄波.论多丽斯·莱辛小说中的现代女性意识[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2).

[2] 張莎.多丽丝·莱辛文学中的悲剧意识一一以《野草在歌唱》和《幸存者回忆录》为中心[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莱辛悲剧性
女性视阈下宿命论的悲剧性
文化碰撞下的爱情挽歌
“三言”中妓女形象的悲剧性探析
多丽丝·莱辛的女性身份探索之路
莱辛戏剧《智者纳旦》中的宗教宽容
《平凡的世界》的爱情悲剧性
论高明《琵琶记》的悲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