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阅读品味人生提升素养

2017-07-06郭瑞弟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7期
关键词:经典阅读实效习惯

郭瑞弟

(河北省保定市蠡县辛兴镇西河小学,河北蠡县,071400)

摘 要:新课标对各年段的课外阅读做了非常明确地要求,经典阅读对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发展个性,激发想象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经典阅读教学中,我体会到不仅要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还要讲究阅读的方法,更要注重阅读的实效,逐步提高学生的经典阅读水平和文学鉴赏能力,提升个人素养。

关键词:经典阅读 习惯 方法 实效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阅读的价值远不止体现在个人层面上,家庭层面上,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让学生从小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一生与书相伴,我们重任在肩,责无旁贷。

新课标要求我们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味,发展个性,激发想象力和创作潜能。因此在语文教学和阅读经典中,我体会到了如下几点:

一、培养阅读习惯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课程标准上对到各学段学生对阅读能力做了不同程度的要求:

1—2年级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不少于5万字。3—4年级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这一个个清晰明确的数字,充分表明必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才能达到这一教学目标。

我校努力改善办学条件,营造书香校园,让书香浸润校园,让经典滋润童年,让阅读伴随师生成长,建设师生精神家园。每日晨读已深入人心,学生已慢慢养成习惯。每次上语文课时,课前一分钟也交给学生,他可以讲故事、可以诵读诗歌。也可以说读后感,为了更方便学生阅读,我班还设立了图书角,学校的图书馆也面向全体师生开放。我班门前还设有两块展示板,展示学生的读书心得、绘画作品、优秀作文、主题手抄报等。每学期我还举行各种类型的读书会、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学生走进校园就被浓浓的书香包围,走进班级就被清新的班级文化吸引,营造出一个学习的好环境,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二、讲究阅读方法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语文阅读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心智活动,必须学会主动地思考,有效地阅读是理解课文知识积累语言的前提条件,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重要的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即“受之鱼不如授以渔”。

无论是阅读课内还是课外读物,我不仅要求学生做的眼到、口到、心到,还要求学生做到手到、耳到、腿到、情到。手到: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在阅读中把自己对文本的见解、疑问、心得等写在书的空白处。耳到:要求学生大声的朗读课文,不仅听自己的读书声,还要倾听他人的声音,享受读书的乐趣。腿到:要求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感受自然之美。情到:要有感情的朗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课程标准中对阅读的方法有明确的解读,对阅读的形式也有精准的阐述。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对于不同体裁的文章,采用不同的形式去读,不同类型的文章采用不同的方式去读。比如:《再见了,亲人》我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亲人”指的是谁?文章写了什么内容?作者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童年的发现》则采用了联想阅读法,这个人是谁?他在童年发现了什么?他是怎样发现的?《地震中的父与子》运用了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声情并茂的角色朗读,去感知人物的内心世界,去体会文章的主题思想,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在阅读经典过程中,我也建议学生采用浏览、精读、诵读等方式,避免让学生产生倦怠情绪,让学生对阅读总有新鲜感,保持对阅读的热度。

三、拓展阅读空间

现代教育学心理学表明:小学阶段是儿童语言发展的最佳期,在这个时期孩子有惊人的记忆力,如果语言只是在十分有限的阅读范围内进行训练语言的发展会受到影响,不能发挥最佳记忆期的作用。大量阅读的好处不仅仅是为了写出一篇好文章來,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在阅读中丰富知识、吸收信息、陶冶情操、完善人格,与此同时,也会让学生潜移默化的积累语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草船借箭》,我为学生推荐了《三国演义》,让学生在书中去感知三国时期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熟知那些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学习《刷子李》又引荐了《俗世奇人》,使学生了解晚清时期,旧天津卫本各种怪异人物。学《丑小鸭》让学生课下阅读《安徒生童话选》,让学生走进一个个令人神往又充满奇异色彩的世界。

我不止停留在课文的拓展阅读上,还鼓励学生看“闲书”,天文、地理、医学、科普等都看,广泛猎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季羡林老先生在《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也主张看闲书,他还要求“小苗”们做到三贯通—中西贯通、文理贯通、古今贯通,我希望我的学生也能做到这一点。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师生共读,品味人生,教学相长,充分发挥学生最佳记忆期的作用,让经典伴随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注重阅读实效

阅读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时常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师生交流读书经验等。举行向别人推荐一本好书活动、举办读书比赛、讲故事比赛、组织学生演讲比赛等,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文学鉴赏能力,提升个人素质。比如:有个同学在读书心得中写到“《爱的教育》这本书我好喜欢,它让我感受到了很多爱:有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还有对祖国的爱。我喜欢安利柯也喜欢罗贝蒂,这本书让我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

总之,阅读经典已深入人心,全民阅读也列入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教师是这一活动的倡导者,更是执行者,让我们携起手来,让经典阅读融入我们的生活,扎根于我们心中,共同开创祖国未来。

猜你喜欢

经典阅读实效习惯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经典阅读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
初中生作文素养的培养途径研究
想象力都去哪了
活动性策略在经典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从细节处找英语实效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