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世说新语》人物塑造的艺术特色

2017-07-17程晓倩

大观 2017年6期
关键词:世说新语人物塑造艺术特色

摘要:《世说新语》这部著名的“志人小说”通过刻画鲜明生动、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向我们展现了魏晋文化和名士风度,历来受到读者好评。其从容优雅、诙谐有致、含蓄隽永的笔调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本文主要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来论述《世说新语》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世说新语》;人物塑造;艺术特色

《世说新语》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十分高明,往往寥寥数笔就能展现每个人物所独特的性格特点和气质风度,突显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论述《世说新语》人物塑造的艺术特色。

一、通过对比来突出人物高贵品格

鲁迅先生曾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汉末士流, 已重品目, 声名成毁, 决于片言。”《世说新语》常常通过对比来刻画人物,只言片語就能将人物品德的高下以及见识的高低表现出来。例如《德行》门中的第十三条“急不相弃”: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许已纳之其自托,宁可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

此条是说王朗和华歆承诺搭载逃难之人,然而等贼人快要追上他们的时候,王朗却想要丢弃所携之人,与之前欣然答应救人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相比之下,华歆则始终如一地坚持救人,认为临危不能相弃。这样写,就将王朗的轻诺寡信和华歆的大义凛然作了鲜明对比,后者高尚的品格则被凸显出来,人们也以此判断二人的高低优劣。

再如德行门第十一条割席分坐: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此条是讲管宁、华歆的两件小事:他们共在园中锄菜,管宁发现了金子,视之与瓦石无异,挥锄继续劳动,而华歆拾起金子而后又扔掉它;他门同席读书,门前经过豪华的车马, 管宁读书如故而华歆则放下书出门观看。两相对比,二人品性之高下昭然若揭,虽然二者的举止只有细微的差别,但正是这细微的差别才显示出管、华的高下。作者虽不置褒贬,但褒贬之意尽显于言外。作者这种巧妙的对比,旨在赞扬管宁之淡泊名利,寥寥几笔,却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通过比喻来展现人物的风流气度

精神气质往往最能表现一个人的风流韵致,而刻画一个人的形貌较易,展现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风度却较为困难。在《世说新语》中,作者能大量地运用贴切的比喻,化抽象为形象,化通俗为高雅,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其语言也显得生动而富有灵气。妙趣横生的比喻,能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力, 使读者能更好地领会人物的精神气质,感受人物的非凡气度。今人在研究魏晋名流敏捷的文思、出众的才华以及其高超的语言技巧时,也正是从这些比喻句入手的。如容止门第三十九条刻画王恭的形貌:

有人叹王恭形貌者,云:“濯濯如春月柳。”

此条把王恭形态比喻为清朗明净的春月之柳,让我们不禁想象到王恭的气质与风度,宛若春季月下碧绿的新柳一样鲜艳娇柔,可见王恭容貌的年轻与体态的娇柔。这一比喻也形象生动地向我们展现了魏晋风流人物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精神气质与风貌。

再如《容止》门第五条“嵇康风采”: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此条通过自然景物来品藻人物,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嵇康其人如在眼前:将魏晋名士嵇康喻为“清风”,形容为“孤松独立”“玉山将崩”。我们不仅可以看见其如松树般的坚贞、挺拔,而且似乎还可以听到松下清风,并自然由此联想到其为人的脱俗与高风亮节。

三、通过外貌特征的描绘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世说新语》说专设世容止说一门,描绘魏晋名士的容貌举止。魏晋名士不仅追求内在的神韵修养,而且极重外在容貌,风姿秀逸、神情爽朗、容貌端庄、目光炯炯有神 , 甚至皮肤白皙,都极为所重。《世说新语》的外貌描写,栩栩如生地展示了魏晋名士自然放逸、倜傥风流的神采。夏侯云“新朗朗如日月之入怀”,王戎“眼烂烂如岩下电语”,裴楷“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风彩照人”,杜弘治“面如凝脂 , 眼如点漆” , 桓温“鬓如反猬皮,眉如紫石棱”,王右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语”,王恭“仪表丰美,濯濯如春月柳”,王衍“岩岩清峙 , 壁立千仞”……这些描写都以美如自然景物的外貌体现人物内在的智慧和品格,也充分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真率人格理想的审美追求人。

四、通过个性化的举止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如世任诞说第十则:阮步兵丧母,裴令公往吊之,阮方醉,散发坐床,箕踞不哭,阮咸在宗族聚会不用酒杯,而新以大瓮盛酒,围坐,相向大酌。时有群猪来饮,直接去上,便共饮之语。这是写步兵校尉阮籍丧母时喝得醉熏熏的,来了吊唁的人,他也不哭,披散着头,两腿叉开而坐,毫无顾忌地与群猪共饮瓮中之酒。这些动作描写充分展示了人物放浪形骸、不拘礼节、不讲姿容的性格特征。这些描写正是对恪守礼法的谦谦君子儒雅风度的反叛,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魏晋风流人物的别样风韵。

五、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如《世轻》第十二则:袁虎、伏滔同在桓公,桓公每游燕 , 辄命袁物,伏人袁甚耻之,恒叹曰:大公之厚意,未足以荣国士人与伏滔比肩,亦何辱如之。亮语袁虎的话语显示了他瞧不起伏滔的傲慢性格,《言语》第十九则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晋武帝刚登位时占卦看皇位能延续多少代,可是卦象为“一”,晋武帝不高兴,群臣的脸色也变了,谁也不敢说话,这时裴楷进言道: 新臣闻天得一以清 (清朗 ) , 地得一以宁(安宁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人语裴楷的巧解妙答,化凶为吉人使晋武帝转忧为喜,使群臣赞叹钦服,这段话出自老子的《道德经》,语言描绘之中显示了人物渊博的学识、敏捷的才思 , 以及沉着应对的良好心理素质。

《世说新语》开中国古代小说写人之端绪 ,其“志人”常通过对比、比喻来写人的精神气质,详写人物的外貌、语言、行为动作及举止,以此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这些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刘义庆.世说新语[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刘正国.论《世说新语》的“志人”特点[J].武汉教育学院校学报,1999(04):19-20.

作者简介:程晓倩(1996-),女,汉族,湖北宜昌人,本科,黄冈师范学院。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世说新语人物塑造艺术特色
论李白诗中《世说新语》典故
从《世说新语》看士族女性的魏晋风度
《水浒传》的人物塑造手法与影响探析
回家之路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琅琊榜》浅评
《大师与玛格利特》中空间变换对人物塑造的影响
田名瑜写景诗的艺术特色
《世说新语》中两晋士人的文学审美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