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点突破思路开拓

2017-08-11朱立平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7年6期
关键词:作弊诗句记叙文

朱立平

【摘 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写作教学训练模式,在作文教学中创新教学思路。文章提出,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从设置情境、巧引诗句、逆向思维等方面,实现学生写作水平的稳步提升。

【关键词】作文思路;选点突破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8-0069-02

新课程改革对传统的写作教学训练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开拓学生思路已成为一个新的课题。要开拓学生思路,教者首先就必须在作文教学上创新思路。下面,笔者结合平时教学的点滴,就记叙文、议论文及话题作文三大方面、八种设计谈谈教师应如何通过设计教学,打开学生的作文思路。

一、设置情境

学生写叙事记叙文时,时常苦于自己没有足够的素材来开拓自己的作文思路,大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如能在作文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他们定会文思泉涌。创设情境的方式主要有3种:一是展现,在课堂上演示实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二是捕捉,对课堂内外出现的新事物、新景象,发现后抓住不放;三是提供,即把某故事情节描述给学生听。比如,在某次作文思路指导课中,笔者是这样创设情境的:冬季的一个周末,天上刮风下雨,此时期中考试刚刚结束,学生情绪低落,班主任又督促他们把考试情况向家长汇报。笔者隨即出示文题《凄风冷雨中》,要求同学们结合天气状况,大胆、真实地写出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在评改过程中,笔者发现了学生各种各样的新颖思路。

由此可见,通过创设情境,可以使作文教学摆脱“纸上谈兵”,使学生作文进入“真枪实战”,开创了作文训练的新天地。

二、显露真实

写人记叙文,一般要写出人的真实心理,大胆把自己想的写出来,表真情,述实感,这样,作文就会多一些新意,多一些个性。

比如,考试作弊是一个老题材,对此,学生在写这种题材的作文时,通常会选取以下几种思路:①规劝,我遇到难题,再三考虑,正想作弊时,遇到老师的目光,似乎在规劝,我很惭愧,低下了头;②克制,好友扔来难题答案,我几次想捡起来,但我终于战胜了自己。通过努力,独立解答出来了;③改错,作弊被老师发现了,经过老师的批评教育,决定以后好好学习,用自己的真才实学考出好成绩,决不重犯。以上这些,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是不是难以推陈出新呢?有时大胆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也会写出新思路。比如,有一篇题为《罪过》的获奖作文也是对作弊时一系列心理活动进行逼真描述,表现了这样一种意思:在应试教育的笼罩下,有的人作弊实在是出于无奈,因为在重点中学里,如果考不好,必定会被同学嘲笑,会被老师看不起,从而揭露应试教育的弊端。重点中学强手如林,小作者一时无能为力,只得冒险作弊,作弊是被逼的,不是喜欢和本来就要干的。作者正是通过这些内容的真实描写,使“作弊”这个老题材有了要否定应试教育的新意。为什么显露真实就能表现出新意呢?这是因为:同样是作弊,但由于环境不同、对象不同、目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心理活动和表现方法,如实地写了,新意自然也就有了。

三、巧引诗句

写景状物抒情的作文,学生的视野比较狭窄、单一,往往囿于那种单调的色彩情感。学生如果巧妙地借鉴古诗文中的句子,也会写出丰富多彩的文章来。比如,咏雪抒情的文章,我们可以借鉴已学的课文诗句丰富思路。其操作步骤如下:首先请同学们说出初中阶段学过的关于“雪”的诗句;然后品析意境,接着选取其中一两点联想借用写成文章。学生就会说出以下内容:《沁园雪·雪》中的上阙,从大处落笔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强烈的感染力使人油然而生爱国之情。《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雪,既从大处落笔,又从细处着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这些诗句抒发了诗人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怨怅。情景交融,鲜明地再现了自然风光,又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而“独钓寒江雪”又另有一番情趣,“风雪夜归人”更有新的意境。课文中也有很多诗句供我们写春天时借用。如“乱花渐欲迷人眼”“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又绿江南岸”,还有写“夏”“秋”的诗句,这些诗句蕴含的意境都能有效地帮我们打开作文的思路。

四、多向立意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一般是学生写出书面作文,教师再评点,这种作文教学学生作文费时长,教师劳动量大,结果可能事倍功半。因此,在课堂上,如果能在选题后就引导学生开拓思路,每个学生都进行二三分钟表述,要求从不同的立意角度发言。这样,同学们活动时间充分,思路也异彩纷呈,效果必将事半功倍。

比如,一位教师在训练《路》时,一节课下来,学生从不同的侧面说出了很多新思路。①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②童年的路有母亲温暖的手臂扶,现在的路完全靠我们自己去开拓、创造;③道路坑坑洼洼,坎坷不平,但我们必须走下去,唯有坚定地走下去,我们的人生才无悔;④共和国的昨天走过去的是一条由黑暗通向光明的曲折的路,今天的共和国走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道上;⑤自然界的路容易迷途,人生之路也易迷失方向;⑥人生之路虽然漫长,但关键处只有几步,我们应很好地把握这几步——多种多样的立意,从根本上打开学生的思路,克服了学生思路闭塞的毛病。

五、另辟蹊径

作文思路,常有一种或几种模式,这样写得多了,会进入“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境地,如果我们写作时敢于打破传统模式,另辟蹊径,就会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譬如,班里有两个座位时空时满,原因是两位女同学经常犯病,但又带病学习,笔者借此出题《空位》,同时限制不准使用常规思路,结果出现“百花齐放”的格局:有以“值日教师点名,班长核实”为切入点构思的;有以“空位”悬疑,“一石激起千层浪”,众说纷纭道原委的;有以“空位”为焦点,写老师、男女学生目光的;有采用第一人称,让“空位”自述的……这样一写,思路打开了,避免了人云亦云,真正做到:我以我眼看世界,我以我心写人生。

六、改头换面

作文要创新,新意不是很容易找得到的,不是想写就写得出来的,这就要我们去寻找突破口。一个“现在的初中学生很辛苦”的话题,不知有多少个人写过,一般说到初中学生的辛苦,我想大家就会想到这样一些事情,作业繁多、休息时间少、爸爸妈妈唠叨,这些根本就不值得看。有一位同学改变常规思路,别出心裁构思……

“五一”小长假,我们却成了不停转的车轮。不信,请看我在放假期间做的几道“习题”。

已知:数学试卷三张,语文试卷两张,化学试卷四张,政治试卷一张。求:能否在眼皮打架以前做完?

解:不能。设做一张数学试卷需1小时,一张语文试卷需1小时,一张化学试卷需1小时,一张政治试卷需2小时,由:h总=1小时×(3张+2张+4张)+2小时=11小时,一天24小时―11小时―睡眠时间―吃、喝、拉、撒所耗时间……唉,所剩無几?而还有……还有中考复习……哇!我好困!

批阅:你这样叫苦怎能行?还有几天就要中考了,再熬一熬吧!批阅者:妈妈。

答:妈妈说得对。我该努力学习,准备应考,现在要振作精神,继续复习。

就是这些内容,作者却写得活泼而有趣。当然,最重要的是选择了数学解题的方法,把这些内容合理地贯穿进去,省略了很多中间环节。我们能从爸爸妈妈的唠叨中看出所有初中生的爸爸妈妈的影子来。但是,由于教学的方法和作者“求、解、批阅”过程,使他们说的话显得有趣,写出了初中生的愁苦。

七、逆向换位

教师进行议论文写作指导时,学生思路常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很难寻找新的突破口,如果能逆向换位思考,就能提炼出许多“观点”,习作也会别有洞天。

《愚公移山》这篇寓言故事,学生读后写感想,教学时可以这样设计思路:

第一步:老师摆出常规论点,愚公精神值得提倡。

第二步:在老师的指导下,要求学生提出创新观点。

①从不同人物上提炼观点。如从遗男身上提出“有志不在年高”;从愚公家人方面提出“团结就是力量”;从智叟身上提出“要正确看待自己,要量力而行”;从愚公本人提出“老骥伏枥,雄心不已”,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②从不同的思维角度提炼观点。如就愚公的“愚”入手提出“蛮干不如巧干”;从寓意上提出“面对困难,不能绕道而行,要迎难而上”。③从时代变迁的角度提炼观点,要开拓创新,不要墨守成规。④从生态环境方面提炼观点。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第三步:迁移训练。另给材料,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思路自拟观点。出示文题——“滥竽充数”的启示。

八、一点发散

作文最能反映学生的创造能力,而学生作文的创造能力,归根结底决定于学生的创造思维。学生作文时的创造思维体现为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开启学生的思路通常要借助想象和联想。话题作文一般采用这种方法,先选准发散点,然后多侧面、全方位辐射延伸。以《窗口》这一命题作文为例,训练学生思路,如作者的思路一经打开,“发散”几乎是无穷无尽的。

一位老师以“窗口”为重点(发散点),他要求学生把它写成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

写成记叙文:可写成通过窗口所见的变化;与某一窗口有关的人和事;通过窗口所见的一件事。

写成议论文:由窗口的变化生发开去,谈人的观念的变化;由窗口的功能生发开去,谈建设的榜样作用;由窗口的功能生发开去,谈文明建设。

写成说明文:窗口作用与演变;窗口的设计与制作;窗口设计的原理。

写成散文:由窗口的功能生发开去,通过特区建设歌颂改革开放的成就;描写窗口所见的变化,反映社会问题;由窗口的功能生发开去,描写社会服务行业。

以上所述只是笔者在作文教学课中的一些尝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能切实围绕“新”“活”“巧”来指导学生拓宽思路,那么学生作文的思路将大为开阔,学生作文也会异彩纷呈。

(编辑:朱泽玲)

猜你喜欢

作弊诗句记叙文
努力写出“高像素”的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专练
六一来了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详略得当 凸显中心——初中记叙文写作之详略安排教学指导
有人要你帮忙作弊怎么办
防止作弊
杜甫诗句填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