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措施

2017-08-11吴银宝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7年6期
关键词:改革措施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吴银宝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打好学生语文基础、培养良好语文功底和语言能力的重要内容。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已无法适应当前的教育发展趋势。文章结合教学实践,进一步探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相关内容和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8-0059-02

对于学生而言,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过渡阶段是一个关键阶段,学生从以往幼儿园阶段的对话交流逐渐转向以文字符号为主的交流方式。在此过渡阶段,通过阅读实践,学生逐渐对世界产生新的认识,并产生一定的兴趣,使之成为提高学生思维能力、锻炼表达能力、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必须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领学生通过阅读重新认识世界,促进其健康发展。

一、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有利于为将来的学习奠定基础,并促进其语言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但是,就当前现状来看,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师生缺乏有效沟通。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偏小,对周围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在阅读中注意力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而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使学生在阅读中时常处于“神游”状态,影响阅读效果。

第二,课时安排欠科学。对于学生而言,小学阶段是奠定学习基础的重要阶段,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但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只是一味地注重对学生识字、写字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对其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综合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第三,阅读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学中,许多教师错误地认为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主要就是让学生学会识字,而阅读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教学。从这一观点可以看出,许多语文教师对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不够重视,缺乏正确的认识,从而影响学生的阅读效果。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加强对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

二、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措施

1. 注重对學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奠定学习基础的重要阶段。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从学生的个性特点与接受能力出发,灵活掌握多种教学方法,并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心理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小学生心智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对讲故事这一教学形式较为热衷。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这一特点,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阅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使他们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

另外,教师应注意避免对学生阅读过程的全程干预,应给学生预留一定的自由阅读时间,让其自由安排阅读内容,并独立进行阅读练习。在结束自由阅读后,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交流,并将自己的阅读收获分享给其他同学,在巩固阅读效果的同时,提升其阅读兴趣。

2. 创新教学模式

很多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使用的还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课堂氛围沉闷,学生没有真正参与进来,丧失阅读兴趣。因此,教师要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此外,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来进行交流和沟通,引导学生的阅读行为,确保学生全神贯注的进行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例如,在教学《小河与青草》一课时,教师应该选择“以读代讲、以读促悟、以读引思”的方法来进行教学。首先要求学生自主进行课文阅读,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进行课文阅读,并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讨论。最后,教师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其能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3. 选择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阅读内容

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明确阅读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个性特征与接受能力确立不同的学习目标。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应主要引导其阅读简单的童话与寓言故事,激发其阅读兴趣,使其产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并在阅读过程中树立自己的观点。

笔者认为,教师应首先立足于学生的心理需求,寻找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满足小学生心理需求的阅读材料,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并通过阅读活动对生活产生初步感知,为其今后的健康成长奠定一定的基础。另外,在阅读内容与教学方式上,应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避免教学内容存在大量枯燥无味的内容,影响其阅读兴趣的培养。就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其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对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想象力。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注重对其想象力的保护,开发其创新思维。

4. 注重拓展阅读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在教学中,教师应冲破语文教材的局限,适当拓展阅读面,使学生的阅读视野不断扩展开。具体而言,应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并将课堂上的知识与课外阅读活动进行巧妙结合,在巩固课堂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其阅读意识,并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应该对其进行指导,选择适合其年龄的读物,避免出现阅读难度大、学生无法独立阅读的情况,这样不但不会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还会让其丧失积极性。比如,《安徒生童话》《西游记》等图书,内容有趣,并且插画较多,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此外,教师还应该和家长进行积极沟通,让家长真正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从而课后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综上所述,教师要转变观念,落实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情况来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海珍.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2):207.

[2] 郝建荣.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6):102.

[3] 张淑芬.小学语文低年级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6(13):64-67.

[4] 周峥.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识字能力和阅读技巧的反思[J].赤子(上中旬),2015(6):158.

[5] 樊爱凤.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J].赤子(上中旬),2015(2):192.

[6] 董娜.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改革[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3):221.

(编辑:杨 迪)

猜你喜欢

改革措施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工程制图课程现存问题及改革措施探讨
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及改革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