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2017-07-17邓鲜艳曹美琴

大观 2017年6期
关键词:馆员校园文化校园

邓鲜艳+曹美琴

[课题项目:本文系课题《湖南省高职高专校园阅读文化建设“一本四化”模式研究》(课题编号:XJK016CZY071)研究成果。]

摘要:图书馆是高校的一个文化象征,它在学校的教、学、研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离不开图书馆的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图书馆认识自身的角色定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和谐校园文件建设出谋划策。

关键词:图书馆;和谐校园

国家图书馆任继愈教授先生指出“图书馆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窗口,也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标志。”图书馆在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中有其特殊作用,它对高校的教学、学科建设、科研管理和文化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可以说,高校图书馆既是高校生存重要支柱,也是学校的一个重要文化窗口,它反映着高校文化建设的水平和文化底蕴的标志。构建和谐校园建设,不但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政治保障,同时也要有优良的文化条件和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大学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人类知识储备的主体、大学生最重要的日常活动场所,是高校文化建设中极为重要的教育场地。它在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高校图书馆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书馆的产生来源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时它在为文化服务的时,通过长期的发展逐渐形成自身特有的。那么什么是高校图书馆文化呢?高校图书馆文化是在大学文化的前提下,以图书馆文化为基础,在图书管理和提供使用服务过程所形成的特殊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准则、知识体系及外在形象和物质形态的总和。[1]

图书馆对师生的影响,是通过它所创造的精神氛围和文化载体,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师生的情趣,让其灵魂得到丰富,引起師生的感情共鸣,形成一种内在的、自觉自愿的驱动力,使其有意无意的融进图书馆文化中。图书馆文化既服务于学校的教学实践活动,又是学校教学实践的补充。

图书馆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支柱之一。它是大学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管理等工作的文献信息保障和支撑单位。图书馆产生的文化也是校园文化的多年沉积结果,是高校教育发展的深厚土壤,它为学生带来包括思想道德修养、知识素养、审美情趣、价值观念、艺术品质等等诸多的精神与文化氛围,它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学生的成长和成才。[2]

二、高校图书馆是和谐校园文化传播的基地

图书馆文化传播是指图书馆通过其特有的服务内容把文献资源文化、图书馆自身所形成文化传播至每一位读者的过职。[3]它包括图书馆的特定馆藏文化传播、图书馆文化传播和社会即时文化的传播。而馆藏文化传播是指由图书馆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累积和保存的大量物质和精神财富得以开发和利用。并不断创造新的文明的过程。图书馆文化传播分为图书馆建筑、图书馆学理论和环境文化传播。图书馆建筑文化传播是指图书馆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的缩影,它反映了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文化特点,并随时随地的影响着那里的人们和当地的文化。图书馆环境文化传播是指图书馆藏书和服务环境中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这种独特的文化气息就若一杯芳香的咖啡,让人留恋,充满回味。图书馆理论和服务观念通过图书馆制定了系列的馆纪、读者守则等规范,参考咨询工作、文献流通工作、读者活动等制度规范和服务活动,将图书馆理论和服务理念落实到图书馆同仁和读者中去,从而实现这些理论和观念。社会“即时文化”的传播是指新的文化现象产生后,图书馆可利用自己的文化优势,通过展览、演讲会等形式予以关注,并传播于社会之中。

高校图书馆要充分认识图书馆文化传播的基本规律,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使高校图书馆能成为弘扬主流文化,保存优秀民俗文化,不断挖掘、构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主渠道。高校图书馆也应该成为和谐校园文化持续发展的坚强后盾,成为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传播器和和谐校园文化的终身教育的最佳场所。

三、高校图书馆是参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

图书馆作为高校重要的校园文化场所,公共活动空间相对来说更加宽裕,与学院各院系及学生社团联手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举办讲座、演讲、学术报告,活跃校园的阅读气氛,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从而形成良好的学校习惯。结合本校专业进行各种学术讲座,让读者开阔眼界和扩大知识面;也可以请一些文化界、艺术届的名人举办文学、书画等艺术类的讲座。使读者能够获得文学和艺术的熏陶。图书馆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可以在校园中营造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的氛围,改进校园的文化环境,提高帅生的文化素质,提升校园的文明程度。正是图书馆举办讲座,使图书馆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和拓展。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最集中、最活跃的中心,是读者的精神家园。高校图书馆开展讲座成为参与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主要途径之一。

四、图书馆馆员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人

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就是向读者提供所需的信息。图书馆的实践本质就是社会成员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包括信息资源、设施资源和图书馆馆内的智力资源的活动。图书馆作为文献的组织和提供机构,是由馆藏文献资源、空间建筑、硬件设施和图书馆的主体部分——图书馆员等多种要素组成的,在这些构成要素中,只有图书馆员才是最重要的要素。因为图书馆的所有工作那是在为读者提供文献和信息服务。特别是在信息社会和网络环境下.人们对信息高度依赖。而图书馆的馆员是文献信息资源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又是知识信息的导航员,信息教育的主体。[4]通过图书馆员帮助和培养用户获得知识信息的能力,优化学习方法,提高研究能力,成为新时代读者的迫切需要。在读者与馆员的关系中,读者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图书馆的客户;图书馆员是提供服务的主体,是图书馆这一文化服务机构的重要组成都分。

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图书馆馆员是服务主体,也是在图书馆价值体系中日益成为具有基础和主导地位的核心价值主体。高校图书馆服务的过程实际就是校园文化建构的过程,一方面图书馆服务本身是图书馆馆员这个群体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的体现,另一方面让满意服务成为所有馆员的自觉行为和共向的价值观与行为模式,让馆员的服务行为体现为一种文化心态,让服务活动形成文化,服务文化外在为服务理念,成为集体行为的准则。它就有可能成为和谐校园文化的主流价值。

五、高校图书馆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信息资源中心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资料聚集地,也是读者获得信息资源、主动学习以及学习交流的重要场地。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为和谐校园给予了一定的智力支援:一是和谐校园的文化打造离不开人类知识的宝库——图书馆。二是和谐校园文化需要学生有着正确的价值观念,而图书馆保藏的图书对引导读者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极为重要,这种价值观也促进了读者积极向上,不断进取。三是高校图书馆既是文化传播的集散地,又是文化创新的策源地,对于校园的文化建设,图书馆具有积极的作用。作为一个公共设施,其建筑又具有很强的文化象征,对于营造文化氛围、凝聚文化气息、担任文化交流有着它天然的优势。它又是图书与读者、馆员与读者、馆员与图书交流沟通的场所和桥梁,凝聚了人们的思想情感。

【参考文献】

[1]马兰兰.高校文化育人初探[D].浙江理工大学,2015.

[2]杨淑霞.高校图书馆文化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2007(03):23.

[3]王松国.论人文化趋势下的图书馆文化传播[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6(02):46-47.

[4]宋海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图书馆建设[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07):12-13.

猜你喜欢

馆员校园文化校园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信息时代院校图书馆馆员的职业素养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关于义务馆员参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建设的思考
基于个人发展困境与人力资本视角双维度考量的青年图书馆员培育对策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试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素质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