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临床研究分析

2017-09-25付强

中外医疗 2017年21期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临床治疗感染

付强

[摘要] 目的 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的临床治疗。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5年3月—2017年1月期间诊治的106例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53例。参照组,联合奥美拉唑、甲硝唑、克拉霉素治疗,研究组,联合法莫替丁、甲硝唑、克拉霉素治疗,对比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4%,参照组为81.1%,研究组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6.2%,参照组为73.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联合法莫替丁、甲硝唑、克拉霉素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并使用。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7(c)-007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gastric ulcer. Methods 10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gastric ulcer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5 to January 2017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53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omeprazole, metronidazole and clarithromycin, while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famotidine, metronidazole, clarithromycin,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research group and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respectively 92.4% and 81.1%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nd the eradication rat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 the research group and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respectively 96.2% and 73.5%,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famotidine, metronidazole and clarithromycin in treat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gastric ulcer is obvious, which is worth wid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

[Key words]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Gastric ulcer; Clinical treatment

幽門螺杆菌,是一种感染病原菌,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一旦感染,可能引起胃、十二指肠溃疡[1]。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临床上,以质子泵抑制剂(PPI)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是常用的治疗方式,且疗效较佳[2-3]。基于此,以2015年3月—2017年1月期间收集的106例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患者为对象,分别给予法莫替丁、甲硝唑、克拉霉素与奥美拉唑、甲硝唑、克拉霉素联合治疗,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的临床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收治的106例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53例。参照组,32例男性,21例女性,年龄为32~67岁,(48.5±10.63)岁。研究组,29例男性,24例女性,年龄为31~65岁,(47.2±11.04)岁为平均年龄。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参照组:联合奥美拉唑、甲硝唑、克拉霉素口服治疗。奥美拉唑肠溶片(国药准字:H10980267),20 mg/次,1次/d。克拉霉素胶囊(国药准字:H20058223),0.25 g/次,2次/d。甲硝唑片(国药准字H14020964),0.4 g/次,2次/d。②研究组:联合法莫替丁、甲硝唑、克拉霉素口服治疗,其中,甲硝唑与克拉霉素用法、用量与参照组一致。法莫替丁片(国药准字:H21023631),20 mg/次,2次/d。所有患者均连续用药1个疗程,即7 d,1个疗程后,评估患者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同时,统计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

1.4 疗效评定标准

①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经胃镜检查,溃疡面基本愈合,或可见瘢痕组织形成。②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呈现出改善趋势,经胃镜检查,溃疡面积有缩小。③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显著变化,经胃镜检查,溃疡面积缩小不明显。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endprint

1.5 统计方法

在Excel表格中,录入该次研究所涉及到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和处理,用[n(%)],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予以χ2检验,用(x±s)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予以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经不同药物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

对比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研究组根除率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细菌,其对生长条件具有严苛要求[4-5]。幽门螺杆菌病主要包括因感染幽门螺杆菌所诱发的胃炎、消化道溃疡、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6-7]。

据相关报道显示,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溃疡的重要因素,感染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病发生及发展存在密切联系。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在清除病菌的同时,需重视胃溃疡的治疗[8-10]。如今,就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而言,临床上,以三联疗法为主要治疗方案,可取得较好的疗效[11-13]。相关数据显示,以抑酸剂为中心,联合两种抗生素,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达80%~90%,溃疡愈合良好,且不易复发。同时,以抑酸剂为中心联合两种抗生素的治疗方案,可提高酸敏感性抗菌药物活性,抑制抗菌药物降解,达到延迟胃排空的目的,增加药物局部浓度,提高治疗效果。

甲硝唑,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是从乙酸乙酯中提取的乳白色结晶,口服后,吸收良好,起效快,1~2 h左右,血清药物浓度便可达到峰值,主要用于治疗局部感染。克拉霉素,是红霉素的衍生物,属于14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菌谱与红霉素、罗红霉素等大致相同,对胃酸较稳定,口服后,吸收良好,一般用药后2 h,便可达到峰值。奥美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是一种脂溶性弱碱性药物,口服后,2 h内排泄率约为42%,96h排出量占83%。法莫替丁,包括胶囊剂、片剂、注射剂等类型,属于组织胺H2受体拮抗剂,具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口服后,迅速吸收,2 h左右,血浓度便可达到峰值,半衰期约为3 h。该次研究中,以2015年3月—2017年1月时间段内收治的106例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患者为对象,通过抽签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53例。参照组,联合奥美拉唑、甲硝唑、克拉霉素治疗,研究组,联合法莫替丁、甲硝唑、克拉霉素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1%(P<0.05)。张亚娟[8]在研究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治疗效果期间,以58例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患者为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9例。其中,对照组,联合奥美拉唑、甲硝唑及克拉霉素治疗。实验组,联合甲硝唑、克拉霉素及法莫替丁治疗。结果,实验组治愈率为89.66%,高于对照组的86.2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奥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吸收后,进入血液,到达胃壁细胞的分泌小管,基于酸性环境下,转变为活性形式,使得壁细胞内氢离子无法转移至胃腔而减少胃酸分泌,达到抑酸的效果。法莫替丁,则是一种H2受体拮抗剂,主要作用在于抑制胃酸分泌,相较于雷尼替丁、西咪替丁等,其作用强度更高。该次研究中,研究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96.2%,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3.5%(P<0.05)。其中,张亚娟研究结果,实验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3.11%,高于对照组的89.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綜上所述,相较于奥美拉唑、甲硝唑、克拉霉素联合疗法,法莫替丁联合甲硝唑、克拉霉素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疗效更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陈庭富,严琦敏,秦明,等.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疗效比较[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8):4183-4185.

[2] 马艳华.观察两种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的疗效[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22):4600-4601.

[3] 刘雁.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4):154-155.

[4] 周慧芬.埃索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治疗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5,22(6):6-7.

[5] 潘其重.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疗效与胃溃疡胃癌发病的关联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4):652,654.

[6] 黄万慧.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的临床治疗[J].中国医学工程,2015,23(1):176-177.

[7] 尤义.自拟消菌汤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溃疡80例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3):170.

[8] 张亚娟.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治疗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2):163-164.

[9] 张培昌.不同药物联合方案治疗胃溃疡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效果比较[J].吉林医学,2016,37(6):1447-1448.

[10] 王颂歌,余会丽,马明,等.抗菌药物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胃泌素指标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1):2470-2472.

[11] 康明祥.用四联疗法对感染幽门螺杆菌的胃溃疡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评价[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9):14-15.

[12] 于礼心.不同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5):159-160.

[13] 隆敏.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治疗胃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120-121.

(收稿日期:2017-04-24)endprint

猜你喜欢

幽门螺杆菌临床治疗感染
湖州地区651例糖尿病患者幽门螺杆菌耐药情况调查分析
“幽门螺杆菌”那些事儿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近期疗效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进展述评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骨三相显像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松动与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降钙素原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