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企业群众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2017-10-19范立强

企业文化 2017年18期
关键词:群众工作思考实践

范立强

摘要:群众工作是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党的方针的具体体现和各项工作的基础。企业的群众工作,担负着组织动员职工群众积极生产,提高效益,实现企业发展建设目标的重要责任和使命。与时俱进地做好建筑企业的群众工作,想群众所想,为群众办实事、办大事,解决新时期出现的一系列群众工作中的新问题,既是新时期建筑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应有之责,也是重要的考验。

关键词:群众工作;思考;实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持续、稳健增长,整体的社会阶层开始逐渐转型,并出现差异化和多元化。由于建筑企业改革深化程度较低,仍处于劳动密集型和机械化生产程度较低,流动,分散,工作环境艰苦,各种信息沟通更新缓慢,萌芽状态的问题不易及时发现,由此带来了群众工作的滞后性,产生了诸多不适应新时期整体发展节奏的不和谐问题。加强群众工作的稳步推进,增进群众感情,密切党群关系,从而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目前新时期建筑企业群众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切實落实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

一、建筑企业群众工作的主旨内涵和基本方针

企业群众工作是在坚持我党的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的根本方针、政策的前提下,组织、动员、教育和服务职工群众,凝心聚力、干群结合,共同推进企业和谐持续发展,并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迅速、及时、有效地解决建筑企业群众的自身利益问题的一整套具有思想性的党建工作。由于建筑企业群众工作的复杂性、重要性,我党十八大后制定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符合我国社会经济运行规则以及群众根本利益的指导性方针,综合概述起来,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关注群众工作、强化群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是实现企业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职工群众是企业的主人,是企业发展最终的受益者。企业要想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时刻关注群众工作,依靠群众。激发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发挥广大群众的创造性,我们才能保持和发扬企业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其次,增进群众感情是密切干群、党群关系的迫切需要,是为企业稳定、发展打下牢固群众基础的必然之路。唯有真情待民、真心为民,事事想群众所想,职工群众方能将其当贴心人,才能形成有凝聚力的干群、党群关系,为企业打下牢固的群众基础。

第三,做好群众工作,维护群众利益是履行以人为本的应有之义。党中央多次反复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所以,我们企业应树立群众至上,最大限度的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

二、新时期建筑企业群众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职工利益矛盾复杂多样化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内部各种利益团体矛盾复杂多样,企业形成了股东、企业、职工三方利益。在企业发展中,有共性又有矛盾,他们一方面有共同的利益追求,另一方面又有各自不同的具体利益和具体实现形式。三方利益相互纠缠,使企业内部矛盾不断显现。如企业“股东”与职工群众之间的利益冲突、企业实际管理者与职工群众的利益冲突、职工群众之间的竞争与利益冲突等等。

(二)领导干部的群众意识弱化

部分企业领导干部群众观念弱化,不愿做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有的干部群众工作的能力欠缺,不会做群众工作。现在部分领导干部只注重企业股东、丢掉了群众为先的优良作风,不能和职工群众打成一片,荣辱与共,浮夸,飘在上面的倾向性不断发生,开始严重。他们不愿深入基层实地考察了解职工群众的所思所想,在职工群众中威信降低,说话不灵,办事不力。甚至有的个别领导爱搞花架子、形象工程,劳民伤财。部分年轻领导缺乏做群众工作的基本经验,理论水平较弱,政策理解宣传能力较弱,把群众工作等同与企业管理,不能深入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只会粗暴的训斥和处罚,缺乏心理疏导。

(三)建筑企业生存艰难

企业面临的生存环境愈加严峻,由于生存环境的艰难,领导干部为了企业的生存不得不迎合市场环境,不时发生相互攀比,车越来越好,办公场所越装修档次越高,职工群众不能完全理解,损害了领导干部,或党员领导干部在职工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一方面建筑企业是社会重要经济支柱,是完全竞争性行业鱼龙混杂,不时发生重大事故“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领导干部在职工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另一方面企业由千千万万职工组成,企业不仅承担着发展的重任,在一定程度上还承担着社会公益职能。职工群众对领导干部期望值较高,希望有活干,有钱挣,待遇平等,一视同仁。但客观环境和现实难以实现,职工群众有意见等等。

(四)企业制度落后,削弱了群众工作的积极性

一方面企业职工群众工作的制度仍停留在过去传统的“管、治、堵”思路,出了问题才去解决,未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要求。有时甚至酿成大祸才去进行补救,制度陈旧挫伤了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另一方面激励职工群众创新体制不够,缺乏有效的奖励机制或奖励机制落实不到位。这些都严重削弱了领导干部在职工群众中的工作能动性和效果。

三、新时期建筑企业群众工作存在的问题可行性解决途径

随着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面对复杂的企业群众工作及企业群众工作现状,我们须积极开动脑筋、开拓创新思路和方法,不断改进企业群众工作的方法和策略,从源头上入手,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群众工作的工作水平,达到群众满意、基层领导舒心、党组织放心的要求。

第一,加强对职工群众的思想疏导。要协调好干群、党群关系,把握工作重点,重点解决职工群众利益在复杂情况下的主要矛盾。努力把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到每一位职工群众,共同做好解释疑惑工作,帮助职工群众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职工群众主人翁的意识,把思想统一到共同推进企业的

健康、可持续发展上去。协调好股东、经营者、管理者、职工群众的关系,妥善处理各种利益群体的关系,引导职工群众以正确的心态对待问题,一切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重。

第二,抓好企业廉政风险防控。要健全完善企业廉政建设的有效防控机制,企业各级领导班子必须廉洁自律、克己内省,坚决同违法腐败现象作斗争,保持党员干部的廉洁性,维护好党员干部形象。要抓好反腐倡廉工作,把反腐倡廉工作放在群众工作的首位。严格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自我省查,树立清正廉洁、做事公正、为民谋利的形象。完善交流平台,拓宽工作渠道,鼓励职工群众对贪污腐败人员的举报与举证。坚决同贪污腐败行为作斗争,狠抓落实不放松。

第三,建立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要深化企业改革,建立健全、有效、可行的管理、奖惩体制,形成长期有效的可操作性的制度。要转变传统的“管、治、堵”的管理思路,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职工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建立职工群众创新激励机制,狠抓落实,保证职工群众务实、创新、进取的工作积极性。

第四,解决职工群众内在的合法合理需求。维护好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时刻关注他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突出解决企业中困难职工的生活难题。关注离退休老同志、孤寡老职工、多人口家庭等,加大对该类职工的帮扶和关心。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难关。

四、结束语

群众工作是一项经常性工作,基于新时期的变化,需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建立健全新的工作制度,从而形成长效机制。要建立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党組织和各级领导干部在服务群众中的带头和推动作用,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困难。我们要时刻牢记群众工作无小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好企业的群众工作,保证企业的健康、良性、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艳岚,崔新光.新时期企业群众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经营管理者,2012(03).

[2]郑建华.做好新时期国有企业群众工作的思考[J].科技与企业,2012(09).

猜你喜欢

群众工作思考实践
互联网环境下做好群众工作的几点思考
新媒体时代怎样做好群众工作
用法治思维创新群众工作
做好群众工作 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发展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