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管理协同机制探讨

2017-07-12马昌群

广西教育·C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协同机制课堂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

【摘 要】本文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课堂问题行为,提出引入协同管理思想,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管理协同机制,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各司其职、协同管理的课堂管理模式,充分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目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课堂管理 协同机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C-0052-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当代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决定了当代社会人才培养的素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管理,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素质。因此,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管理,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素质的必然选择。

一、协同管理概述

所谓协同,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协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它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也包括不同应用系统之间、不同数据资源之间、不同终端设备之间、不同应用情景之间、人与机器之间、科技与传统之间等全方位的协同。

协同管理,即协同作战。是把局部力量合理地排列、组合,来完成某项工作和项目。例如,协同销售。协同管理是一种基于敏捷开发模式,以虚拟企业为对象的管理理论体系。虚拟企业实质是一个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系统环境,协同管理就是通过对该系统中各个子系统进行时间、空间和功能结构的重组,产生一种具有“竞争—合作—协调”的能力,其效应远远大于各个子系统之和产生的新的时间、空间、功能结构。协同管理理念主要体现为三大基本思想,即“信息网状思想”“业务关联思想”和“随需而应思想”。其本质就是要打破资源(人、财、物、信息、流程等)之间的各种壁垒和边界,使它们为共同的目标而进行协调的运作,通过对各种资源最大地开发、利用和增值以充分达成共同的目标。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协同管理,是指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协同管理的理念和原理,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为导向,发挥其调控、激励和评价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升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自学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操作技能目标,达到协同育人的目的。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管理现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我们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证,是高校实现全方位育人、协同育人的重要保证。然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不少的问题。

(一)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兴趣与动力。通过对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调查发现:34%的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没兴趣,56.2%的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一般,超过90%的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为了应付该课程的考试。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兴趣,就会造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玩手机、睡觉、逃课等不良现象的产生,严重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而针对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动力所做的一项调查也显示,相当部分大学生认为:在当前市场经济大潮下,学习思想政治理论没有用,学得再好对于未来的工作也是没有帮助的。因此,大学生缺乏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该课程就难以取得实效性。

(二)部分教师创新意识不够,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一、陈旧。时代发展日新月异,我们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面对这种复杂而深刻变化的社会环境,高校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创新意识不够,教学理念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部分教师自身知识素养不高,备课不充分,课堂上“照本宣科”现象严重,教学方法单一、陈旧,课堂教学缺乏吸引力。尤其是大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采取大班教学,从而导致课堂上与学生沟通或互动困难的尴尬局面的出现,为了避免这种尴尬局面,相当部分的教师都会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讲授式教学。讲授式教学法是一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教学形式单一、乏味。

(三)大班式教学的课堂纪律松懈,缺乏有效的课堂管理。当前我国各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上都是采用大班式教学,一个授课班级少则100人,多则达140人,这使得任课教师课堂考勤无法落实或真正落实有一定的难度,为此学生平时迟到、早退、旷课的现象较为严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达,手机使用的普及,很多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玩手机。此外,大班式教学也给部分学生上课时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提供了便利。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采用大班式教学所产生的课堂纪律松懈的现象较为严重,单凭任课教师个人的力量,难以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管理。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管理实施协同机制的措施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秩序不仅是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还是提升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的重要手段。高校要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必须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管理的協同机制,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产生“1+1>2”的协同效应。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守土有责,强化责任意识,增强教学互动。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强化责任意识。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问题、价值观念势必冲击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当代大学生置身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思想、观点、立场都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理论与社会现实的脱节和反差,往往会使学生无所适从,甚至对课本上的知识产生怀疑,认识上产生偏差。“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做到自己信,敢于讲,充分帮助当代大学生解决面临的困惑和烦恼。

另一方面,课堂教学管理是一种双边交流活动,其成效依赖于富有情感的互动交流。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心理学研究也指出,情感因素是人们接受信息渠道的“阀门”。一个精通并善于课堂教学管理的老师与学生感情融洽、心灵相通,就能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达到课堂管理的最佳状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积极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模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通过课堂互动予以情感投入,采取与学生心理情感接近或相容的态度和方法,形成与学生和谐共振的情感基调,那就能实现情感协同效应,从而有效管控课堂教学。如新学期开始上课时,可以引导学生交流假期的收获和感受,启发学生认识到与人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还可以采用课堂提问、案例介绍、时事精评等多种方式互动来启发学生,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辅导员、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全面参与课堂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大多采用大班制,教师不能有效管控课堂,且不同班级学生混坐一起,班干部管控也有难度。马格里特等人研究指出:“在影响学生学习的28种变量中,课堂管理是作用最大的直接变量之一。”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管理方式,实施辅导员、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协同管理模式,以强化课堂的组织管理。具体做法为:大班小组化、座位区域化。即把上课的学生按行政班(自然班)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为10-15名成员,每小组选定1-2名组长,由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担任组长。然后再根据分组情况,将各组按指定区域就座,各小组成员可以按指定区域自主选择座位。为保障教室资源的公平性,每月调换一次区域座位。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同是高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和所上课行政班级的辅导员联系沟通,利用微博、微信、QQ、易班等网络平台,共同直接管控各组组长,实施协同管理模式,以切实有效管控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课教学的实效性,以推进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目标的实现。

总之,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课堂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与挑战。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接纳并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迎接挑战。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协同管理模式,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二十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255

[2]马格里特.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服务:平等与机会[J].教育展望,1996(2)

[3]房慧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问题、对策[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2)

【作者简介】马昌群(1976— ),男,硕士,桂林旅游学院思政部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卢 雯)

猜你喜欢

协同机制课堂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
探析“三网联动”品牌传播机制
中职学校课堂教学管理方法刍议
新经济时期高校纪律检查与业务监管协同机制建设的探索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互联网+”思维在应用型高校课堂管理的思考与探索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