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规范化康复治疗的效果观察

2017-11-14谭慧敏郑兴荣詹桦

中国医学创新 2017年19期
关键词:运动功能康复治疗脑卒中

谭慧敏 郑兴 荣詹桦

【摘要】 目的:评价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受早期规范化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实施早期规范化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规范化康复治疗,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关键词】 脑卒中; 康复治疗; 神经缺损; 运动功能

Observe the Effectivengess of Early Standardized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TAN Hui-min,ZHENG Xing-rong,ZHAN Hua.//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19):139-141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early normalized rehabilitation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Method:From October 2015 to December 2016,102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51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neurology routine treatment,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implement standardization early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Before treatment,the nerve function defect degree and sports features of two groups were no obvious difference (P>0.05).After treatment,the NIHSS score in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Fugl-Meyer scored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early normalization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can further improve the patients prognosis and promote the early return to society.

【Key words】 Strok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Nerve defect; Motor func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Xintang Hospital in Zengcheng District Guangzhou,Guangzhou 51134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19.041

缺血性腦卒中是脑卒中的常见类型,发病数量约占脑卒中患者总发病数量的60%~70%,是指由脑部供血障碍所导致的脑组织坏死,致残率、病死率高,多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已成为危害国人生命健康的主要脑血管疾病[1-3]。长期以来,我国临床从未停止研究和探索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方案。近年来,在该疾病的早期康复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研究进展[4-5]。本院总结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康复治疗经验,对现有的早期康复治疗方案进行完善,为该疾病患者制定了早期规范化康复治疗方案。本研究选取10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早期规范化康复治疗方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进行探讨,现将研究内容进行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本院2015年

10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疾病诊断结果符合《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2011完全版)》中提出的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6];(2)生命体征平稳;(3)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无异常;(4)患者家属同意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在研究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排除标准:(1)本次发病非首次发病;(2)合并肺部感染等并发症;(3)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不能配合治疗。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试验组中男28例,女23例;年龄49~73岁,平均(57.93±5.02)岁。对照组中男30例,女21例;年龄51~74岁,平均(57.80±4.9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在获取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的前提下开展。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控制血脂、营养神经、改善脑循环等。试验组患者实施早期规范化康复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为:(1)入院确诊病情后,接受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神经内科常规治疗。(2)入院治疗1周内,若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超过24 h,即开始接受规范化的肢体运动康复治疗。住院期间,护理人员指导或协助患者正确摆放肢体,保持肩关节外展,外旋位,肘关节伸展位,髋关节内收,内旋位,膝关节保持轻度屈曲位,1 h/次,2次/d。(3)早期先进行创伤训练,主要为头颈、躯干、四肢关节的被动运动,之后逐渐过渡到坐位训练,包括坐位保持、平衡杆训练、躯干屈曲训练、旋转训练等,训练强度根据患者身体状况确定。循序渐进,过渡到站立训练,指导患者双脚并列,双手交叉,躯干微微前倾,目视前方,将躯体中心转移至双下肢上方,医师双手在患者膝关节施加压力,要求患者缓慢站起,训练25~30 min/次,3次/d。站立训练结束后进行运动控制训练,由于该项训练需要患者负重,因此在训练前检测患者心功能,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4)存在语言功能的障碍,进行发音练习和舌部运动1 h/d。(5)存在吞咽功能训练的患者,每天进行吞咽功能训练,30 min/次,3次/d,于餐前进行。饮食先以流质饮食为主,然后逐步过渡到半流质、固体饮食。endprint

猜你喜欢

运动功能康复治疗脑卒中
运动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神经智力及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分析
康复机器人在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脑梗死综合康复治疗效果评估及分析
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在改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
早期康复治疗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针灸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