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地区学前幼儿汉语学习兴趣提升策略研究

2017-10-21热依拉·木塔力甫

魅力中国 2017年43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问题策略

热依拉·木塔力甫

摘要:对于幼儿的学习来说兴趣是其实现有效学习的动力,其贯穿在整个学习的始末,对于新疆地区学前幼儿的汉语学习来说首要任务则是在教学中有效的培养幼儿汉语学习兴趣。本研究首先对当前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幼儿汉语学习兴趣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给出了影响新疆地区幼儿汉语学习兴趣不高的因素,最后给出了有效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学前汉语;学习兴趣;策略;问题;原因

新疆地区由于语言环境及地理位置的限制,所以不管是经济水平还是教育水平一直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所以新疆地区幼儿进行汉语交流的机会就非常少。当前该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汉语学习主要是以课堂为主的,幼儿在课下很少有进行汉语锻炼的机会,这就使得幼儿汉语学习的兴趣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少数民族学前儿童汉语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如何培养幼儿的汉语学习兴趣。本文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新疆少数民族学前儿童汉语学习兴趣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对导致幼儿学前汉语学习兴趣不高的因素进行探究,为我区政府部门及学前教育机构提供开展工作的科学依据,并为相关的理论研究提供值得参考的思路。

一、新疆地区学前儿童汉语学习兴趣现状

笔者在该研究当中深入到新疆地区的14所幼儿园,通过汉语课堂教学观察及与教师的访谈,对当前幼儿汉语学习兴趣进行了现状调研。

1.幼儿对汉语学习兴趣普遍不高:通过课堂观察以及和教师的访谈笔者了解到当前的幼儿对汉语学习并不乐观,在所参与调研的14所幼儿园当中只有5%左右的幼儿表示自己对汉语学习非常感兴趣,另外有40%左右的幼儿汉语学习兴趣处于中等的水平,剩下的超过50%的幼儿对汉语学习兴趣非常缺乏。

2.男生汉语学习的兴趣要低于女生:从性别来看新疆地区的女性幼儿对汉语学习的兴趣要高于男性幼儿。

3.年龄大的幼儿汉语学习兴趣高于年龄低的幼儿:从幼儿的年龄结构上来看,各维度幼儿对汉语学习的兴趣是有差异的,小班的幼儿整体上比中班幼儿汉语学习兴趣低、中班幼儿整体上汉语学习兴趣低于大班幼儿。

二、导致幼儿学前汉语学习兴趣不高的因素

(一)幼儿接触汉语学习环境的机会较少。

新疆地区的学前儿童基本上一直生活于母语环境中,虽然日常也会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够听懂、会说、会唱一些简单的汉语,但是回到家、在班级中和其他人交流的时候仍旧使用的是母语。再有一些教师由于创设汉语环境的意识较差,所以他们虽然在汉语课堂上利用汉语教学,而到了课下和幼儿进行交流的时候则仍旧使用母语。

(二)学前汉语教学的目标不明确。

实际上新疆地区学前汉语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在教育中使得儿童感知汉语,进而培养其汉语学习、使用的兴趣。但实际教学很多教师都在抓汉语教学,幼儿学了大量的儿歌,说了大量的汉语句子,认读了大量的汉字和拼音,但是这样的教学却使得很多幼儿感到疲乏,甚至对汉语学习产生的厌恶。笔者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就是因为教师及家长对学前汉语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最终导致教学无法增强幼儿的汉语学习兴趣。

三、有效增强学前儿童汉语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激发幼儿汉语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汉语教学中采取的教学策略应该和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相符合,从而有针对性的选取具体的策略:

1.将游戏引入到学前汉语教学课堂中: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游戏是顺应幼儿心理发展的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例如教师在词汇教学的时候,可以设置单词猜谜的游戏,这样就能够激发儿童认识世界的动力。所以作为教师则应该多安排一些游戏,使得幼儿在不知不觉的环境中就将口语表达能力提升了。

2.利用相应的教学工具激发幼儿汉语学习的兴趣:教学工具的利用不仅能够减少学前儿童汉语学习的困难,同时还能促进学前儿童汉语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师在教学当中将所要讲授的汉语内容利用剪纸、挂图等进行展示,这样就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学前儿童也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汉语知识,从而保持高涨的汉语学习兴趣。

(二)为学前儿童营造良好的汉语学习环境。

学前儿童汉语学习的环境差是当前新疆地区幼儿汉语教学工作最为现实的问题,若作为幼儿教师只是一再的去强调语言学习环境差而不去做任何的改变,那么汉语教学改革就显得没有什么意义看了。作为汉语教师则应该在实施教学的时候依据民族地区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及规律出发,去进行教育目标的制定,并将幼儿感兴趣的歌曲、故事、动画等资源应用到课堂当中,创设出幼儿比较感兴趣的汉语学习环境和氛围,从而有效的激发幼儿汉语学习的兴趣,使得幼儿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的参与到探索活动中。另外幼儿教师还可以利用幼儿园的内部环境为幼儿创设汉语学习环境,比如在教师当中设置汉语图书角、在幼儿班级的走廊位置张贴汉语诗歌、汉语图画等,在幼儿园的园区墙壁上粘贴汉语标语、在课间播放汉语儿歌等。以上的措施就能够保证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能将周边的环境充分的利用起来。另外笔者认为教师还应该多组织一些汉语第二课堂活动,例如汉语歌曲比赛、汉语演讲比赛、汉语诗歌朗读比赛等,从而为幼儿更好的营造汉语学习的良好氛围。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幼儿的知识增长、开阔幼儿的视野、增加幼儿汉语实践的机会,同时还能够使得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汉语学习的兴趣。

结语:

目前新疆地區少数民族学前儿童的汉语学习兴趣处于中低等水平,其中女性幼儿兴趣水平高于男性幼儿、5-6岁幼儿兴趣水平高于3-4岁幼儿、县市地区幼儿兴趣水平高于乡镇地区;在影响因素中,教师教学方法对少数民族幼儿汉语学习兴趣的影响最大,幼儿个人语言能力的影响最小,其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排列顺序为:教学方法,教师态度,家长鼓励,学校氛围,家庭客观支持,个人性格,个人语言能力。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它贯穿于整个汉语学习过程的始终。只有充分培养少数民族幼儿对学习汉语的正面情感态度,充分调动他们学习汉语的积极性,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为他们的个人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促进我区学前双语教育工作的的进一步开展。

参考文献:

[1]王超.儿童英语学习兴趣、自我效能对英语学习影响的实证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2.

[2]李永惠.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其社会行为、家庭环境关系的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问题策略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