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017-10-23石红霞

关键词:创新思维初中化学教学设计

石红霞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实验操作,能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成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易于获取多方面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创新教育是以继承为基础,以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新型教育。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在适宜的教学环境下自主发展的结果。因此,在创新教育中,教师应该创设优良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创新思维;教学设计;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7-058-1

在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中,想要更好地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教师创设融洽的教学氛围;其次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有合理的选择;第三需要教师要加强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并且要给学生们创设更多丰富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这些都是凸显学生主体性学习的有效模式,并且能够很好的起到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与构建。此外,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进行引导与启发,要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来理解与看待问题,这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将会是很好的推动。

一、发扬教学民主

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受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当前我国初中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将自己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而将学生放在附属地位上。这样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会产生消极的影响。长此以往学生会养成学习的惰性,思维会被禁锢,信心也会受到影响。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在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时,教师应该用心倾听,并对学生的看法给予肯定,然后再评价学生的观点正确与否。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将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这对激发学生的潜能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笔者在教学酸碱反应时用到了酚酞,其目的是为了确定反应的终点。但是有的学生则认为用酚酞不是很正确,而应该使用紫色石蕊。因为使用紫色石蕊不仅能够辨别碱还能够辨别酸,这样做实验的效率会更高。他的想法一提出来就引起了学生们的热烈讨论,有的学生认为可行,有的学生认为不行。因为学生对紫色石蕊的相关知识还没有足够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贸然使用可能会出现不必要的问题。但是这名学生的想法是好的,其创新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因此,笔者首先对这名学生给予了积极的肯定,并表扬了他的想法。然后笔者利用这个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之后,立即学习紫色石蕊和酚酞的相关内容。因为有之前的问题作为引导,学生对这一内容的兴趣更大,学习的时候注意力更集中,学习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

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课堂的几十分钟对学生来说就是煎熬,因此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就要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兴趣,这样学生才会投入到化学学习之中并积极思考。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初中化学内容丰富,在正式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静电实验、折射实验等。调整教学內容,助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的选择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很大影响。笔者在调查了解的过程中发现,当前的教学内容虽然整体质量较高,但有一部分内容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认为,教师立足于现有的教学内容,结合实际教学积极调整,将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入教学中,丰富课堂教学,让学生喜欢化学;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借助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多思考、多观察、多归纳,这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要慎重考虑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和学生进行交流,用问题来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发散性思维,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以求得多种设想、方案或结论。实验创新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独立地观察、分析、类比、联想、实验、归纳等的能力。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实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大胆设计方案,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再亲自动手实验。例如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可以利用破损的试管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试管内装有大理石或石灰石,要想使反应发生就可以把试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再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要想停止反应只需把试管从烧杯中拿出即可,这样的装置优点是可随时使此反应发生或停止,还可以废物利用,且操作简单方便,当然还可以设计出很多种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由此可见在实验创新活动中多变换一些“类别”,使学生克服了书上已有方法的束缚,思维就会越来越有深度,这样既开发了学生变通性思维潜能,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品质。

总而言之,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共同努力,而且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学生和老师都应该对这一点有清楚的认识,并且保持足够的耐心。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初中化学教学设计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