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问题引导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浅议

2017-10-21布阿吉日古·阿不都克力木

魅力中国 2017年43期
关键词:问题引导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布阿吉日古·阿不都克力木

摘要: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的增加,这就要求教育方面需要加强素质教育,才能够更好的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当前在初中数学教育方面,人们越来越注重提升初中数学教育的质量,并且注重寻找各种新的教学方式以求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问题引导就是初中数学教学方式的一种,其能够使得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显著的提升,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达到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所以在初中数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这种方式效果显著。本文研究分析问题引导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落实问题引导教学模式的具体措施,达到更好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引导

预设问题是课堂教学中一个关键的环节,也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数学课堂的问题引导尤为重要,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的过程,是训练其思维能力和数学学习能力的过程。有效的问题可以促进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加强教与学的有效互动,提高学生学会学习的技能。通过调查一定量的初中数学教师发现,当前初中数学教师普遍认为课堂预设问题非常重要,但是在课前准备方面稍有欠缺;从对学生的访谈中发现,数学比较枯燥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上课没有激情和吸引力,教师的课堂问题引导不够科学有效。本文首先提出了问题引导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然后对初中数学教学中落实问题引导教学模式的具体措施进行了研究。

一、问题引导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初中数学作为一门必修学科,具有综合性强的特点,学习该学科除了需要透彻掌握其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能够在生活中灵活应用所学到的知识,逐渐使学生养成在生活中发现、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在此过程中将所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深入理解和掌握。在实际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预设的问题,数学教师将数学教学内容导入,这个问题本身与学生的生活密切关联,所以学生的兴趣能够得到显著的激发,并且主动应用自己所学数学知识寻找答案。所以對于初中数学教育而言,引入问题引导教学方式,能够使得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

在课堂中,教师扮演者践行者、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对于教学的优化是有义务和责任的,作为数学教师,除了需要对教案进行深入的研究解读之外,还需要课堂教学方面投入大量的精力,避免出现“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要确保课堂的中心是学生,以此来帮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通过应用问题引导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全身心的进入问题情境中,进而能够深入的研究分析问题,并且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体验感,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印象,并且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感觉,提高其学习的兴趣,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数学。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落实问题引导教学模式的具体措施

(一)确保所设置的问题科学有效。

开展问题引导教学模式,其核心之一就是设计问题,所以作为数学教师需要对问题设计予以足够的重视。在涉及相关性教学问题方面,教师需要充分的根据教学的实际内容和具体情况,参照学生自身对于知识接受的能力和学习能力确定最适的教学问题,在教训问题的设计方面还需要确保有足够的针对性,如此才能够帮助学生充分了解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和重点,然后确定对应的教学目标,以此帮助学生学习数学。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教师还需要将实际问题通过适当的情境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以帮助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书中的内容。问题引导教学模式中,问题的设置可以按照实际内容的不同予以转化,而且需要确保所设置的问题都存在思维意义。

(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

问题引导教学模式中,设置了问题后,需要学生积极的思考研究,才能够起到设置问题的意义,并且这也是该教学模式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所以教师需要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深入的研究分析该问题。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清楚的认识所设置的问题,教师需要要求学生在上课之间做好对应课程的预习工作,实现了解所准备学习的数学知识。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在对问题进行分析的时候,需要将问题和所学知识之间的关系采取合适的方式提示给学生,进而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进而让学生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在思考完教学问题之后,对于问题的求解过程,学生要自己完成,以达到对课堂教学的知识进行巩固的目的。

(三)对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巩固。

在应用问题引导的教学方式完成教学内容后,教师需要采取巩固教学内容的方式,使用课后的习题考核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情况。所以教师需要从中选择最具有代表意义的教学习题,并且要求学生在不借助外界帮助的情况下完成习题的解答,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习题完成情况,确定学生在本堂课中的学习效果,并且了解学生在本堂课中的难点,针对性的加强教学,达到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对于引导工作要予以足够重视。

初中数学教学对于问题引导模式的应用,其核心之处就是引导工作。在问题引导教学中,其过程就是对问题的提出、思考和解决,在此过程中,思考问题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在此环节,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问题,并且从中掌握诸多新的知识,培养自身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开展初中数学的正、余弦教学时候,在引导问题的设置方面,可以设置为“小明从一个土堆下面往上走,走了28米后,相对其起始点位置,上升了12米,如果不改变方向继续前行12米,则相对起始点上升多少米?相对起始点水平距离多少米?”通过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当知道直角三角形的一角后,如何确定锐角的斜边和对边的比值,临边以及斜边的比值,从而按照此确定直角三角形锐角的正、余弦值。

整体而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引导的教学模式是其中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之一,作为初中数学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针对问题引导教学模式予以不断的探究分析,确定最适的问题引导教学方式,达到不断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桑明杰.合作学习模式在出汗总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赤子.2015(14)

[2]严虹,吴立宝,康玥媛.中没初中数学课程的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5(02)

[3]杨栋.浅谈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22)endprint

猜你喜欢

问题引导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对中职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探讨
高中政治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合作的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问题链”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