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校园环境下高职翻转课堂的现状及启示

2017-06-13蔡彬彬宋楚平李少芹

职业技术教育 2017年11期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自主学习翻转课堂

蔡彬彬+宋楚平+李少芹

摘 要 对高职院校实施翻转教学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同院校的数字校园的硬件基础没有明显的区别,但学生对翻转课堂的认知有较大的差异,学生对翻转教学过程体验有较为深刻的印迹,但对教学效果持一般中肯态度。同时研究也表明,应用现状与总体评价显著正相关,教学过程与总体评价相关性不明显,而教学效果与总体评价高度显著相关。为此,高职院校要从校园平台和资源、教师翻转教学能力、学生探究学习兴趣和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找出相应对策,提高翻转教学改革效果。

关键词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数字化校园;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11-0036-04

一、调查背景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为主的高等教育,其无论是学生群体特征,还是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教学资源的获取和教学环境的利用,都与基础教育乃至本科教育有较大的不同。现有的研究表明:翻转课堂在基础教育方面产生了显著影响,为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和资源均衡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1];同时,国内高校联盟的研究也证明,利用MOOC、SPOC等形式的翻转教学可有效开展混合学习,具有易于服务高校教学、有效降低学习难度、重新定义师生角色的优势[2]。但这些研究主要是针对本科院校进行的,很难直接作用于高职院校。不難发现,各国及相应的研究机构已经清醒地意识到:不同的学习对象要有不同的实施模式,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比最终的分数更具说服力。为此,本文借鉴部分高校实验翻转课堂的经验,在全省6所高职院校开展了翻转课堂现状和实施效果的实证调查研究,以数据分析来正面回应“翻转课堂是否促进高职教学效果”的诘问,帮助广大师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二、问卷设计及数据处理

(一)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问卷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和掌握目前高职院校实施翻转课堂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明确影响翻转教学效果的因素;其次,通过对师生的调查和访谈,了解他们在践行翻转课堂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并提出数字化校园下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的对策和建议,为促进高职教学的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证依据。

为避免现场调查带来的时间紧、被访者忙于应付从而影响调查效果的弊端,同时为节省成本和时间,迎合师生现行的生活和学习方式,本次调查采用APP和Web形式。围绕调查目标,问卷在设计时吸收了相关研究成果[3],并考虑了院校层次、不同师生群体、专业类型等因素,共20个自变量,分4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包括5个二级变量,每个变量的评价因子共5个,对应5种不同的评价程度,如变量1分为“非常了解、比较了解、一般、听说过、完成不知道”5种评价因子,其他评价因子在此从略。评价指标和变量详见表1所示。

(二)数据处理方法

本次在线调查共获取1856份调查数据,剔除明显不符合的特征记录(如全是A选项,或有规律的局部全A、全B选项等),将余下的1738条数据从后台数据库中导出到Excel表中,另存为以制表符分隔的文本文件,方便R软件利用read.delim函数进行处理。为避免局部隐性非可信数据对整体分析结果的影响,并考虑便于处理结果的可视化分析,本次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处理,随机选取其中200条记录进行量化分析,共进行5次,然后取均值作为最后的分析结果。实验采用R软件计算一级变量和二级变量的均值和标准差,然后从整体上依次分析“应用现状”“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和“总体评价”之间的回归关系。

三、结果分析

(一)一级指标的数据统计

分别对4个一级指标包含的变量值进行计算,求其均值和标准差,结果如表2所示。

从统计结果来看,应用现状的均值最低,其次是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与总体评价的均值相当,而标准差正好相反,总体评价的标准差最小,应用现状的标准差最大。这说明学生对当前翻转课堂的教学现状满意度最差,且不同学生群体对慕课网、可汗学院、网易公开课等教学形式的了解差别较大,对数字化校园的软硬件环境、教学场所和翻转课堂的大面积推广的认知存在较大的分散性,反映出高职院校在建设支持翻转课堂的数字校园和教学场所方面的水平参差不齐,各校在推行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的力度也有较大的差别。

调查发现,学生在接受翻转教学时感受的教学效果,能直接体现在总体评价上,这说明,学生对翻转教学的兴趣、参与度和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将直接影响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整体认可和肯定。因此,学校在推广翻转教学的初期,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基础准备工作,如构建流畅的数字校园环境、精心设计高质量的微视频、建设丰富的配套教学资源等,让学生在接触翻转教学的初期就能感受其巨大的魅力和有效机能,从而成为翻转课堂的追随者和参与者。

(二)二级变量统计

表3显示,在所有二级变量中,变量2即“翻转课堂教学曾经在你学习过的课程中广泛使用”均分最低,其次是变量4“学校有完善的支持翻转课堂的教学平台和资源”。这说明高职院校在推广翻转课堂方面还存在不足,要利用省市、国家层面建设品牌专业和资源库的机会,夯实翻转教学的软件和硬件基础,攻克阻碍翻转教学的壁垒,全面提升翻转教学的高度和深度。同时可以看出,变量9和变量10的均值和中位数也都比较低,这反映出在实施翻转课堂时,高职生在主动探究问题和学习总结方面明显不足,不能自觉控制学习进度,对时间的把控能力较弱,影响了学习效果。这需要任课教师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加强这方面的培养和强化。

调查反映,变量7的均值为4.55,中位数为5,由于中位数不受异常值的影响,具有稳定性,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对“上课时得到老师的个别指导,从而解决你本次学习的疑惑”持非常肯定态度,学生能明显感受到翻转课堂的课中学习相比传统课堂而言,更能得到快捷的学习帮助和教师指导。其次,变量12和变量18的均值和中位数都比较高,说明学生在翻转课题中,能明显感受到由于能及时解决学习疑惑带来的学习轻松感,从而得出相比传统教学,该教学模式具有更好、更有效的教学体验。其他变量的均值和中位数均在4以上,这表明,学生对翻转教学的总体评价较高,认可该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反映出学生有较大的收获感和学习效能,愿意在课程学习中尝试和运用翻转教学,并赞成学校推广和普及该教学模式,扩大受益面,让更多的学生分享课程改革成果,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三)一级指标中各变量的相关性和影响

在4个一个指标项中,总体评价是因变量,应用现状、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可以视为自变量,因为数字校园的软硬件环境,校内外的微课、公开课等学习资源都会影响学生对翻转课堂的总体评价。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则更能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亲身体会,也直接影响学生对翻转教学的总体评价。因此,此处将应用现状、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分别设定为自变量x1、x2、x3,总体评价定为因变量y,来分析3个一级指标项与总体评价的相关性和影响程度。

经软件计算并从分析结果得出公式:y=1.29275+0.21663x1+0.02256x2+0.51497x3。

结果显示,应用现状与总体评价显著正相关,教学过程与总体评价相关性不明显,而教学效果与总体评价高度显著相关。从教学常理来看,教学过程是翻转课堂的核心,其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评价,应与总体评价有直接的关联。但从分析的数据来看,这种关联关系并没反映出来,究其原因,在翻转教学活动中,可能相比教学过程环节而言,教学现状和教学效果更能直接和明显地让学生感受到变化和不同。另外,教学过程受教师表现、视频质量、时间分配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对教学过程起决定性的作用,如果表现不佳,学生自然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值不高且趋于稳定,也就不能对总体评价造成显著影响。

从回归分公式可以看出,应用现状包含的二级变量,如共享微课资源、教学场所、大面积开设翻转课堂和数字校园支持翻转教学的软硬件环境,直接对总体评价的满意度造成显著影响,表明这些客观条件是翻转教学的关键要素和基础,提供通畅的教学资源访问和舒适的教学场所,以及保障软硬件设备的正常运行是保证翻转教学效果的前提。

数据分析发现,教学效果对总体评价的影响最为明顯,教学效果每提升1个值,将使总体评价增加0.51,说明与教学效果相关的评价因素:自主学习能力的提示、学习更轻松、微视频提高学习效率、更好的师生关系和激发学习兴趣对综合评价有直接的影响。原因在于学生在翻转学习过程中对这些因素的感受更深刻、体验更直接,也就将教学效果直接反馈到总体评价中。所以,要全面提升翻转课堂的教学评价,不仅要加强数字校园的软硬件基础建设,同时要丰富以微视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成果,还要加强教师在翻转环境下的教学能力培养,成为组织课堂学习的高手和引导学生研学的金牌教练。

四、建议与启示

从以上4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的数据统计分析,能比较直观地反映出我国高职院校翻转课堂的应用现状:从应用范围来看,多数的院校还没有普及和大面积推广翻转课堂教学,实际应用的翻转教学课程寥寥无几;从支撑资源来看,数字校园的基本环境是比较健全的,但缺乏丰富和有针对性的微视频和外链接的微课资源;从教学过程来看,学生对体验过的翻转教学持较肯定的态度,没有明显的偏好和否定的意愿;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给予一致的较为积极的好评,但在翻转教学提升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学生的评价一般。基于以上结论分析,对高职院校落实教育信息化的教学创新,推动翻转课堂的未来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完善翻转课堂的平台和资源

调查表明,尽管高职院校在数字化校园方面的建设卓有成效,但专属慕课和微课的教学平台还很欠缺,不足以支持翻转教学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因此,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慕课和微课平台,能使视频学习和师生的网上互动交流顺畅便捷,方便师生及时检索到自己所需的网络资源;另一方面,要采取共建、共享的网络资源建设模式,及时推出与课程教学相适应的微视频、PPT、电子学案和在线测试等网络资源,为翻转教学的实施提供技术和资源支持。

(二)提升教师对翻转教学的驾驭能力

无论是从教学的组织、工具的使用,还是教学内容的选取和设计,翻转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由于教师的时间和精力上的限制,或者对翻转教学中自身角色转换的不适应和认识不足,都会造成教师对翻转教学的消极处理,影响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虽然部分教师积极投身于翻转教学的洪流之中,但由于自身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存在再学习困难,很难将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通过微课的形式完美展现出来,挫伤了他们应用翻转教学的积极性。因此,要从学校政策、环境和时间上充分给予教师支持,帮助他们领悟翻转教学的理念,掌握新媒体技术,提升翻转课堂的设计和组织能力,让广大教师真正成为翻转教学的践行者和推动者。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兴趣

在翻转教学中,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和信息的获取者。因此,在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练”转变为翻转教学“预、学、研”的过程中[4],更需要学生的主动参加,让学生自觉观看微课视频,认真完成知识自测,积极参与课堂主题研讨,及时进行学习的总结和反思,逐步培养学生自我约束和把控时间的能力,培养学生能灵活运用各种学习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训学生探索新领域、新知识、新技术的兴趣,让学生成为翻转教学的最大受益者和推动者。

(四)创新课程评价方式

任何教学模式的创新最后都要接受效果的检验,翻转课堂也不例外。如果课程还是采取传统的终结性教学评价方式,很显然这违背了翻转课堂中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体性原则,也不符合评价活动的驱动性特征。因此,要建立综合的评价新机制和新方式,可以通过在线测验、课堂报告和辩论、学生作业以及纸卷考试等多种形式来进行评价,将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结合起来,形成多维、多元的综合评价体系,来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学生通过评价结果能真切地体会到翻转教学带来的效果,会自觉、主动参与翻转教学活动,促进教学的良性循环和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卜彩丽,孔素真.现状与反思:国内翻转课堂研究评述[J].中国远程教育,2016(12):26-28.

[2]譚苏燕. SPOC支持下的生态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6):100-102.

[3]池忆.翻转课堂的学生满意度调查研究[J].高教探索,2015(6):85-87.

[4]祝智庭,管环琪,邱慧娴.翻转课堂国内应用实践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5(6):66-67.

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Flipped Classroo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Digital Campus

Cai Binbin, Song Chuping, Li Shaoqin

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flipped teaching, and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practice and teaching quality of flipped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questionnaire was carried out.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four dimensions, such as application form, teaching process, teaching effect and overall evaluation.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re is no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the hardware foundation of digital campus in different colleges, but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studentscognition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The students are deeply imprinted on the flipped teaching, but have a general attitude towards the teaching effect. In the meanwhile, the result also shows that the application status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overall evaluation, teaching process and the overall evaluation of the correlation is not obvious, and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the overall evaluation are highl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Therefore, based on the result of investigation, the college should find out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rom campus platform and resources, teachersflipped teaching ability, studentslearning interest and curriculum evaluation system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flipped teaching reform.

Key words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autonomous learning; digital campu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uthor Cai Binbin, lecturer of Jiangsu Colleg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Nantong 226007); Song Chuping, associate professor of Jiangsu Colleg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Li Shaoqin, Jiangsu Colleg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猜你喜欢

数字化校园自主学习翻转课堂
浅析高校一卡通系统财务管理
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校园中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数字化校园的整体构架及技术分析
基于防火墙和WAF安全设备的高校信息安全设计与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