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学生体会文本情感

2017-07-26关冬梅

广西教育·A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品读氛围兴趣

关冬梅

【摘要】本文论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文本情感的方法和途径。通过营造氛围、激发兴趣、品读欣赏,使学生受到文本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

【关键词】文本情感 氛围 兴趣 品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A-0020-02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那么,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在品味课文时,从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中获得思想启迪,并结合实际生活找到自身的情感体验呢?以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作了几点尝试。

一、营造氛围,吸引学生步入情境

教学过程实际是学生、文本、师生之间互动的过程。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其中,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作为教师要恰当利用教学资源,从多角度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以激活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

(一)范读,再现情感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丰富的感情。教师通过范读,把作者的情感传递给学生,将课文蕴含的情趣再现给学生。在范读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再见了,亲人》一课时,前三个自然段开头部分应当用恳求的语气读,让学生不只是感受到中国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关怀,还感受到志愿军与人民的依依惜别之情;读到这三自然段的结尾处,则以坚定的语调朗读,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志愿军为有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而无比感动;读到“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等句子时,要读出当时的紧张与危急感。教师用自己的情感、声音、表情、体态等,将作者的情感融入课文教学情境并再现出来,把学生深深地吸引到课文学习中去。

(二)活用多媒体,再造情景

多媒体作为教学辅助手段,教师可以利用它独特的优势进行直观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超越时空界限,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丰碑》一课时,笔者引导学生弄明白文中是指谁成了丰碑(军需处长),他为什么成为了丰碑,之后组织学生观看红军过雪山的视频,变课文的文字叙述为生动的情景再现,促进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当看到暴风雪中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时,同学们都怔住了;当听着教师旁白,知道这位冻死的战士就是军需处长时,同学们愕然了,有的嘴里呢喃着:吃的、穿的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自己却冻死,那衣服肯定都发给其他战士了,真不可思议……有的自言自语道: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像,更像一座丰碑。再看看军需处长身上单薄破旧的衣服,同学们眼里闪着泪花,军需处长的精神震撼了每个学生的心灵。一名学生在日记里写道:军需处长的事迹永远铭记在我心中,他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士的精神,激励着我努力学习。

二、激发兴趣,促进学生自主体验

自主体验既是教学方法,又是学习方法。它不仅关注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而且关注学生获得新知的情感体验、态度。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自己亲自参与文本对话,触摸人物的生命,体验文本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让学生掌握文本的内涵,让文本中人物的语言、情感植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执教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一课时,笔者在开课前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和学生们一起跟唱,学生被母爱深深地吸引住了。笔者提问:在老师的心中,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在同学们心中,妈妈的爱是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有的说,妈妈的爱是耳边的唠叨,有的说妈妈的爱是饭桌上热乎乎的饭菜……笔者再次点拨,文中妈妈的爱是皲裂的手掌中的毛票,并播放朗读《慈母情深》的视频。这样教学,既厘清了课文中母亲的深情,又找到了文中动人的场面——在生活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母亲依然拿钱给“我”买课外书,以及“我”见到母亲辛苦劳动被感动,为母亲买水果罐头等。学生再次默读课文,体会哪些词语或句子写得好,并根据具体句子自主体验。生1:“褐色的口罩上,一对……我的母亲”描写母亲外表的这句话很让我感动,因为从“眼神疲惫”一词让我体会到妈妈为了多挣点钱工作了很长时间,她已经很累了,但她依然在工作着。妈妈太辛苦了。(学生说着眼圈都红了)生2:我从“我挺高兴他爱读书的!”这句话,看到母亲对“我”读课外书的支持,也看到了妈妈对“我”的爱……小学语文教材入选的课文都留有一定的空间,既唤醒学生心中的情感,又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有助于把课文学“活”、学透。

三、品读欣赏,领悟文本情感

品读欣赏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品读欣赏文本过程中感受美丽的世界奇观,领悟人生的意义,明白人生的诸多坎坷其实也是美妙乐章,能在他人身上找到闪光点,并学习进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桥》一课中,作者设置一个山洪暴发,一座窄窄的木桥是人们唯一退路的特殊环境,塑造了一位把生的希望让给群众的老党员的光辉形象,这也是對学生进行人生意义教育的好文章。教学时,笔者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观看多媒体课件,欣赏“像泼、像倒的大雨”和“咆哮着狂奔而来的山洪”,感受洪水肆虐与人们恐慌,体验人们在危急中通过木桥逃生的紧张,领会在死亡紧逼时老支书的人格魅力。以下是课堂教学片段。

生1(慌张地):这山洪咆哮着,就像一群受惊的野马,它狂奔而来,势不可当。这是死亡在向我们逼近呀!大伙儿往哪儿逃?往哪儿逃?

生2(严肃地):桥在晃动,死亡在逼近。老汉却毫不犹豫地揪出自己的党员儿子,他是把生的希望让给我们,把死亡的危险留给自己和他的亲人呀!

生3(坚定地):老汉被一个浪头吞没了,但他这座救生桥永远铭记在我心中,它将激励着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学生由现实生活情境走向了想象的生活情境,把自己置身于课文语言文字营造的情景氛围中,尽情欣赏、尽情表达内心感受,这表明学生已经了解课文的内涵。笔者让学生再读课文,体悟作者所表达的感情,六人小组讨论后,各组发言部分摘录如下。

生1: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感受到老汉很受到人们的拥戴,大家在期待着老汉指挥他们逃生。

生2:“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洪水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老汉沙哑地喊话,从队伍里揪出党员儿子,从中可以看出老汉是个秉公办事、先人后己、大公无私的人。

……

通过品读赏析,学生从中获得阅读情感体验,对作者的思想感情做出准确的评价。这是学生走进课文,与作者深层次对话后的个性体验和深化,使语文素养得以完善,情感得以表现。

总之,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土壤里。教师要把学生从“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中解放出来,让学生“读活书,活读书,读活书”,就能在课堂教学中激发情感的碰撞,让师生真正享受到语文教学的乐趣。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品读氛围兴趣
小学英语朗读技能提升训练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浅探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