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品学生社团的自我修炼

2017-09-25孙雨施

魅力中国 2017年37期
关键词:能力培养

孙雨施

摘要:社团是现在中学、大学的标准建制,据统计,70%以上的在校生曾参加过一至两个社团,而95%以上的在校学生参加过社团举办的各种活动。社团类型多种多样,如兴趣爱好类、科研学术类、创新创业类、公益服务类、文体类等等,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但绝大多数社团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流于形式,并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潜在课堂的功能。基于此,本文针对如何打造精品社团并深入其中进行自我修炼进行研讨。

关键词:精品社团;自我修炼;能力培养

一、对学生社团的基础调查

我在学校内发起了一次调查问卷,统计结果体现的原因有如下几点:70%的同学感觉社团中的工作不十分符合自己的性格,60%的同学认为社团活动的参与度不高,50%的同学认为自己在社团中没有职务担当,也没有参与的机会,社团干部征询意见还好,否则根本不知道社团有什么安排,40%的任职同学认为分工界限模糊,责任职权不十分明确,造成主动性不足,不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30%的同学也感觉社团存在问题,有的想法只是想想,有的付诸实际行动但收效不高,或者干脆认为和自己关系不大,都看别人怎么做,80%的同学认为在社团的表现不被认可,没什么兴趣。

在调查到什么因素会影响个人在社团中的发展时,给出的答案很多,但很真实,主要有以下六点:想法不被认可,没有发展空间 ;自己能力有限 ;职位太低、限制水平发挥;感觉社团不会有太大发展空间;社团意义不大,与其浪费时间,还不如好好学习;感觉对将来的工作没什么帮助,参加不参加两可,表面应付,心里与社团渐行渐远。

基于以上调查,我认为必须改变社团多而不精的现状,建设精品社团,智慧社团,充分发挥社团传递知识、分享世界、给未来加分的基本功能,吸引同学重新回归。

二、精品社团的理论支撑

奇克瑞林 (ChickeringA.W.1993)的学生发展理论,认为学术指导过程是帮助学生明确其定位方向的过程。发展型模式主张,学术指导重在引导学生而不是指挥学生,教育最关键在于师者、学者的自我认同,既要有科学的发展方向,又要有健康的成长。社团作为校园与社会之间的桥梁、课外教育的载体,理应发挥它提前社会化的功能,培养课外能力,学习管理情绪,处理人际关系,继承文化并将文化应用到未来的实践中去。

1999年由《萌芽》杂志联合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著名高校一起举办的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堪称近代文坛的大事件。在还是应试教育的主导环境中,因大赛涌现出的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一大批青年作者,形成的影響至今无可估量,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获奖者获得高校的加分。由此可以看出,人的潜力是可以创造辉煌的,关键是要有一个发挥的平台。对于学生来说,社团就是最好的平台。这个平台对于学生今后的生存与成长起到重要的制约或促进作用,这把双刃剑必须要正确运用。

三、精品社团的实践方案

俗话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社团往往被赋予许多许多的功能,诸如创造能力、沟通能力、思维能力、理财能力,示范能力等。其实说来说去,归根结底都应该回归它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育才能力。要结合当代社会新的文化管理理论,利用信息飞速发展的科技技术,建立更具有实践意义、时代特色的精品社团。

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的思维习惯、不同的认知风格、不同的学术倾向的一群学生,出于共同的兴趣、共同的志向走进同一个社团,怎样才能克服纸上谈兵?学生们小时候都去过“比如世界”,那种角色体验式的玩法让人流连忘返,家长从中仿佛看到了孩子长大的样子也很陶醉,双赢;如再加上商家的财源滚滚就是三赢。基于此,精品社团建设可以类推进行以下实践:

(一)专业融入,双重导师

学校(学院)生活和文化结构紧密相关是第一课堂,社团教育应该与社会系统紧密联系做好第二课堂。与此相联系,这第二个导师群必须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能指导校企融合的课程、实训、活动,把专业融入社团,起到扎实理论基础、提升专业技能的作用。要结合学院特色,设置贴合实际的课程,推行教练式教学,依次递进,协同培育人才。由于可能受限于学校(学院)的经费,可以先从募集学生家长开始,因为家长群中藏龙卧虎,我相信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大家的愿望是一致的。行业专家的引导会少走很多弯路,胜读很多本书。

(二)兴趣引导,模拟课堂

可以借助社会力量,征集各大单位淘汰的设备系统进行兴趣引导。可以模拟银行、模拟法庭、模拟网络中心、模拟沙盘营销、模拟炒股,模拟职业大师、岗位能手等等,把产、研、学、培彻底一体化,通过规范管理,严谨教学,提升实践能力。

(三)分层培养,项目驱动

目前在一些高职专科学校中,有订单式培养、人才联合培养等项目,在一些本科院校中有专项计划等,非常务实,产教融合,校企联合育人,学生毕业后很快就能为企业的中坚力量,这其实已经探索出了一条快速成才的路径。在社团中,可以模拟创业、模拟项目,将创新灵感转化为实践成果,程序开发、电子设计、专业方案等如果指导得当,恰好是企业所需要的,或者直接为企业定制,将取得最大成功。

(四)统筹推进,竞赛提升

利用网络平台,举办各种专业知识竞赛、职业操作技能大赛、策划设计大赛、专业创新大赛等,如金融知识大赛,点钞珠算大赛、校园公益广告大赛、商函贺卡设计大赛等,寓教于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促进学生精神、意识、能力的全面创新。以社团为最小单位,参加全国、世界大赛,于学生于院校是可以做到双选双赢的。

(五)差异化、多元化,共存共进

发挥每个人的兴趣点,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让每一个团员都能崭露头角,培育集体的灵感和创意,用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营造有竞争力的第二课堂,课内课外一体化,理论实践一体化。

结束语:

总之,在精品社团里,学生学会付出与收获,感受到失败与成功,可以在筑牢技术根基之余受教育、得锻炼、长才干、做贡献,多辅多成。在精品社团里,学生可以学以致用、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快速度过迷茫期、定位期,早日成长、早日成才。

参考文献:

[1]黄珏群,龚立恒.全视阈下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2(25).

[2]吕铭.高校学校学生组织管理模式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能力培养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论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艺术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基于就业视角的中职烹饪专业教学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