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帕司他和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疗效分析

2017-06-13姚嫚娇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4期
关键词:莫沙必利临床疗效

姚嫚娇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依帕司他和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依帕司他联合莫沙必利组以及依帕司他组,每组49例,依帕司他组采用依帕司他治疗,依帕司他联合莫沙必利组采用依帕司他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胃轻瘫症状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经过对比发现,依帕司他联合莫沙必利组患者治疗前的胃轻瘫症状评分与依帕司他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胃轻瘫症状评分、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依帕司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采用依帕司他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依帕司他;莫沙必利;糖尿病性胃轻瘫;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2(b)-0099-02

糖尿病性胃轻瘫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类型,是糖尿病患者常出现的并发症之一,有较高的发病率,患者一般会出现胃排空延迟以及食欲不振等症状。药物治疗该病虽有一定的疗效,但是较多患者会出现胃轻瘫的现象,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该病会影响到患者对食物的吸收,临床一般采用依帕司他以及莫沙必利治疗,为进一步证明两种药物的疗效,该次研究主要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依帕司他联合莫沙必利组以及依帕司他组,每组49例,其中依帕司他联合莫沙必利组男29例,女20例;年龄范围34~75岁,平均年龄(54.5±20.5)岁;病程范围5.8~19.2年,平均年龄(12.5±6.7)年;胃排空持续时间1.8~7.7个月,平均年龄(4.75±2.95)个月。依帕司他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范围35~76岁,平均年龄(55.5±20.5)岁;病程范围5.2~19.7年,平均年龄(12.45±7.25)年;胃排空持续时间1.4~7.8个月,平均年龄(4.6±3.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范围、胃排空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糖尿病病史;②所有患者均有食欲不振、腹胀以及恶心呕吐的糖尿病胃轻瘫症状;③所有患者均经内镜检查且显示胃排空迟缓;④所有患者均存在胃固体以及液体排空障碍;⑤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的胃溃疡疾病;⑥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的肝胆胰疾病;⑦所有患者均无幽门梗阻现象;⑧所有患者均知情并同意配合此次试验。

1.2 治疗方法

依帕司他组采用依帕司他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患者于餐前口服依帕司他片(国药准字 H20040012;规格50 mg×10片/盒),50 mg/次,3次/d[2]。

依帕司他联合莫沙必利组采用依帕司他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患者于餐前口服依帕司他片(国药准字 H20040012,规格50 mg×10片/盒),50 mg/次,3次/d。同时服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国药准字 H20090881;生产规格5 mg×10片/盒),5 mg/次,3次/d[3]。

1.3 胃排空时间的测定方法

所有患者接受治疗前1 d以及治疗结束后1周给予钡条——试餐法检查。接受检查之前12 h要求患者禁水,于次日清晨8时服用350 mL牛奶,之后服用1粒钡条胶囊,5 min之后进行摄片,20 min/次,期间仔细观察小钡条通过幽门的时间,胃排空障碍为5个小钡条通过时间。

1.4 疗效评价指标

采用自制评分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胃轻瘫症状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患者的腹胀等症状消失,经胃排空试验证明患者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腹胀等症状有所改善,胃排空试验结果表明患者有所恢复;无效:患者腹胀等症状无改善,胃排空试验结果无任何变化。

1.5 统计方法

此次实验中的数据均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与处理,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治疗前后胃轻瘫症状评分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依帕司他联合莫沙必利组的总有效率为(98.0%),高于依帕司他组(85.7%),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轻瘫症状评分

依帕司他联合莫沙必利组患者治疗前的胃轻瘫症状评分与依帕司他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胃轻瘫症状评分与依帕司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依帕司他联合莫沙必利组无不良反应的发生;依帕司他组出现1例轻微腹泻患者,3例皮肤瘙痒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2%(4/49),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性胃轻瘫是糖尿病患者发生的并发症之一,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类型,有较高的发病率,不但会影响到患者对食物的吸收以及对药物的吸收,还会阻碍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出现糖尿病性胃轻瘫主要是因为患者的营养状况不佳以及不能有效的控制血糖所造成[4]。临床对糖尿病性胃轻瘫的治疗一般选用依帕司他以及莫沙必利等药物,依帕司他可有效的抑制醛糖还原酶发生特异性,对蛋白非酶糖化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有效的保护胃粘膜,对该病的治疗有显著的疗效。莫沙必利可有效的增强患者食管的蠕动功能以及肌张力,还可有效的抑制胃反流现象的出现,对食管的清除功能以及胃肠排空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5]。临床研究表明,依帕司他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不但可降低患者神经组织中果糖以及山梨醇的沉积,还可增强患者的胃肠动力,进而改善患者的神经病变状况,通过保护患者的胃粘膜而促进患者快速的康复[6]。

该次研究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帕司他联合莫沙必利组患者治疗前的胃轻瘫症状评分与依帕司他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胃轻瘫症状评分、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依帕司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采用依帕司他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參考文献]

[1] 刘应东,王冀州.糖尿病性胃轻瘫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2):181-182.

[2] 邓建忠,范勇兵.依帕司他和莫沙必利联合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35):4949-4950.

[3] 刘云涛.依帕司他联合莫沙必利治疗55例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2,41(19):2004-2005.

[4] 朱雅欣,刘济仁,谢荣迪,等.依帕司他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 10(13):139-141.

[5] 刘德萍.弥可保联合红霉素对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2):61-62.

[6] 陈世旺,田旭东.六君子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Meta分析及配伍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4,27(8):913-918.

(收稿日期:2016-12-15)

猜你喜欢

莫沙必利临床疗效
艾普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0例分析
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观察
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探讨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泮托拉唑、莫沙必利治疗癔球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