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结核感染影响因素和有效预防

2017-09-25高化国

中外医疗 2017年21期
关键词:感染预防肺结核

高化国

[摘要] 目的 研究肺结核感染影响因素及有效预防。方法 方便选择在2012年3月—2016年3月进行治疗的25例肺结核患者做为对照组,分析病区中医院感染因素并且总结,制定相关的临床预防策略。另外选择同年进行预防管理之后的25例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及治疗满意度并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为3例(6%)与对照组患者19例(38%)相比明显较低,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为24例(96%),比对照组15(60%)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肺结核医院病区,要根据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对结果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而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医院感染率,并且还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 肺结核;感染;影响因素;预防

[中图分类号] R197.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7(c)-003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infection influence factors and effective prevention in the tuberculosis. Methods 5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tuberculosis treated from March 2012 to March 2016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the hospital infection factors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and the related clinical preventive strategies were made, and 5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tuberculosis at the same period after the preventive management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hospital infection rate and treatment satisfactory degre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hospital infection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3cases(6%) vs 19cases(38%)], and the treatment satisfactory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24 cases(96%) vs 15 cases(60%)],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We should analyze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hospital infection in the ward in the tuberculosis hospital and make the targeted preventive measures thus effectively reducing the hospital infection rate and effectively improving the treatment satisfactory degree, and it is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Tuberculosis; Infection; Influence factor; Prevention

肺結核是一种较为常见并且严重的传染病,其传染率及感染率都非常高,并且多发于15~35岁的年龄阶段。一般肺结核的潜伏期是4~8周,一年之中都容易得病[1]。肺结核80%都发生在肺部,主要是靠着呼吸道进行传播,传染源接触排菌肺结核患者[2]。随着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肺结核又开始不断发展,其发病率在不断的上升。所以,为了保护医务人员的安全,并且保证肺结核病区患者能够早日康复,避免医院交叉感染,该文方便选择在2012年3月—2016年3月进行治疗的25例肺结核患者为对照组,选择同年进行预防管理之后的25例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对肺结核感染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且根据影响因素制定了针对性的预防措施[2],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均选择50例肺结核患者,对照组患者没有进行预防措施,其中有20例男性患者,5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为19~42岁,平均年龄为(41.21±3.21)岁;患者病程为2~20年,平均病程为(9.51±3.24)年;有11例患者伴随慢性阻塞肺气肿,有14例患者伴随糖尿病。观察组患者为实施预防措施,其中有19例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为18~41岁,平均年龄为(42.14±3.12)岁;患者病程为1~9年,平均病程为(10.12±4.14)年;有12例患者伴随慢性阻塞肺气肿,有13例患者伴随糖尿病。患者均参加自愿参加该次研究,并且签订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性。

1.2 方法

1.2.1 肺结核感染影响因素 肺结核医院感染影响因素主要客观及主观两方面因素,其中客观因素主要包括:①开发大量的抗生素并且使用。在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大量抗生素,会严重影响患者体内菌群,提高了患者体内菌株的耐药性,从而使患者容易受到病菌感染,延长患者的病程;②肺结核侵入诊断的方法不断提高,从而增加了医院的感染率;③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部分的严重病症都能够得到治愈,不能治愈的病症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以此提高了医院不同疾病患者的数量,因为这些患者的病菌抗感染能力较低,所以就较容易感染[3]。endprint

主观因素包括:①布局及防护用户不合理。因为肺结核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病区是否划分合理是避免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如果医院的分区不合理,就会导致污染区及清洁区交叉。医务人员每天都要与肺结核患者近距离的接触,他们所佩戴的防护口罩具有重要的预防感染作用,之前医院准备的纱布口罩的平均孔径是117 μm,但是结核杆菌的最大直径为1.6 μm,所以其并不能够预防结核杆菌的入侵;②医院及临床护理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不够重视;③没有严格的灭菌消毒检测机制,无法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④医院的规章制度不完善,并且也没有完善的分诊及急诊检验、卫生检查及处置等机制,无法对医院感染源进行控制[4]。

1.2.2 有效预防 预防措施:①感染发生率。感染患者在某段时间中病区医院出现肺结核感染的病历比例;②患病率。肺结核患者在同时期的全部感染率比例;③继发率。在经过接触肺结核患者潜伏期之后,继发病患者的比例接触肺结核患者之后的潜伏期[5]。

预防措施:①领导重视。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医院医疗环境在不断的改善,结核病区也在不断的整修,根据标准进行分区,分别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及缓冲区。清洁区主要包括医务人员的休息室及更衣室;潜在污染区包括治疗室、医务人员办公室及护理站;污染区包括病房、走廊、穿刺室及接待室;缓冲区包括潜在污染区及清洁区之间、污染区及潜在污染区之间的医务人员防护用具穿脱的区域,这两个区与不能够同时开门,所以要创建两个通道,分别为医务人员及患者通道。医务人员及患者要根据区域管理制度,不能够交叉。患者不能够随便进入到清洁区及潜在污染区,医务人员在不同区域穿戴的防护用户也要不同。并且医院要根据规定购买相关的防护用户,并且要求肺结核病区医务人员佩戴医用防护口罩。②认真且全面的检查病原携带人员,在诊治并且护理肺结核患者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必须要认真,根据实际情况记录患者的病情,避免出现差错。③增强医院医护人员对病菌防护及感染的意识,由于肺结核为呼吸道感染,所以部分医护人员不注意洗手,但是这种情况会导致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通过手将病菌传播到外界,从而出现医院感染[6]。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感染率及对治疗的满意度,并且进行对比及分析。

1.4 统计方法

該文中的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通过χ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为3例(6%),对照组患者感染率为19例(38%),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为24例(96%),比对照组15例(60%)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治疗满意度详见表1。

3 讨论

肺结核在发病之后会累计身体各个器官,最常见的就是结核结节、干酪样坏死等,以上都会产生空洞,临床中大部分都是慢性发病,但是偶尔也会出现急性发病。肺结核的主要症状为咳嗽、咳血、乏力、低热及全身症状,目前肺结核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并且由于多种因素,导致治疗难度提高。肺结核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也有较大的危险性。肺结核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24%~43%左右,因为肺部感染对免疫力较弱、危重患者及免疫抵制患者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危险,所有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在临床治疗及护理过程中不能够忽视肺结核的危险性及感染性[7]。

医院感染指的是医院中工作人员及在医院住院的患者通过医院产生的病菌感染,主要包括住院过程、出院及工作等导致的感染。医院作为患者数量较大的场所,较为容易产生病菌及病原微生物感染。但是增强医院护理、医护人员及患者的管理,并且对其进行疾病感染知识传输,能够有效避免发生医院感染。所以就要使用综合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保证医院消毒。灭菌及隔离能够满足肺结核疾病感染的抑制需求,从而预防并且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该文对肺结核感染影响因素的研究表示,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率明显降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为3例(6%),对照组患者医院感染率19例(38%)。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对治疗满意度24例(96%)比对照组的治疗满意度15例(60%)高,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该文的研究结论和李丹[8]的研究结果一致。关于肺结核二重真菌相关感染的研究,因为该文中的研究是通过对整个感染的发生率进行的,所以两者没有对比性。

综上所述,全面分析肺结核医院的感染影响因素,之后进行针对性的预防,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并且保证医护人员及其他患者的安全及健康,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忠东.肺结核慢性传染源的特点与对策[J].中外医疗, 2012,31(8):64.

[2] 曹自力,吴桂香,付立华.分析肺结核病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与预防对策[J].医学信息,2014(27):108.

[3] 孔繁霞.肺结核病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2):248.

[4] 黄丽君,张丽霞.18例肺结核合并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的护理[C]//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2013年学术大会论文集.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3.

[5] 陈翠华.影响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的因素与预防措施[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8):20-21.

[6] 俞建平,冯兰英,喻慧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发肺结核的易感因素与临床特征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4):892-894.

[7] 祖剑虹.比较两种不同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合并肺真菌感染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5(2):138-140.

[8] 李丹.肺结核病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有效预防[J].中国卫生产业,2014(34):55-56.

(收稿日期:2017-04-25)endprint

猜你喜欢

感染预防肺结核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骨三相显像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松动与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降钙素原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疣状皮肤结核合并继发型肺结核1例
82例初治与复治肺结核患者HBsAg携带率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