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基于创意人才培养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

2017-10-21王晓丽

魅力中国 2017年43期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艺术设计高校

王晓丽

摘要:当前我国的科技、教育、文化以及经济等都在不断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也开始逐渐发展成熟,但是需要清楚认识的是其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当前中国高校艺术教育如何顺应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要求。本文结合当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尝试寻找对应的措施,加强高校艺术设计的教育工作,以求培养更加合适的创意人才,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腾飞。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创意人才;高校;艺术设计

一、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对于创意人才培养的现状

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以及文化发展中,文化创意产业一直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可以确定文化产业在未来势必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中的重要组成之一。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文化创造活动产业,其重点依托于人的智力,所以对于文化创意产业而言,人才资本是其中最为核心的生产要素,文化创业产业的发展壮大最终决定于创意人才的培养。当前我国创业人才的最大培养基地就是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其所培养的创意人才都属于高素质人才,强势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尽管我国高校创意产业人员每年毕业人数达十几万人,但是其与创业产业的需求却无法匹配,究其原因,高校快速生产培养艺术设计人才,但是其中高质量的人才却较少,我国能够在国际上产生强力影响的顶尖创意设计人才少之又少,而文化创意产业对于中低端的创意设计人才需求较少,双方之间存在的不对等情况严重阻碍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基于创意人才培养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策略

(一)通过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学位体系对专业教育资源进行重新整合。

教育结构应当与产业结构调整匹配。需要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结构态势及发展方向进行调整,进而确定创意行业的发展重点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高校通过自身的资源优势以及自身艺术设计专业所形成的产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情况等,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发展方向和岗位特征等进行深入的分析,确定本专业所应当对应的岗位和职业等。并且深入研究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对于高职、本科以及研究生等多个层次的人才培养情况,研究各层次之间的竞争优劣势,予以合理规划,确定能够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将其作为发展重点目标和学校优势专业,使得高校能够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更好的服务,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1]。

(二)分层次培养创意人才,以满足市场需求。

文化创意产业对于创意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和多层次的特点,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在艺术设计专业还没有明确的高职、本科以及研究生三个明确的结构,所以要求高校针对不同层次设定最适的教学方案,切实提升各层次的人才质量。高校需要明确了解不同层次的毕业生在文化创意产业中所从事的工作内容以及未来职业发展等,还需要明确文化创意产业对于不同层次的人才的知识、技能的要求,进而明确定位人才的培养方向;此外,校方需要充分应用自身的特点,同时加强传授理论知识技能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工作,确保所培养的人才更具有鲜明特点和行业竞争力,显著提升创意人才的艺术素养及文化知识水平。从素质、技能、知识以及专业对口等方面加强培养,培养文化创意产业的复合型人才。

(三)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加强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

开展高校现代艺术设计教育,需要围绕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顺序,引导学生以此顺序开展设计工作。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化要求要予以足够的尊重,在任务分配方面应当结合学生的兴趣点以及对项目的理解能力进行分配,逐渐提升学生对于问题的处理、学术和文化判断能力,通过灵活应用各种相关的学科研究以及技术成果,从创造性的角度解决设计问题。创意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当加强人文精神、社会意识、理性方法以及科学思维的培养,在结合历史和当代设计文明的同时准确把握未来的设计发现需求和方向,充分结合中西方文化,使得所设计的作品同时融合中西方的文化。高校需要提升学生在处理项目方面的团队合作、应用多个学科知识、整合资源等方面的能力,逐渐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2]

(四)通过交叉教学实现专业知识和信息的跨学科应用。

当前的文化创意产业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大,導致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在持续的更新,对于这一情况,高校需要及时开设相关专业,并且通过对高校在产品、视觉传达、数字媒体、环境以及手工艺等专业的教育途径进行充分应用,结合用户体验、新型技术、行为、用户心理、可用性、原型测试、设计工学、界面设计、媒体设计等新方法提升学生的各方面知识和技能。在开展课堂教学时,需要让学生明确精准熟练设计传达和实现技能的重要性,除需要提高对于设计创新的科学方法和工程特性的重视之外,还需要提高对于现代和传统生产技术的应用、工艺和材料的创新、视觉和形式方面的创新等方面的重视程度,要严格遵循提升学生的发现、判断、观察和表达等能力原则开展教学工作,高校要侧重设置艺术批评、艺术推广、艺术相关人文修养和艺术史论等课程,通过交叉教学实现专业知识和信息的跨学科应用。

(五)通过与其他国家相关院校的交流合作提升自身水平。

由于文化创意产业所需要的创意人才所设计的产品并非局限于中国传统文化,为了拓展学生的设计范围,提升设计能力,需要主动学习西方的文化,以保证所设计产品同时满足中西方的审美需求。这就要求高校在结合国际化办学的内涵和标准,调研国外的文化创意相关企业以及艺术设计院校,通过学习国外相关经验确保从理念、模式、知识能力、教材资料、课堂教学内容以及经验等方面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同时还需要通过跨国的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专业机构和学校合作等方式从教师、信息以及经验等方面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国际化。例如,与国外相关企业合作开展国际合作项目、安排优秀教师国外深造或者是到外企中参加设计工作以提升自身能力、引进国外学校的专业教师为学生传授国外的设计理念和技能,达到提升自身水平的目的。[3]

三、总结

当前的文化创意产业已经逐渐进入了系统创新的阶段,所以高校需要加强提升创意人才的创意和创新能力,而不是单纯和简单的复制传统的文化,需要借助有效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灵感、想象力以及智慧,在文化创意产业中,艺术设计作为其发展的根本所在,需要高校不断的对艺术设计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以不断培养出能够顺应文化创意产业的高水平创意人才,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蔷.中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布局及发展对策[J].地理科学进展.2013(08)

[2]雷俊霞.创意产业集群知识共享的创新策略研究[J].管理世界.2015(05)

[3]张俊竹.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28)

猜你喜欢

文化创意产业艺术设计高校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钧瓷造型设计的创新研究
浅析“跨界与融合”思维的特征与应用
“创意人居城市”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互联网+”时代杨家埠木版年画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策略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书封与现代艺术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