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体育技能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对策

2017-07-23杨云周龙凤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2期
关键词:培养

杨云+周龙凤

(四川重庆市铜梁区巴川小学 四川重庆 402560)

摘 要:个人成长的基础就是良好的身体素质,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今天,培养学生体育素养也成为现今体育教学的主要趋势。因此,本文从体育素质的构成要素出发,简要论述现今体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体育技能教学 学生核心素质 培养

体育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提高學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素质。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时间用于理论考试科目,使得体育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学生的体育素质和身体素质也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因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度也有所提升,体育技能教学的有效开展,也使得学生的核心素质得到培养。

一、体育素养的构成要素

体育素养是以个人先天所具备的身体素质为基础,通过后期学习体育知识,以及个人体育能力的培养所形成综合素养和修养。体育素养是指导人们对体育正确认识以及体育活动开展的一种重要思想。体育素养的培养包括以下五点要素,分别为:第一,健康意识的培养。在体育教学中以健康锻炼为基础,学习掌握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健康锻炼、身体素质提升的意识[1]。第二,体育文化的培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体育知识;二是体育技能。体育知识是人体生理卫生常识、体育人文知识、体育锻炼基础常识等内容。体育技能主要是体育运动技能、体育技巧、体育评价技能等[2]。第三,身体素质培养,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动素质的培养;二是健康素质的培养,健康素质又包括身体状态健康、生理健康以及心理状态健康三方面内容。健康素质是运动素质的培养的基础内容,而在健康素质基础上进行体育锻炼,有利于个人运动能力的提升,更好的进行体育活动。第四,体育意识的培养。影响体育意识培养的因素有很多,分别为:个人认知水平、文化水平、心理素质以及思维能力等。体育意识的提升,可以使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以及自觉性得到提升,从而使个体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第五,体育品德的培养。体育品德是体育活动中个体心理特征和倾向的反应,也是体育活动的道德规范。体育品德的养成有助于指导、规范学生的体育运动,使个体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健康性以及有效性得到提升。

二、体育教学现状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逐渐深入,但是体育教学依旧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较大,部分学校对于体育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缺乏准确了解,认为发展体育教育就会使德育教育的发展受阻。在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下,学生呈现出体育素质差、对于锻炼常识、生理卫生知识等基础体育技能和知识的掌握程度普遍偏低,同时学生对于运动锻炼缺乏自主性、积极性以及目标性[3]。现今,虽然学生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但是在进行体育活动中学生的言行却不符合体育道德和体育精神的要求。与此同时,大部分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和自主性,体育锻炼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娱乐或者应对体育考试,使得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较短,缺乏持久性,同时因为缺乏长久、稳定的体育动机,也使得部分学生在达到既定目的之后就不再开展体育锻炼。

三、学生体育素质培养的有效措施

1.体育教学理念的转变

教育活动的指导因素就是教学理念,因此,想要使学生体育素质培养显著提升,就需要改变体育教学中传统教学理念,正确认识体育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在开展体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健康锻炼的基础,以学生体质增强为教育发展目标,使体育素养的培养得到有效加强,使学生的体育锻炼活动的自主性、自觉性显著提升,使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坚定的体育意志和体育能力得以形成,促进学生体育素质可以得到全面协调发展[4]。

2.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改革

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提升,可以使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和积极性大幅度提升,使学生的体育运动动机大幅度提升,从而在长期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基于此,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建立良好的体育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下学习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有助于体育教学目标达成[5]。其次,在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时要综合分析学生的特征和身心发展情况,来制定适合学生的体育教学内容,使所选择的体育项目和活动符合学生的特征,能够满足学生身心成长的需要,同时也使所选择的体育项目和活动具有娱乐性和趣味性,提升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积极性和注意力。最后,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所选择的方法和手段,要具有丰富性、多样性,避免长期单一、刻板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性降低,甚至出现厌烦心理,使体育教学效果降低。

3.教师队伍体育素养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是教学课堂的引导者,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体育素质高有利于体育教学效果显著提升。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不仅要使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学水平和能力大幅度提升,也要加大对体育教师自身体育素质的培养力度,增加教师体育精神的同时使体育品德得以良好养成,从而在体育教学中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发挥体育教育的引导作用。学校也需要对体育教师开展培训工作,使体育教师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巧及时更新,并使其体育素质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体育教学要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加强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和正确认识,对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及时进行更新,并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体育教学课堂,使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得到培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从而使学生的体育素质可以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荣.篮球技能教学中强化学生身体素质的策略[J].青少年体育,2014(8):55-55,60.

[2] 黄益萍.“补偿性体能素质练习”在体育与健康水平准备活动中有机结合的尝试性研究[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4(2):41-41.

[3] 肖烈.在新课标理念下,对体育运动技能教学的思考[J].南北桥,2015(4):54-54.

[4] 朱雪山.例谈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技能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6(10):72-72,73.

[5] 王世龙.试析中职学校如何进行体育技能教学[J].新校园(上旬刊),2014(9):85-85.

猜你喜欢

培养
中等职业教育名师培养与名师成长探析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