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

2017-10-12贺婷

读与写·下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习作兴趣培养

贺婷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一提起习作教学老师们无不是皱眉叹息,学生们也总是听“作”色变,望而生畏,真让人头疼啊。细细探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习作没有兴趣,任何一个人对不感兴趣的东西又怎会有心思去做好它呢?对症下药,应从生活积累、阅读积累、模仿习作、勤写勤改、多肯定方面去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关键词:习作;兴趣;培养

中圖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8-0078-01

在语文教学中,一提起习作教学老师们无不是皱眉叹息,学生们也总是听“作”色变,望而生畏,真让人头疼啊。细细探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习作没有兴趣,任何一个人对不感兴趣的东西又怎会有心思去做好它呢?对症下药,应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因为兴趣就像火花,常常因偶然的机缘被撞起而飞溅、闪耀,如果时间和环境适宜,或者遇到诱导,他就会熊熊燃烧。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会激活存储于内心的求知欲望。从而说明,在进行习作教学时,如何确保学生习作的兴趣,保持亢奋的学习状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呢?我谈一点个人粗浅的看法。

1.走进生活,真实习作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学生缺乏多姿多彩的生活,所以习作时只能是咬笔杆,宋朝著名诗人说:“汝果欲作诗,功夫在课外。”因此,观察生活是解决“无米之炊”的好办法。

走进生活就是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认识生活。尽量让教学贴近生活。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这样就能让学生的习作素材如源头活水来。也很容易唤起学生习作的灵感,写出真实可感的习作来。譬如让学生去进行过野炊,组织参加过游戏活动,让他们写《难忘的活动》时,他们就不会提笔难下,写出的习作也就不会千篇一律。因为他们都经历过,记录过,体验过,当然写起来也就有话可写了,写出的习作也不会那样干瘪,枯燥乏味了。待他们有了能用文字真实表达自己经历时,习作兴趣自然会陡增。

2.阅读积累,迁移运用

要使学生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素材,提倡多阅读文章。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要读得多,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能“如有神”。但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唐宋八大家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得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他成为自己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习作中去。

3.提倡模仿,培养文风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对于初学习作的学生来讲,我们更应该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好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吴增奇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这是指文章体式上要加以模仿学习。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蜕化来的。模仿是创新的第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开始求与“古人合”,其后必须与“古人离”,所以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培养好文风。

4.勤写勤改,提高质量

习作质的提高有待量的积累,勤写才能好笔生花,我经常鼓励学生坚持课外练笔。不受材料和命题的约束,不受体裁和表现手法的限制,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和所为都可以写,有多少写多少,长短皆宜。古人讲“文章不厌百次改”,好文章一半在起草,一半在修改,每修改一次,实质上是对文章的再认识,再研究。勤修改可以逐渐增强语感。提高对正确与错误、得体与失当、通顺与阻塞、笨拙与巧妙的辨析能力。从而提高习作水平。只有学生自己才能更准确地把握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修改以学生自改为主。

5.多加肯定,少点批评

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地话指出不足之处。大家都知道,春秋时期,有一位了不起的人才叫管仲,他的优点是很有才华,他的缺点是贪财。鲍叔正看中了管仲的才华而重用他,让管仲在齐国的争霸事业中一显身手,使齐国得以九合诸侯,雄极一时。如果当时鲍叔正只看到管仲的缺点而不加以利用,管仲能发挥自己的优点,齐国会有后来的成功吗?同样在习作中,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造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也应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否则,教师若是把学生习作评得一无是处,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打击了他们的习作兴趣,以为习作是件高不可攀的事,难以“登堂入室”。

总之,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只有努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让那些貌似“老大难”的习作都成为“小儿科”。

猜你喜欢

习作兴趣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