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镜花缘》才女孟紫芝的形象

2017-12-06王静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年11期
关键词:镜花缘

王静

摘 要:《镜花缘》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其中,孟紫芝是小说后半部分着力塑造的一个典型人物,小说通过孟紫芝这一个性才女自然性情的流露,将百位才女相聚的二十五回篇章巧妙地衔接起来。从人物形象上看,孟紫芝是百位才女中的“个中人”,她个性鲜明、才思敏捷、说笑乃是天性。同时李汝珍借孟紫芝口吻生花的语言,直接控诉了现实社会对女性的不平等和摧残,寄寓了自己对处于封建社会压迫下女性的同情与赞美,体现了作者超前的女性认识。

关键词:《镜花缘》 个中人 绝对人物 女性认识

一、《镜花缘》其书

《镜花缘》是清代著名的古典长篇小说,乃清人李汝珍“消磨十数多年层层心血”之作。鲁迅先生曾给予此书高度的评价:“雍乾以来,江南人士惕与文字之祸,因避史事不道,折而考证经子以至小学,若艺术之微,亦所不废;惟语必征实,忌为空谈,博识之风,于是亦盛。逮风气即成,则学者之面目亦自具,小说乃‘道听途说者之所造,史以为‘无可观,故亦不屑道也;然尚有李汝珍之作《镜花缘》。”①胡适先生也说过:“《镜花缘》是一部讨论妇女问题的小说……将来一定成为世界女权史上一部永久不朽大文。” ② 531《镜花缘》亦被译为多国语言出版,外国学者对它的评价也颇高,苏联人费施曼就认为它是一部“熔会了幻想小说、历史小说、讽刺小说和游记小说于一炉的优秀作品”③ 531。由此可见,无论是思想内容、艺术魅力,《镜花缘》都是独具匠心、独树一帜,实是稗坛之新声。

对于这部小说,大多文学史认为精华部分是小说的前半部分,而对后半部分则评价不高,认为“后半部分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借小说以夸耀学问和知识”④。百花齐聚宗伯府的章节占到了全书的近三分之一,涉及诸如经史、音韵、医学、数学、天文等问题,让读者不免觉得作者有炫耀才学之闲。然胡适先生给予了客观而公正的评价:“但我们应该记得这部书是清朝中叶的出产品,那个时代是一个博学的时代,故那时代的小说也不知不觉的挂上了博学的牌子。这是时代的影响,谁也逃不过的。”②529-530

站在客观公正的纬度去看,后半部分中的“闺阁琐事,小女闲情”的细节描写,是时代对于写作的要求,也是作者所孜孜追求的写作风格。此外,也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描写,抨击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对女性加以赞赏、赞美,实为女性大唱了赞歌。由此可见,要真正领会作者在书中对女性问题的全新审视,后半部分应置于同前半部分同等的位置。

二、“个中人”孟紫芝

《镜花缘》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优秀的作品是以人物形象立世的,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一部分文学作品思想和艺术成就的高低。因此,当读者评价一部文学作品时,就不能不评价它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应该说《镜花缘》中人物塑造是独具特色的。③ 35单《镜花缘》塑造的百位才女形象就已是人物形象的内爆:有至善至孝的才女唐闺臣;有剑侠才女颜紫綃;有通晓天文地理的才女米兰芬;有精通音韵、训诂的才女红红、亭亭;有媚主才女周庆覃、国瑞徵等。孟紫芝作为后半部分尤其是百花齐聚宗伯府这二十五回典型环境下塑造的典型人物,她的形象是显明的“限见特色”。

(一)孟紫芝的个性

孟紫芝的才女形象之所以避免了苍白,是因为其与众不同的性格(即个性)的成功塑造。从泣红亭白玉碑上可知孟紫芝别号“个中人”,单这“个中”二字,已将这孟紫芝的形象从苍白之中解脱出来。

孟紫芝第一次出场在第六十四回,作者只是简单交代了一下:孟紫芝是礼部侍郎孟谟三女,按家族排在了第七位,同其他几位姊妹一样只交待个个饱读诗书,娇艳异常。从这头次出场也并无特别之处,但作者也无意将其出身、容貌作为其“个中”之据,反倒是孟紫芝在之后的章节中自然性情的流露才是作者的意欲所在。

1.伶牙俐齿

男女婚姻历来是闺阁讳语,孟紫芝却肆无忌惮地谈论,又与人狴犴白。“刚才尧蓂姐姐因我说他有姐夫,他就说我啕气。难道‘有姐夫这句话也错了?如果说错了,并不是我错的,那孟夫子曾说‘女子生而无愿为之有家,只好算他错”。⑤298正是这伶牙俐齿、自由无稽的孟紫芝,在儒家的经典了读出“闺训”的虚伪,以《论语》中的“适蔡”为谜底拟出了“嫁个丈夫是乌龟”这样的谜面。在后半部分中,孟紫芝伶牙俐齿之事比比皆是。难怪才女薛衡香、施艳春也因讨不到便宜反被紫芝讽刺一番后而感叹:“姐姐真真是利害,一句也不饶人。”由此可见,这孟紫芝的伶牙俐齿实乃是其自然性情的表现,是天性。更是不好惹的。孟紫芝凭这一性格特点,形象也愈加丰满,令人记忆犹新。

2.直言不讳

孟紫芝的直言不讳是其性格一大亮点,仅这一项其余才女便不可比。作者借董花鈿之口道出了其特有的性格特点:“紫芝妹妹嘴虽利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当,倒是一个极爽快地。”⑤298此话则是对紫芝嘴巴的评价,所 “利害”是指其伶牙俐齿,而所谓“直截了当、极爽快”就是能够说出别人有所顾忌说不出的东西,即直言不讳。

第七十六回写道史幽探(第一名才女)、周庆覃、国瑞徵,孟兰芝四人玩状元筹,不欢而散。路遇孟紫芝,兰芝道出缘由:“只因幽探姐姐五红得了状元,正自欢喜,谁知不巧我又掷了六红夺了过来,因此幽探姐姐不高兴,把状元筹歇了。”紫芝立即说道:“六红盖了五红,就如他的文章比你高,这个状元应该他得。要像这样不高兴,设或把后十名弄到前面又将如何呢?”兰芝说:“你去罢,不要乱说了。”四人携手而去了。紫芝自言自语道:“今日方替闺臣姐姐出了这口闷气。”紫芝这样说来是由缘由的:这女试唐闺臣本是第一名,然女皇因“闺臣(唐朝闺中之臣)”二字犯了忌讳,而史幽探、周庆覃、国瑞徵等十位才女因得女皇欢喜,女皇便把后十名移置前面成了前十名。这样一来唐闺臣便成了第十一名才女,受了莫大的委屈。只因这名次之事乃女皇所定,因而无人敢提及此事,毕竟“犯上”的罪名是关乎性命的大事。单单这百位之中,孟紫芝是个不怕“犯上”的主,直言不讳、大胆披露,虽是周朝女皇臣子之女,但并无半点媚主之意。就这一点来看,封建社会下自大骄傲的男性,又有多少能与孟紫芝相提并论?与此同时,她也成就了唐闺臣“怨而不怒”,使之成为完美形象人物。endprint

3.笑之天性

从泣红亭的白玉碑上我们可知,这孟紫芝原是“司笑靥仙子”下凡,且在家中众姊妹为其取别号“乐不够”。可见,孟紫芝的笑乃是天性。无论是为活跃气氛在各才女处插科打诨制造的笑料,还是对性情不好才女的讥笑,及百才女齐用饭时制造的笑料。孟紫芝信手拈来便是笑话,从始而终都以笑示人,以造笑示人。而且她的快乐、诙谐,完全是全凭天性而为,而非刻意为之。

古桐台处咬文嚼字笑骂五位抚琴才女“修甲”为“修脚”;打马吊处编“蟾吊”笑话让众人笑个不了;桂花厅处玩投壶来个“乱劈柴”斗的众人好笑……正是这孟紫芝天性的笑,不仅展示了她天真烂漫、生气蓬勃的魅力;同时,让各才女处也不因彼此不甚熟识而闹得冷清不欢。

孟紫芝对几位性情不好贬义形象才女的讽刺笑骂,让读者更有种大快人心之感,颇有些正义的才女形象,在此处得以彰显。这贬义的才女便是那百才女最后三名的花再芳、闵兰荪、毕全贞。这三位性情不好也就罢了,才识也并非渊博,之所以得中四等才女也是女皇怜其“少年要好心胜,况迢迢数千里而来”才得来。但三位才女却是性情相投、相互吹捧。才女对百草名时,孟紫芝把个毕全贞讽刺为“扶筋别名为狗脊”;闵兰荪学识不高对“催生草”,被这紫芝问“催生”何意而满面通红;又把不服气的花再芳讽刺为“夜叉头”。席间这三位也是无半点礼数可讲:花再芳席间呕吐出丑,闵兰荪当众拿牙杖剔牙,都被紫芝拿“虾仁” “肉团”笑骂讽刺了一番,惹得众才女先是不觉掩鼻大笑,而后又笑个不了。

百才女在宗伯府相聚用饭,少了孟紫芝这等“调味剂”的笑话,又有甚趣味可言!这是有了这“紫姑太太”(第七十四回廉锦枫称紫芝),即使最容易冷场的场景也会活跃起来。各才女也无拘束的以文会友相谈甚欢。也彰显了前世百花的情谊。

这 “个中人”的“笑靥仙子”的种种殊相,俱是其自然性情的流露,毫无半点的做作。 她的个性正如第九十回对她的结语。闺臣道:“此句大约又是紫芝妹妹公案。他是座中趣人,与众不同,所以‘郢鼻之外,又有这考语。”⑤425

以上种种都是作者纵情写来,把个玲珑剔透、娇顽可爱的才女写的呼之欲出。 同其他封建礼教下的范式才女相比,孟紫芝的鲜明个性更显得灵动真切。虽较之主角而言在书中出现的章节并不多,但这一别具特色性格的人物却刻画得淋漓尽致。

(二)才女孟紫芝

在百才女榜名中,孟紫芝排在了二十六位,也就是实际的第十六名,比其自家姐妹都要靠前。既是才女,孟紫芝的“才气”可算是在后半部分出尽了风头。

且不必说她言语是妙语连珠,她的笑话是信手拈来、脱口而出,斗百草、行酒令也是出类拔萃。七十三回观马吊孟女讲牌经,这紫芝讲起牌经可正如宰玉蟾所说:“怪不得紫芝姐姐嘴头利害,你只听他讲这牌经,就如燕子一般,满口叽叽喳喳,叫个不住。”况且这牌经不仅说的好,真用起来也是非同一般。七十四回,紫芝到猗兰堂,因蒋丽辉打牌“不是人家湖,就是上家拦成”而不高兴。紫芝忙替她看牌,一连看了几牌,谁知牌牌皆成,不但不输,并且反做了赢家。让个蒋丽辉佩服得直道“明日一定要送门生贴过去。”

单第八十三回“说大书佐酒为欢,唱小曲飞觞作乐”这整整一回专讲孟紫芝的“才”。其所大书像模像样,醒木一拍直说得众人听了一齐赞好,唱小曲更是意味深远。纵观全书,虽说是百位才女,但大多是凑够个数,真正写到有些才气的才女在书中寥寥无几。以主角才女唐闺臣为例,她的才气是贯穿于全书中。从最早第七回“小才女月下论文科,老书生梦中闻善果”为始,唐闺臣的才气便开始崭露头角。但叙写她究竟有什么、有多少才能的篇章却不多。再其后,作者也只是安排她是县试第一、郡试第三、殿试第一,以彰显其才罢了。还有黑齿国的才女红红与亭亭,二人精通音韵、训诂,在与多九公的辩争时,二人是口若懸河、咄咄逼人,将那些卖弄才气的多九公羞得“脸上青一阵、黄一阵,身如针刺,无计可施”。然,在才女榜上,如此有才情的二位才女也差孟紫芝很大一截。百才女中,用一回的篇章专写其才的唯有孟紫芝一人。而且她的才气与众不同,多是讽喻他人的酸腐、虚伪之用。因此她的才是有些 “鬼气” “灵气”的,与唐闺臣等范式才女多学范式只是相比,紫芝的才识并无枯燥之感,反而让人有种愉悦之感。

三、孟紫芝形象与李汝珍的女性观

《镜花缘》描写一百名花仙子受谪下凡变化成有胆有识的才女,生活在中国数千年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朝代,聪明贤智充分展示,才能技艺尽显风流。⑥64《镜花缘》后半部分百才女相聚是作者设置出的典型情节,这是百位花仙被贬入凡间后的首次齐亮相,也是必然要出现的情节。试想,百人齐聚看似热闹异常,但这百人大多彼此不甚熟识,偌大的园子百人分散各处,若无人将各处自然地衔接起来,这百才女相聚的情节岂不成了“冷拼盘”。古人又常讲“意脉贯通”“文气通畅”,单纯的拼凑不尽然让人读之无味,又不符合古体对作品的要求。作者早已意识到这个问题,因此孟紫芝的出现则是必然的。在这二十几回,无论是在结构上、内容的要求上,孟紫芝已取代了主角“唐闺臣”成了另一绝对的主角式人物。

在第七十回,李汝珍用他惯用的手法,在书中已经通过孟紫芝自己的现身说法,夫子之道,道出了她的作用:“据我看来,我们大家倒要留神好好顽,将来这些事,只还要传哩。若在书上传哩,随他诌去,我还不怕;我只怕传到戏上,把我派作三花脸,变了小丑儿,那才讨人嫌!”她的姐姐兰芝接着说:“你只是跟着吵,那个‘三花脸看来也差不多。”观孟紫芝在书中的作为,嬉笑戏骂,妙语连珠,似乎真有些“小丑儿” “三花脸”的意思,没有她,百人的聚会势必显得冷落得多,也无趣的多。正像戏曲的“三花脸”往往是人见人爱的正面形象一样,孟紫芝并非贬义形象。⑦

《镜花缘》其书最大的特点是作者李汝珍全新的女性观,最集中的表现在前半部分唐敖等人游历海外诸国的经历上,尤其是在黑齿国及女儿国的经历表现得最为突出。⑥48例如,在作者理想中女子教育发达的一个乌托邦——黑齿国中,自以为见闻广博、饱读诗书的多九公和唐敖,也是在才女亭亭和红红关于识字、辩音、正义的问题纠驳中,急得是汗水如雨下,抓耳挠腮,恨无地缝可钻。在女儿国,男女换位倒置,“贵妃”林之洋作为堂堂七尺男儿受尽了封建礼教的身心折磨。这都是李汝珍在关于女性学识、参权等方面的全新认识。在后半部分里,李汝珍再次借孟紫芝充满个性的率直言语,重申了他对女性的同情及赞美。endprint

在孟紫芝第一次出现的第六十四回,与其母舅卞滨的对话就蕴含了作者的一些观点。孟府的八位小姐因其母舅卞滨是主考官要避嫌而不得参加女试,卞滨接这几位甥女过府并问:“这一向为何不来看我哩?”其余姐妹均以其他理由搪塞,不肯说出实情。单紫芝一语道破:“我们好一向不来,今日过来,舅舅该说怎样想念甥女的话才是,怎么刚见面就把人家的心病说出哩?”第六十七回孟紫芝因卞滨对于才女名次一事装糊涂而说:“这是过后好看,我不领情。”这些对话的安排实际上也是作者精心设计的。在封建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女子对待长辈,即使有闺怨也是不得道出,以免违了封建礼教而背上不孝的骂名。孟紫芝天性如此不受更是不怕这等礼教的约束,言他人之不敢言,从这一点看,作者反对封建社会下女性“闺怨不训”的现实的主旨才能得以彰显。

在七十三回,卞宝云一连跑了五天,因为缠足所以脚疼得厉害。紫芝因而说道:“我劝姐姐就是四寸也将就看得过了,何必定要三寸,以至缠的走不动,这才罢了。”在封建社会对女性的种种要求中,缠足无疑是对女性的身心都造成极大的伤害。前半部分林之洋在女儿国被迫缠足时那句“痛杀俺了”,不仅是他自身所受痛苦的宣泄,更是喊出了千百年来广大女性所受折磨的痛苦与辛酸。在这里作者直接借紫芝之口,直接的道出了他对封建社会下深受折磨女性的同情。

“女子无才便是德”、“头发长见识短”,这是多年来对女性的一种极其轻视且浅薄的认识。在封建社会即使是贤明的父母让女儿读些书籍,其旨也在培养她们温柔贤德的品性,为的是“他日到人家,知书识礼,父母增辉”。⑥65但在《镜花缘》中,百位才女各各博学多才、饱读诗书。更有那孟紫芝敢于读闺阁禁书《西厢记》,她对之赞叹不已,并公然在众人面前谈论。即便第一次提及被其姐示意并为之掩饰,而后却仍是在更多人面前毫无顾忌地发问:“今日为何并无一个《西厢》灯谜?莫非都未看过此书?”这些实际上都是作者对女性才识的一种大加赞美。

作为一种对社会的真实反映和批判,小说《镜花缘》的作者很大程度上是为封建妇女被剥削智慧德性而抱不平。⑧49他不仅提倡女性要读书,更要突破理学的束缚和压制,敢于读、敢于谈。由孟紫芝身上体现的自然性情的舒张,透出了作者情感上渴盼的人生境界,从这个角度理解《镜花缘》中宣扬的所谓“进步的妇女观”,应该说更为深刻且具有开放性。

四、结语

《镜花缘》是一部为封建社会压迫下的女性大唱赞歌的奇书,它的问世,给当时以男权至上的社会思潮以重大的冲击。小说塑造了众多的才女形象,通过对这些才女的描写,作者也意在向世人展现出女性的胆识过人、才情过人、机智过人的美好特质。在这众多才女形象中,孟紫芝是少有的限见特色的人物。作为小说后半部分的一位线头人物,她出现的章节比主角唐闺臣要少的多,但她的鲜明个性、聪明才智却给人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她的出现是小说结构上的必然要求,通过她的活动,百花齐聚的情节才不至冷清、乏味;通过她的话语,作者的全新女性认识才得以直接的诉说。总之,孟紫芝这一形象是典型的,她是小说后半部典型环境中所塑造的一位个性鲜明、才情过人且必然出现的绝对人物。

注釋

①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第一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7:226.

② 胡适.中国章回小说考证[M].上海:上海书店印行,1980,2.

③ 顾建新,刘媛媛.略论《镜花缘》中多九公的形象[J].淮海工学院学报,2004,3(1):531.

④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11:247.

⑤ 李汝珍.镜花缘[M].第一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

⑥ 李灿朝.《镜花缘》才女群像新论[J].南华大学学报,2001,2(1).

⑦ 李剑国,占骁勇.镜花缘丛谈[M].第一版.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12:20.

⑧ 张兴龙.从王国维人格美育思想探析《镜花缘》女性形象[M].淮海工学院社科版,2005(4):49.

参考文献

[1]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第一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7.

[2] 胡适.中国章回小说考证[M].上海:上海书店印行,1980,2.

[3] 顾建新,刘媛媛.略论《镜花缘》中多九公的形象[J]淮海工学院学报,2004,3(1).

[4]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11.

[5] 李汝珍.镜花缘[M].第一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

[6] 李灿朝.《镜花缘》才女群像新论[J].南华大学学报,2001,2(1).

[7] 李剑国,占骁勇.镜花缘丛谈[M].第一版.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12.

[8] 李灿朝.护花倾情·稗坛新声—论《镜花缘》才女群像[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1(1).

[9] 张兴龙.从王国维人格美育思想探析《镜花缘》女性形象[J].淮海工学院社科版,2005(4).endprint

猜你喜欢

镜花缘
以才属文与露才扬己
镜花缘(13)
镜花缘(10)
镜花缘(7)
镜花缘(2)
镜花缘(1)
镜花缘(8)
《镜花缘》中林之洋语言的幽默特点分析
《镜花缘》中林之洋的“双性气质”
镜花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