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借游戏教学,激活小学体育课堂

2017-07-19陈炫吾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体育课堂游戏教学小学

陈炫吾

摘 要:游戏是体育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教师采取合理的措施提高自身教学效率,同时也为学生创设高效的体育课堂。学生最喜欢的就是玩游戏,他们对游戏天生有着特殊的情感。小学体育课堂是学生最喜欢的一门课程,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因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会产生浓厚的情感。

关键词:小学 体育课堂 游戏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体育学科受到学校越来越多的重视,它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游戏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生动活泼、趣味无穷的特点受到了学生的喜爱。由此表明,学生并不是从内心深处讨厌体育这门学科,相反的是因为体育教师教学内容枯燥、方法落后而导致学生反感。就新形势下如何运用游戏教学法激活小学体育课堂,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措施。

一、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一)能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体育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掌握的学科,而且有些体育运动项目本身比较枯燥,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要让他们保持持久的兴趣,需要教师在体育活动中融入学生感兴趣的元素。把游戏引入体育课堂能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训练氛围,使他们在游戏中不知不觉爱上体育活动。例如:篮球教学中,要打好篮球必须掌握运球、传球、投篮等基本功,但运球的练习就是一个比较枯燥的过程,小学生很容易产生疲劳。 如何改变学生的这种情况,让学生爱上运球训练?教师将篮球基本功的练习设计到游戏活动中,如在运球练习时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让运球的学生穿梭于组员之间进行比赛,比赛激起了学生训练的兴趣,学生为了能在游戏中获胜就会自觉地参与到运球的训练中。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大部分的游戏活动不是学生一个人的单打独斗,而是全体学生共同围绕着游戏规则在活动。在大部分的游戏中,都需要学生与队员共同努力、互相协作才能获得游戏的主动权。

例如:在训练学生快速跑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训练效果,教师设计了“拉网捕鱼”的游戏,将班级的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在篮球场大小的运动场所进行游戏,双方用猜拳确定渔民和鱼的角色。漁民必须3人或3人以上结网捕鱼,不准抓鱼,鱼在规定的场地内自由跑动,鱼游到场地外算被渔民捕到,由渔民捉到鱼筐内,鱼筐设在场内一角,捕到的鱼在鱼筐内不能跑走。在这个游戏中,“鱼”友之间要协调配合才能躲过“渔民”,同样,“渔民”要互相合作才收获更多的“鱼”,学生在游戏中既能提高快速奔跑的能力,还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

体育游戏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促进学生智力水平的提高。比如在规定的场地进行体育游戏,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就要考虑到场地的限制,同时要考虑到游戏规则对比赛的影响,他们在游戏过程中既有体力的较量,还有智力的较量,特别是需要团队合作的游戏,学生还必须考虑到团队在游戏过程中的协调性,只有让每个队员发挥出最佳的效果才能获得比赛的胜利。游戏结束后,学生之间还会根据游戏中的表现进行总结,他们会互相指出存在的不足,找到失败的原因,并在下次比赛时进行调整。其实,看似简单的游戏对学生的影响却是潜移默化的,要培养学生的智力不能孤立地进行,而是要通过综合能力的渗透培养学生的智力。

二、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合理运用策略

(一)在体育教学的准备阶段注入游戏

在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首先就是准备活动,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不仅有利于降低学生受到伤害的概率,也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小学生的身体正处于发展阶段,教师在教学中如若没有准备就直接进入体育教学训练,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教学中,常规的准备活动包括慢跑、伸展活动以及高抬腿等,但是大多数学生觉得这一活动十分枯燥,久而久之,就会抱着应付的心理对待。体育教师在准备活动中如若能够进行一定的活动前热身,就可以让枯燥的课前准备活动变得生动多样化,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真正意义上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二)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入游戏

小学体育教学能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同时还能让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小学生生性好动,体育教学如若展开得当,则会成为小学生最为喜爱的学科。作为学生体育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教学在学生的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体育课的实施阶段一定要设计游戏,相反地,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游戏,只有这样,体育游戏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比如,教师在讲授有关百米赛跑的内容时,就可以告诉学生一系列有关起跑姿势、起跑注意要点等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利用自身优势设计一些游戏,就能够将枯燥的游戏训练变为有趣的游戏,进而借助游戏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教学任务。

(三)活动结束之后注入游戏

每节体育课后,教师都会给学生一定的放松时间,充分利用这一段时间不仅有利于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实现学生的综合、稳步发展。在高强度的体育锻炼之后,学生会无比地希望教师给予一定的放松时间,如若长时间让学生处于一个精神紧张的状态,就会阻碍学生肌肉以及心理的放松,长此以往,学生只能是越来越厌恶体育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游戏结束时的游戏注入。在体育课堂结束阶段设计的游戏主要是一些小游戏,设计这种游戏的主要目的是放松学生的身心,让学生可以轻松、愉悦地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中,为此,游戏的设计必须要以一些动作量少、能够放松学生的身体以及心理的紧张感为主,切勿进行一些动作量大的游戏。

三、结束语

实践表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必须融入游戏教学法这一新颖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这一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还可以提高教师体育教学的效率,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以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在结合体育教学具体内容的基础上,积极采取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争取在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激活课堂教学,最终提高教师的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文繁.巧借“游戏教学”,激活体育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4(13):115-117.

[2]罗溢豪.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激活课堂气氛[J].教师,2015(10):134-135.

[3]宗树国.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时代,2016(10)118-120.

猜你喜欢

体育课堂游戏教学小学
谈体育课堂创设“和谐互动”的认识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