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与建设

2017-09-10强润东孟婷婷付卓栋牟琳肖雪赵昕昊

世界家苑 2017年9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课程改革高校

强润东 孟婷婷 付卓栋 牟琳 肖雪 赵昕昊

摘 要:就业指导课程是高校就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形势,其对学生的指导性意义有待进一步提高,面对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种种问题,课程改革迫在眉睫,为此要从成立课程研究中心、构建教学结构体系、加强社会实践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做起,把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成为学生喜欢、学生受用的精品课程,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就业水平和质量,为社会发展提供优秀人才。

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

大学生就业是个永恒的话题,就业难更成为近十几年来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现实。据教育部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795万人,比去年增加30万人。就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指导课程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相应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就业形势,熟悉就业政策,认识自我,形成正确的择业观,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

一、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

1.就业课程本身的形式化。就业指导课程是按照相关规定开设,从教师和学生的认同度来看,课程的开设未免有形式化的嫌疑。对学生指导是否起到实质的帮助,有待进一步商榷。课程针对性不强,操作性差,往往是“纸上谈兵”,并在短时间内完成,无法满足学生需要的个性化、专业性的辅导要求。

2.就业课程内容的单一化。很多高校是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生就业指导作为必修课,基本学生是在低年级学习职业生涯规划,高年级学习就业指导,且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并没有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课程往往是通过授课形式进行,缺乏实战演练内容,实践教学比例偏低,不能完全贴近社会需求和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学生认为,就业指导课程内容主要是一些简历制作,心态调整等方面内容,并未在职场方面带给他们更多的收获。了解就业的渠道更多是通过与高年级学生的交流和互联网等方式。

3.就业课程师资的薄弱化。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应用型比较强的学科,涉及心理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更要具备一定的就业实践经验,还要求教师对不同用人单位和人才需求既有宏观的把握,又有微观的了解。目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多为高校学生工作教师担任,且高校学生工作教师基本是从学校到学校职业身份的转变,并未更多参与到社会其他行业中,教师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有待提高。此外,多數学校并没有专门的负责就业教育的研究室,而是由就业工作部门负责,而就业工作部门主要是学校就业工作的行政事务,难以更加深入的开展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和研究。

4.就业课程学生的漠视化。由于上述种种问题,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不重视,我们了解到,更多学生仅将其作为获得学分的手段。当提起对就业是否有帮助时,学生普遍认为实际作用不大。学生的漠视,也不能更好的激发授课教师的动力,从而出现恶性循环的局面。因而,加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二、全面推动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创新

1.成立课程研究中心,加强就业深入研究。学校应积极重视就业指导课程的研究工作,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成立课程研究中心。研究中心在科研经费、人员配置、硬件设施等方面享有与学校其他教学科研二级机构同等的地位和待遇,真正选拔出具备就业指导专业背景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鼓励和支持对就业指导课程感兴趣且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普通教师积极申报相关课题,并给予专项经费支持,对有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要大胆在校内试用推广,并逐步推广到其他高校。

2.构建教学结构体系,推动教学模式创新。目前,就业指导课程结构简单,模式陈旧。丰富课程结构体系,构建以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业教育为基本内容,辅以能够满足学生个性需要的选修课程,建立必修与选修互为补充的教学模式。改革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解决好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之间的矛盾。教师在面对不同专业学生的教学中,必须坚持既有相同又有区别的教育原则,形成内容丰富、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结构。

3.加强社会实践教学,推动教学方法创新。就业指导的目标是使学生实现从校园到社会身份的转变,因此,学生需要的是让他们走出课堂,切实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样才能更加明确自己未来的方向。高校在制定课程方案时,要充分利用好第二课堂,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效融合,注重对学生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充分发挥校友会的作用,邀请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工作的校友回校为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也可以和知名企业构建合作关系,邀请企业人员来校开展讲座或安排一定课时的实践教学,让学生能够走进企业,了解企业文化。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管理模式创新。要提升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时效性,离不开专业的师资队伍,如何构建一批业务能力强、专业水平高,且具有扎实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势在必行。上述提到的就业指导课程研究中心,则成为师资力量的重要孵化器,应当充分利用好研究中心,招募具有专业背景的研究人员。还要大力加强队伍的培养工作,通过多种渠道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动手操作技能。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聘请企业人士作为兼职教师,开展就业课程指导,构建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教学团队。

就业指导课程的优劣关系到学生就业水平的高低,更关系着高校人才输送的整个链条,高校应当充分重视、集中力量进行改革,将其纳入学校教学规划体系中,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规范课程管理和课程研究,丰富课程内容,创新课程方法,打造一支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曾昆.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问题和对策剖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5):140.

[2]乔志宏,蒋盈,杨洪涛,郭晓宇.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3(06):107-110.

[3]杜志闯.浅谈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队伍培训机制建设[J].求知导刊,2015(24):43.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强润东,大连医科大学招生与就业处

通讯作者:孟婷婷:大连医科大学医学教育研究所

(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课程改革高校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优化策略探析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与优化分析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