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分析

2017-09-07李宁雁

关键词:临床效果

李宁雁

【摘要】目的 探讨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病情观察内容以及相关护理措施,旨在提高救护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92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3年4月至2015年10月。均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各46例,采用不同的护理手段观察效果。结果 护理组患者显效28例,显效率60.8%。对照组患者显效13例,显效率为28.3%。对比发现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病情观察以及针对性的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病情治愈情况,效果显著。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护理;病情观察;临床效果;显效率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01..02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不断变化,临床各类疾病的发生也显著增加,流行性出血热即临床发生率较高的一类疾病损伤[1]。本次研究以我院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病情观察内容以及相关护理分析,提高了救护效果。现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92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3年4月至2015年10月。其中男性患者为53例,女性患者为39例,年龄范围为25~71岁,平均年龄范围为(49.1±10.5)岁。依照随机数表法,将上述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各46例,采用不同的护理手段观察效果。本次研究中分组后两组患者在基线资料方面具有同质性,即P>0.05。

1.2 病情观察

(1)患者由于出现全身症状而发热,此时应更为注意,每30 min监测一次血压。对患者进行血压监测时,无比要求检测准确,若脉压差大于20 mmHg即为休克前兆,需对患者进行急救处理。

(2)患者入院在床治疗,应实时观察患者意识清醒情况,并针对性做详细记录,以便对比和说明。对于患者出现的出血表现,可分为咯血呕血、便血、血尿等,部分患者若出现皮肤黏膜出血或出现药物注射部位出血应做详细备注。

(3)针对患者情况,护理人员在临床巡诊观察中注意了解患者小便情况,对于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在了解血清电解质含量、肾功能情况检查结果后,应给予输液给药调理,若有异常及时抢救。

1.3 护理内容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内容,护理组患者根据以下内容进行调整并执行。

(1)首先由具有临床经验的护理人员牵头组建团队,对患者的的各项生理指标进行评估,并依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护理方案,而后将方案与家属进行沟通,获得家属同意和配合,一同进行。

(2)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护理工作人员应主动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向他们讲解出血热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了解他们的需求,并针对不同的患者实施不同的个性化护理方案,以此确保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消除,增进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更加主动的配合护理工作的进行。同时护理工作者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时还应注意始终保持微笑,认真聆听患者及其家属所要表达的内容,并适时给予他们鼓励,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3)管理人员应加强科室环境的建设,在病房区域增设健康宣传教育栏目,为患者提供一些疾病的注意事项和康复方法。同时病房增设一些日常生活设施,为患者的生活提供一些便利。护理工作人员还应向患者和家属讲解一些日常的饮食注意事项和健康知识,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和保健能力。

(4)饮食干预:患者可少量多餐,适当吃一些含钾的水果,如香蕉、桔子等做好口腔护理,防止感染。可用复方漱口水经常漱口。

1.4 观察指標

本次研究将患者救护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显效:患者临床发热、出血情况以及相关体征消失,采用实验室检查手段检测患者各项指标正常。有效:患者的各项体征较治疗前有了较大的改善,实验室检查发现所有指标均有恢复但未完全缓解。无效:经救护后患者无明显改善。本次研究对患者显效率进行统计:显效率=显效人数/组人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为具有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研究中患者救护效果如表1。护理组患者显效31例,显效率55.4%。对照组患者显效19例,显效率为33.9%。对比发现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 讨 论

流行性出血热主要是由于患者因病毒作用而导致出血,进而引发相关综合症状导致发热,是一类经鼠源传染的急性传染病,由于临床表现不一,病情复杂多变而具有较高的危害性[2]。多数典型病例研究显示,患者主要分为发热、出血、肾脏损伤三大特征,也分为发热期、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以及恢复期等五个时期。在治疗过程中,要求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测,掌握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患者救护方案,利于病情治疗和康复。

本次研究中,护理组患者在临床常规护理内容的基础上,执行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从结果上分析,护理组患者在治疗有效情况方面与对照组患者基本无异,但是在显效率(即治愈情况方面),护理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说明该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 微.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9(20):223.

[2] 刘 华.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护理[J].心理医生,2015,21(21):

207-208.

本文编辑:王 琦endprint

猜你喜欢

临床效果
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临床分析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早期应用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