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来学校的变革路径

2017-10-21马雅琳

神州·下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多元融合创新教学互联网

马雅琳

摘要:“互联网+教育”的出现,孕育着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 “互联网+教育”的关键是用互联网思维改造学校,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流程再造。用互联网思维建设未来学校,将会打破封闭的办学体系,突破校园的界限,为学生创设多元融合的育人空间。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未来学校;多元融合;创新教学

近年来,翻转课堂、微课程、慕课等新的教育形式快速崛起,信息技术对学校教育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同时,还有更多的学校在信息化探索中遭遇困境:教学效果不明显,信息技术的利用率不高,花费大量资金买来的设备沦为“花瓶”,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产出效益饱受质疑。为此,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教育,用互联网思维改造学校,扩大教育服务的有效供给,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更加适合的高质量教育。

一、“互联网+教育”的本质特点

第一,跨界连接。“互联网+”中的“+”表达的就是一种跨界,是由此及彼的连接,在跨界连接基础上产生一种新形态。在教育领域,互联网可以说无所不能“+”,可以“+”德育,可以“+”课程,可以“+”教学,可以“+”管理等等。每一种“+”体现的都是跨界连接,都是原有教育层次和水平的升级,一次质的飞跃。例如“互联网+教学”,通过人机交互模式、人工智能等,使师生由线上分离变为线上互动结合、问答交流的体验得以实现。

第二,优化关系。“互联网+教育”打破原有的各种关系结构,对其优化重组,使师生关系、教育机构与学习者的关系发生根本变化,升级到更高水平;改变组织、合作关系等的传统内涵,使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界限模糊;让用户拥有学习选择权,进行广泛的分享,实现信息的对称交流;使人的角色关系互换、变化,真正集成大众智慧,进行创新与创业。

第三,扩大开放。“互联网+教育”使教育走出了学校,跨越地区、国家,全球连成一片,实现了真正的开放。可汗学院就是一个典型案例。2007年,可汗创立可汗学院的目的是让更多人能够享受有品质的教学,经过两年的努力就迅速聚集了1000万名学员,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学校”。

第四,更具生态性。教育的生态性表现为多元、多样、自然、进化、渐进、质变等。“互联网+教育”使教育上述特性更突出、更具操作性。因为先进的技术可更广泛地关注每一个体学生,把学习内容呈现得更多样、更合乎需要,而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和作用也将发生深刻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性更能充分表现,学习方式更加个性化、细微化,使学习变得无处不在、无所不能,教师更主要是指导者、引导者,是学生人生的关心者、启迪者。

二、“互联网+教育”的关键不是“网”,而是“人”

当“互联网+”遇到教育时,决定成败的关键不是“网”,而是“人”。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認为:“说到底,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终极价值判断是人的发展,是人的解放和主体性的跃升。”从根本上讲,教育的信息化是整个社会向信息化转变的一个缩影,“互联网+教育”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在推进过程中,要切实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灵活运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积极主动地开展教育教学创新,而非只见“物”不见“人”,把学校变成新技术的试验场。大量的实践证明,技术的先进与否既不能衡量教育信息化水平的高低,更不能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高低。

国际教育成就评价研究协会曾经对12个国家和地区的信息化教学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平均只有49%的数学课堂和62%的科学课堂应用了信息技术,但这些教育系统几乎100%都具备了计算机和因特网。与总体的教学导向相比,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师行为还较传统,信息技术应用并不一定会带来与21世纪教学法相一致的教学改革。所以,我们必须重新思考教育与技术的关系,用新教育来化解新技术带来的风险。一方面,从学生的真实需求出发,加快探索“互联网+”时代下的教育转型,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现深层次融合,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另一方面,高度关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有效提升,没有未来教师就没有未来教育,帮助教师获得与信息化教学相匹配的意识和能力,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促进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深刻变革。

三、用互联网思维建设未来学校

传统学校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圈子,学校的课程、师资以及各种设施设备都是私有的,无法被外部社会广泛共享,尽管每位学生都希望享受到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但由于优质资源的稀缺性,注定只能被少数人所垄断。现在,这个局面正在发生改变。在慕课、微课程的冲击下,课程资源开始共享,偏远山区的学生也能在网上找到名校名师的优质课程。尽管现在的优质课程资源还不够充足,但未来我们将可以在网上找到任何一门教材、任何一节课的优质课程资源。在同步课堂和在线教育的冲击下,优秀师资开始共享。人大附中的同步课堂已经开到了新疆、宁夏、贵州等西部地区的薄弱学校,而在线教育则让学生用极其低廉的价格在网上看到优秀教师的授课。未来,独立教师群体将会崛起,一大批“身怀绝技”、具有冒险精神、善于运用互联网手段进行教学的优秀教师会从公办学校走出来,以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来扩大教育供给,推动在线教育乃至整个教育行业的转型升级。同时,未来学校将会更加开放,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采用O2O模式来办学,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享受社会上优秀的教育资源。比如,北京市教委面向初中生提供“开放性科学实践课”,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充分利用社会上的优质科技教育资源,学生在线上自主选课,之后到大学、科研院所、博物馆或者高新技术企业去上课,他们不仅可以享受到最先进的设施设备,也能得到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的手把手指导,实现了对传统科技教育的超越。

未来的学校将打破固化的组织形态,采用弹性学制和扁平化的组织架构,根据学生的能力而非年龄来组织学习;根据学生的个体需求提供灵活的教学安排,而不是按照传统的学期或者固定的课程结构;打破现有的学制,加强不同学段之间衔接,更好地满足当代学生自主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富有选择、更有个性、更加精准的教育。endprint

猜你喜欢

多元融合创新教学互联网
新媒体时代媒介传播偏向的多元融合
论耶律楚材胡汉并重的多元诗歌创作观念
朱光潜美学三大理论资源及其当代启示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课堂细心雕琢,提高教学效能
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与学”的最佳方式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