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三毕业班差异性教学评价实践探索

2017-09-09蒋守霞

关键词:教学实践

蒋守霞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下,初三物理教学中学生差异性评价的初步实践;然后讨论了课堂教学中进行差异性教学评价的方法与建议。

关键词:初三毕业班物理教学;差异性教学评价;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5-010-1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以发展的眼光,对学生进行评价,其目的是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提供相应的教学方法,也就是常说的“因材施教”,差异性评估的结果可以改善教师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教师正在讲授的内容。

一、初三物理学生差异性评价教学实践

现以苏科版九年级上册11章第一节杠杆教学为例,新授课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

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杠杆;2.知道杠杆的五要素(重点);3.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力臂(难点);第2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杠杆的平衡(重点);2.会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研究一些简单的问题(难点);第3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杠杆的应用分三种情况及三种杠杆的特点,会举例说明(重点);2.能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杠杆应用问题和进行简单的计算(难点)。

第一课时“杠杆五要素”和“力臂”的教学中两个注意点:

1.关于动力和阻力的概念:

a.动力、阻力都是杠杆受到的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b.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們使杠杆转动的方向相反。

2.关于力臂的概念:

a.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b.某一力作用在杠杆上,若其作用点不变,但力的方向改变,那么力臂一般也要改变。

c.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

d.若力的作用线过支点,则它的力臂为零。

历年教学中笔者对这一节内容的学生学困点总结如下:第1课时(1)力臂画法中的画垂直,相当一部分基础薄弱的同学尺子摆放垂直都不会,必须手把手地教,如学案中第2题作出图中各杠杆的动力臂l1与阻力臂l2。

(2)在情境中已知动力画阻力,或者一张阻力画动力,学生一直错误较多。如学案中12题图所示,一个绕O点转动的杠杆,已知阻力F2的方向,以及动力F1的力臂,在图中补全F2的力臂以及动力F1。

第1课时中的画力臂必须让所有同学会画,而难点(2)看学生掌握的情况,不做统一要求。第2课时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及其应用,实验要求全员参与,利用平衡条件做一些简单应用。第3课时杠杆习题课常见题型:最小力问题;利用杠杆原理求解几何比值问题;动态平衡问题等等作为例题面向全班讲解,但评价必须使用差异性学生评价的手段,这样让教师和学生都清楚地知道什么内容是学生已经掌握了的,还有哪些内容未掌握,这样,学生就能根据自己的现有水平为起点继续学习。而学生每节课的表现作为课堂评估的记录,会给教师调整对学生的个别教学产生重大的影响。2017年4月份在高新区中考模拟考试前,我们备课组针对综合卷中学生错误较多的内容,分析错误原因,精编每日一练,每份3~5个题目,利用课堂时间练习,先做完的学生做回家作业,这样不耽误优等生的学习,也让后进生不至于有太大的心理压力,等全体同学做完,收齐批改后,做好题目分析,基础题未过关的同学,单独辅导,直到掌握为止。

经过两个月实践,九年级期中考试区统考甲班优秀率为3778%,乙班2667%;九年级期末考试区统考甲班优秀率为3556%,乙班2444%,都有了较大的进步。

二、课堂教学中进行差异性教学评价的方法与建议

首先,针对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心理需要给予差异性评价。如低年级的学生自我检查和评价能力低,他们对自我的认识往往依赖于他人尤其是教师的评价,教师要给他们明确性的评价;高年级的学生思维独立性相对较强,能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和结果做出一定的分析和评价,教师应该给予他们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评价。

其次,针对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教师的评价也要不同。对于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教师要通过启发性的评价鼓励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学习程度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隐而不露”、点到为止的导向性评价,促使他们自己解决问题;而对于学习程度处于较低水平的学生,教师应该付出更大的心血,在评价中应该明确指出问题所在,帮助他们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教师应该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智能优势和弱项,根据学生的长处,给予引导,让其朝着更高的目标努力,做到“锦上添花”。根据学生的智能弱势,教师应激励并帮助学生把弱项智能发展到最好水平,做到“雪中送炭”。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能抬起头来走路。”尤其是智能正处在发展变化最活跃时期的中小学生,更应该多运用“雪中送炭”式的评价语言促使学生的弱项得到应有的发展,使学生的身心发展更全面。

[参考文献]

[1]王辉,华国栋.论差异教学的价值取向[J].教育研究,2004(11).

[2]曾继耘.差异发展教学研究[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
立足课堂,因学施教
财务业务一体化课程教学的改革分析与实践应用
小学数学体验性学习的教学实践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试论类比推理在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