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信息社会责任的落实

2017-07-19蒋宏科

东方教育 2017年9期
关键词:信息社会责任高中

蒋宏科

(湖南省华容县第一中学)

摘要: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中提出信息社会责任,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信息社会中学生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尽的责任。但现实中,信息社会责任意识不强的人和事屡见不鲜,如高中学生网瘾、玩电子产品和游戏、不爱护公物等。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信息社会责任的养成教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信息社会;责任

信息社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同时,也因信息社会责任意识的缺失,导致了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大量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再加之上网设备普及和资费的低廉,大众可以轻松上网获取所需。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尤为明显,一方面,极大地拓宽了青少年获取信息的渠道,能够培养其创新思维,更新娱乐方式,扩大知识面等;另一方面,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譬如网络游戏和色情、电子产品、暴力犯罪等,导致缺乏辨识能力、好奇心和模仿力强的青少年在长期上网过程中接触 “网上垃圾”而受到腐蚀,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

笔者调查中发现,本校作为一所省级示范高中,学生信息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方面责任意识不强的现象较为普遍,尤其是学生在上网、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方面自律意识、规范意识不强。本校学生手机、MP3等电子产品持有率约12%,这些学生是上网的主要群体,多在课余时间上网、聊QQ、微信等,尤其是晚寝后上网、玩游戏、聊QQ、微信等1个小时以上,甚至到深夜12点或更晚。另有学生在信息技术操作课上网,甚至在教室利用教学一体机上网、网吧上网等。从上网时间上看,约10%的学生每天上网在1小时左右,约10%的学生每天上网2小时左右。从学生上网活动内容看,约15%查阅资料,约85%在玩网络游戏、QQ和微信聊天、购物等。

近年来,本校学生因信息社会责任意识的缺失,违规上网、使用电子产品造成不良后果的典型案例不在少数。

2013年5月,我校高二学生罗某在晚就寝后,翻越寝室窗户和校园围墙到网吧上网,在过斑马线时,被一辆快速行驶的SUV小车撞击而受重伤,病休至当年9月复学。

2015年4月,高二年级一学生上课玩手机,班主任发现将其收缴暂存。两天后,班主任再次发现该生用手机玩游戏,欲收缴并暂存。在收缴过程中,该生拒不服从批评教育,抡起座椅砸向班主任,导致其脸部和手臂受伤。

2015年下学期,我校高三年级三位同学利用手机参与网络赌球,并骗取家长和借用同学、校外店铺老板的钱财,多者达2.3万元,少者有0.6万元,其中,两名学生由家长帮其付清欠款,一名学生因无法偿还借款而离校离家出走一周。

在学校组织的多次晚寝后查外出上网行动中,每次有多则5至8名、少则1至2名学生在网吧上网。学生上网导致的厌学、网瘾、视力障碍等问题较为普遍。

高中阶段是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阶段,高中生首要任务是加强学习并不断提高各方面素质与技能。但互联网带来大量的不良信息,加上信息社会责任意识的缺失,使喜欢猎奇、缺乏免疫力的高中學生很容易受到一些不健康信息、观念、行为方式的影响而被腐蚀,渐渐地偏离正确的价值观,丢失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在现实生活中盲目模仿、过度追求,导致种种畸形行为方式的形成。网络对学生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比如消极、孤癖、暴力等;二是对行为方式产生不良影响,如形象怪异、网瘾、游戏瘾、成“低头族”等;三是对思想道德产生不良影响,比如不爱护公物、个人私利主义、拜金主义、性开放观念等;四是对身体健康的不良影响,比如长期不健康使用电子产品,造成学生视力下降、听力障碍、腰颈疾病等。

造成高中学生信息社会责任意识不强、使用网络及电子产品现象较为普遍甚至成瘾的原因很多,有网络的诱惑、监管不力、法律法规不全等,但笔者着重成心理层面谈谈高中生对网络等产生心理依赖的原因。

心理补偿理论认为,个人因心身某个方面有需求或有缺陷不能达到某种目标时,有意识地采取其他能够获取成功的活动来补偿某种需求或能力缺陷,从而弥补因需求或失败造成的虚荣感或自卑感①。高中生学习压力较大,有人际交往需要,并受到信息社会的各种诱惑等,为释缓压力,满足需要,便选择网上寻求心理补偿,并通过网络来释放压力,满足自己。高中学生对网络的依恋主要有下三个方面,一是减轻压力放松自我,摆脱烦恼调节自我,比如美妙的音乐,搞笑的视频,有趣的网络游戏,沉浸其中自由自在,无压力无烦恼,可以放松自己带来快乐,忘记疲劳,让性情尽情释放。二是拓展人际交往的空间,个人空间、QQ、微信互动等较现实世界更轻松,更能言论自由,发泄情绪。三是获取知识,比如查阅资料,甚至查找解题方法和答案等。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和信息传输的相对隐蔽性,使学生上网活动没有了传统藩篱,没有老师家长的管束,很容易放松自己甚至放纵自己的行为,按照自身的喜好和意愿做自己想做的事,忘却了社会责任。另外,由于网络上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且较大程度地迎合了高中生的好奇心理,造成高中生对其产生强大而持久的吸引力,导致高中生对网络的极度迷恋,并产生强烈的网瘾。心理补偿的需求进一步促使青少年将现实世界中的情感移植到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久而久之,青少年逐渐丧失现实社会交往的技能,甚至下意识地逃避社会现实,导致“三观”不健全,情感趋向于冷漠。

在面对学生信息社会责任缺失、上网较为普遍的现象,大多学校往往重堵不重疏,只注重采取查没电子产品、查处上网等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没有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因素,也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教育方法。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主要阵地,但该学科的地位,导致教学时避重就轻,只注重学科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养,实现毕业考查过关的目的,而将信息社会责任这一隐形的、但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核心素养抛之脑后,弃之不教,或者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此外,仅靠信息技术课堂,对高中生进行信息社会责任意识养成教育,其成效也是捉襟见肘、杯水车薪。

笔者结合多年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高中学生信息社会责任意识教育。

一、加强信息社会道德安全教育。

将信息技术规范教育作为新学期开始的重要内容,并将此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一是学习《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让学生了解上网受到道德法律的约束,利用微信、QQ等传播违反国家方针政策、恶意攻击他人的言论是违法行为,造成恶劣影响或严重后果,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等。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遵守使用计算机的安全制度,拒绝不健康和有害信息。二是学习《全国青少年文明公约》。让同学们做到善于上网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不点击不明链接;诚实友好交友,不诽谤伤害和欺诈他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维护网络安全,不打开不明网站,下载不明信息。从事有益身心健康的网络活动,不沉溺网络虚拟时空。三是对学生进行慎独教育,告诫学生不逾越道德的底线,自觉抵御网络诱惑,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从而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健全自身的人格,提高自身的品格。四是提出上网及使用电子产品的行为规范“守纪、文明、健康、有效、快乐”,并将此大字张贴于学生机房,时刻提醒学生规范上网。在机房电脑设置开机启动后的温磬提示语,学生利用一分钟时间阅读文明操作规范,方可启动到桌面,以此来提醒学生规范操作。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为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自觉形成良好的信息社会责任素养,抵制网络诱惑,各年级、班级设计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同学们积极广泛参与其中,体会到集体活动的乐趣,从而抢占电子产品和网络诱惑对学生产生冲击的市场,挤兑学生上网的时间与空间,达到抵制网瘾、游戏瘾的目的。近年来,我校坚持开展环母亲河励志长走活动。为铸造学生良好的品格和坚韧的意志,形成良好的信息社会责任意识和积极向上精神风貌,自觉抵制網瘾、电子产品,在新生入学后,学校组织高一年级学生参加环母亲河励志长走活动,活动时间一天,行走里程18公里。活动中,结合 “拒绝电子产品,抵制不良诱惑”主题宣传教育,让当前普遍缺少体育锻炼和意志力训练,缺乏坚毅品格的高中生,切切实实地进行了一次集身体检测、耐力比拼、意志力磨练于一体的教育活动。此外,学校还组织敬老院献爱心、校外文明创造卫生打扫、“五四”成人礼、进社区学雷锋、接力赛跑、抢坐椅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开展广泛的人际交往,放松学习压力,磨练坚韧意志,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信息社会责任意识。

三、强化宣传和管控措施。

高中学生信息社会责任意识的养成,良好网络行为习惯、正确使用电子产品意识的形成,要抓在前头,抓好源头,防范于未然。为形成家校合一的教育合力,让部分家长,尤其是承诺子女考上省示范高中则奖励手机的家长,认识到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不合理使用可能给子女健康成长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学校在高一新生领取录取通知书时,向每位家长及学生发放一份《拒绝电子产品,助我健康成长》倡议书,要求新生不带手机等电子产品入校。从实际效果来看,新生入校时,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持有率不超过2%。

为使抵制网瘾、养成良好信息社会责任素养的宣传教育常态化,学校加强了宣传力度,在教学区张贴宣传标语:“文件删除了,还有回收站;青春流逝了,还能找回吗?”“网络是虚幻而无限的,青春是真实而短暂的。”“沉迷一时的快乐,换来一生的痛苦。”等,形成抵制网瘾和电子产品的强大舆论氛围。

另一方面,学校加大技术手段管控力度,管住学生上网时间与上网内容。主要是设置校内网络登录实行帐号密码管理,防止学生随意上网。在学生机房安装防病毒、防黄色软件,可以自动过滤不良信息,推荐健康网站。开展不定期收查学生手机等电子产品行动,在学校寝室区安装网络屏蔽设备,防止学生就寝后上网。加强门禁管理,防学生晚寝后外出上网。

四、加强心理健康疏导。

加强学生信息社会责任养成教育,自觉抵制网络和电子产品,要做到标本兼治,且治本重于治标,疏导优先于围堵。为抓好源头治理,让学生从心理上自觉形成良好信息社会责任素养,学校坚持开展“珍爱生命,拥抱青春——做网络的主人”心理健康讲座,从网瘾、电子产品瘾的定义、特点、判断标准、危害、真实案例、预防等方面,科学全面、真情实景、入心入脑地解答网瘾防治等问题。学校设立心理辅导室,由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对网瘾、电子产品瘾学生开展专业心理健康疏导,并配合相关专业训练和后期跟踪管理,实行家庭与学校齐头并进、家长与老师齐抓共管、控制与疏导双管齐下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众爱、众管、众扶之下逐步走出网瘾与电子产品瘾,走上学习和生活的正常轨道。

信息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未来。但信息社会不是急风暴雨,网络也不是洪水猛兽。作为高中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的传授者和网络应用的探路者,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既要把握好教学内容,充分发掘教育素材,抓好信息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落实,又要将信息社会责任的养成教育贯穿始终;高中学校既要注重教学质量,又要关注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师和学校两者都要高瞻远瞩,要协调一致,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结合教学案例,创新教学方法,喻教于乐,落实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信息社会责任的养成教育,加强对学生网络道德规范教育,努力培养品学兼优、遵规守纪的新青年。

参考文献:

[1]陈传红,《试析网络虚拟世界的心理补偿作用》,《时代经贸》2012 (3):26-27

猜你喜欢

信息社会责任高中
《责任与担当》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谁的责任
责任(四)
信息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构建
浅析电子通信设备的接地技术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