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

2017-10-30万东方周雅颂

成才之路 2017年28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

万东方+周雅颂

摘 要: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G大学291名研究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调查发现,43.97%的研究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较大比例的研究生面临着轻度的心理问题。研究表明,研究生在强迫症状、焦虑、恐怖及精神病性四个方面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成人常模,而人际关系敏感、敌对两项因子得分则显著低于全国成人常模;女研究生、英语专业研究生以及来自农村户口的研究生可能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心理健康水平更差。本研究为进一步做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相关依据,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症状自评量表;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8-0016-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在2015年和2020年,我国在校研究生规模将分别达170万和200万。随着人才培养规模的扩大以及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加,研究生在学业、就业、经济、婚恋等方面往往遇到一些困难与压力,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近年来,个别研究生因为心理问题或由心理因素引发的自杀或杀人事件偶有发生,这警示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高度关注研究生心理健康。数据表明,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不是个别现象,而已成为直接影响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的大问题。为了解G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G大学291名研究生进行了调查,以便更好地进行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调查了G大学308名在读研究生,回收有效问卷291份,回收率达94.48%。其中男生63人,女生225人,未注明性别3人;英语类专业152人,非英语类专业139人;独生子女142人,非独生子女149人;双亲家庭277人,单亲家庭14人;城市户口186人,农村户口105人;年龄为21岁~33岁。

2. 研究工具

采用世界上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共有90个项目,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到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均有涉及,并采用10个因子分别反映10个方面的心理状况。本研究对被试心理健康水平的评估,采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中除饮食睡眠外的9个分量表,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采用5级评分制,得分越高,代表其在各因子上程度越严重。本次测量的Cronbach a系数为0.97。

二、结果分析

1. SCL-90筛查结果

此次测评筛查标准为单项因子大于或等于2分,同时以“2分~3分”“3分~4分”“4 分以上”为等级标准,将各项症状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等级。经统计筛选,各项指标人数及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调查结果显示,整体上来看,心理问题检出率为43.97%,其中,轻度心理问题占104人,占总人数35.74%;中度心理问题为21人,占总人数的7.22%;重度心理问题为3人,占总人数的1.03 %。从单项因子检出情况来看,强迫症状、抑郁及人际敏感三项因子的检出率相对较高。

注:“轻度”指因子分≥2分且<3分,“中度”指因子分≥3分且<4 分,“重度”指因子分≥4 分,“总计”指“轻度”“中度”“重度”的数量总和。“任一症狀”统计的是任一因子≥2分的人数及百分比。

将SCL-90的各因子与全国成人常模进行比较(见表2),结果表明研究生在强迫症状、焦虑、恐怖及精神病性四个方面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成人常模,人际关系敏感、敌对两项因子则显著低于全国成人常模。

表2 研究生SCL-90得分与全国成人常模比较

注:*p<0.05,**p<0.01,***p<0.001,下同。

2. 差异检验

(1)性别差异检验。在性别维度方面,研究生在躯体化等心理健康的9个因子上的测评情况如表3所示。女生在躯体化、强迫等9个因子上的均值都明显高于男生,且达到统计学意义显著差异。即男生较女生心理健康水平更高,女研究生更易表现出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症状。

表3 性别差异检验

(2)专业差异检验。在专业维度上,英语专业研究生和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显著。由表4可知,英语专业的研究生较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更差,表现出更多的躯体化、精神病性的症状;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表现出更高水平的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

表4 专业差异检验

(3)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差异检验。在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的维度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来自单亲家庭的研究生与双亲家庭的研究生在心理健康测评的9个因子上的差异均不显著。

(4)户籍差异检验。由表5可知,来自城市的研究生与来自农村地区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显著。来自农村地区的研究生可能面临更多的心理困扰,表现出更多的躯体化、精神病性的症状,表现出更高水平的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

表5 户籍差异检验

三、讨论与分析

本调查结果发现,G大学的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研究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43.97%。其中,有轻度心理问题者占总人数35.74%,有中度及以上心理问题者占总人数的8.25%。这表明,近半数的研究生均可能面临着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全国成人常模进行比较发现,G校研究生的人际关系较好,敌对情绪更少,这与G校包容、开放、自由的校园氛围有关;但研究生在强迫症状、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上得分较高,这可能与研究生繁重的课业、科研压力、就业期望等有关。这提示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关注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合理进行心理问题疏导,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endprint

此外,研究还显示,该校女研究生、英语专业研究生以及来自农村户口的研究生在心理方面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女研究生因为年龄、精力、社会期望等因素,在学业和职业选择上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挑战,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其心理问题显著高于男研究生。G校属于传统的语言类院校,在目前经济形势走弱、社会竞争更加激烈的背景下,社会对英语专业学生需求减弱,导致英语专业研究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此外,与城市户口的研究生相比,来自农村的研究生无论在专业知识、见识广度,还是在人脉资源、个人能力等方面都要差一些,农村户籍研究生可能面临更多的心理困扰。

四、建议与措施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要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就应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1)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与高度重视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同,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在不少高校的研究生培养体系中缺失,导致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德育工作者、研究生本人对心理健康知识缺乏必要的认识。高校应主动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研究生教育的方方面面,例如开设研究生心理健康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等工作,并不断创新和丰富教育手段,切实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2)构建“心理咨询中心——导师——辅导员”三位一体的运作机制。心理咨询和治疗是解决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一般心理问题都能通过心理咨询得以解决。高校要善于整合教育资源,明确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的地位和职能,强调本科生和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体化,更好地发挥心理咨询中心的作用。高校还要加强对研究生导师的心理健康培训,发挥导师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作用。除了做好学业上的指导外,导师还要了解研究生的思想状况,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及问题。此外,随着高校研究生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也要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建立和培养一支研究生辅导员队伍,为做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就业等工作打下基础。

(3)充分发挥和调动研究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一方面,要引导研究生正确地进行自我认识,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另一方面,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丰富研究生课外生活。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活动、体育活动、文化娱乐等活动,改变研究生单调沉闷的学习、生活模式,促进相互交流和沟通。

(4)实施有针对性的危机干预,切实有效地解决研究生实际问题。本研究发现,近半数研究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且女研究生、英语专业研究生以及来自农村户口的研究生可能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因此,高校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帮助他们解决所面临的实际困难。此外,还要建立完善的危机干预体系,以便在研究生心理危机发生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危机干预,提高危机干预时效性。

五、结束语

本研究发现,G大学超过四成的研究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针对此现状,G大学应高度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采取相应措施,不断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工作,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Z].2010.

[3]朱美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03).

[4]郑爱明,李梅.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1).

[5]金春寒,张桥.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2).

[6]李达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与原则[J].中国成人教育,2006(07).

[7]樊亚茹,方鸿志.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7(02).

[8]黄家群,刘林峰,高蕾,高晓雷.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07).

[9]姜松梅,傅安洲,张勤.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在研究生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中的影响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02).

[10]魏萍,宋宝萍.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09).

[11]宋广文,刘亚甜,黄建榕.理工类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和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建构[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06).

[12]胡卉君.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6(11).

[13]柯藍,张登沥.心理健康教育在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实践与探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

[14]石共文,韩慧莉,李双琛.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构建[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11).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