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办法

2017-06-12吴可佳

校园英语·上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文学作品

【摘要】翻译文学作品不仅仅需要具有扎实的英文基础,还要对于文学作品具有深入的剪接,灵活运用英文词汇。历史文化的发展带来了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英语翻译工作是将语言进行切换表达,尤其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应该考虑到文化背景的不同,对于作者的中心思想有一个良好的把握。对于高校英文翻译教学来说,本身高校就缺乏在英文教学上的语言环境,重视书面用语和语法教学,对于口语比较薄弱。因此,学生要想对于文学作品翻译有较高的把握,就需要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本文通过研究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英文文学作品翻译者的基本素养,提出来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建议,希望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文学作品 阅读和翻译

一、前言

一个国家的文明高度往往体现在其文化发展深度上,文学作品是语言发展的体现,能否将文学作品读的透彻和翻译得栩栩如生,是对高校大学生英文阅读和翻译能力的重要评价指标。文学作品的翻译不能将中文或者英文直译过来,需要翻译者对文学作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和创作,需要译者还原作者本意。这就需要大学生明白文学作品翻译的重要性以及中西方文化差异,学会灵活使用英文词汇和语法。因此,高校在进行英文教学时,不仅要给学生传授英文学习的技巧,还要讲授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翻译感兴趣,培养出更多的中外文化交流大使,搭建起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二、中西文化差异分析

1.中西方价值观念不同。中国文化历来崇尚任、智、礼、义、信,孩子从小就被教导应当有集体观念,不能为私利所动,因此,在中华文化里是集体文化,而在西方强调个人个性化的发展,以个人为中心。在英国、美国等国家的民众文化观念中,强调个人利益,个体自由是至上的,孩子成年之后,就会有自己的生活,父母极少去干预,但是在中国父母眼中,家庭是最重要的。西方人往往都有自己独立的生活方式,不会受到家人或其他个体的干预,中国比较注重群体利益,愿意为集体而牺牲个人利益。

2.中西方风俗文化不同。风俗文化是一个国家、集体或民族千百年来,在生产生活等的发展中形成的固化的生活习惯。中西方由于地域、气候、人口等多方面的差异,导致千百年的发展以后,风俗文化有了很大的不同。例如,在中国红色是一个受人喜爱的颜色,它代表着“好运”、“喜庆”等,人们会用红色象征生活、事业等节节升高;而在英语中,红色往往与其他词语连在一起成为贬义词,“see red”就有火冒三丈的含义。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知,相同字面意思的词语,在加上寓意以后,就会有不同的文化差异。

3.中西方看待非语言文化不同。在交际活动中,非语言文化也是很重要的,人们在交谈的过程中离不开表情、手势等的帮助,甚至在某些时候,非语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西方人在见面时,习惯用拥抱来表达对一个人的欢迎和喜爱,而中国人习惯用握手来表示友好。在交流时,眼神交流也是很重要的,例如,西方人如果对于对方谈论的话题不感兴趣,就会有眼神躲避,但是在中国,眼神躲避意味着没有礼貌。

三、英文文学作品阅读和翻译者应当具有的基本素养

1.扎实的中英双语语言基础。要想读懂一篇英文文学作品,首先就是要有扎实的英文知识基础。阅读和翻译是英文学习过程中的必经之路。阅读和翻译的过程,就是对语言进行理解,加工并输出。如果没有扎实的中文和英文知识基础,在阅读理解英文文学作品时,就不能对作品内容和中心思想有一个好的把握,从而不能對文学作品进行更高质量的翻译,不能将文学作品流畅翻译完成。

2.深厚的文学功底。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并非简单的将字面意思解释过去,阅读和翻译是对不同国家文化进行传播的介质,大至国家战略层面,是国家对外输出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文学翻译者应该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知识和广阔的眼界。对于英文文学翻译者来说,其具有的知识内容应该越宽泛和精深越好,知识面应该涵盖中西不同文化背景和翻译专业相关的文化知识。文化背景包含政治、经济、环境、人文、历史、风俗、种族、自然、宗教等等多个方面;翻译所需的文化知识包括所翻译文学作品相关的科技、天文、技术等等的需要一定技能了解的知识。而翻译者应当精通自己所翻译文学领域的专业知识,掌握与所翻译专业的相关内容,比如哲学作品翻译家就应该懂得历史知识和自然知识。

3.具有合理的翻译技巧。翻译者应该在日常翻译中进行工作总结,有自己的翻译策略和方法。翻译者所要做的工作不能局限于翻译本身,而是应该研究翻译原理,翻译者自身的经历、爱好等等,也会影响翻译的效果和质量。翻译者应该通过不断的翻译工作经历,寻找翻译工作的规律,从而提高自己的翻译质量和效率。

四、英语文学作品翻译的教学策略

1.教会学生体会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要素。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具有独特的语言魅力,但是在大学生在进行英文写作的时候就会比较死板,无法表达出作品本身应有的思想感情,因此,高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在阅读原著方面的意识培养,文学作品翻译时首先将原著进行阅读,并且体会作者的用意和感情,结合原著体会文学作品的中所表达的情感,这样才能在文学作品翻译时使用准确的词汇,将文学作品完好的翻译。在英文翻译中,诗歌的翻译是最难的,同时也最能锻炼大学生的翻译能力,如果直译过来,就不能展现诗歌中的韵味美,这就需要翻译者使用形象的比喻来进行翻译。

2.教会学生把握文学作品的整体风格。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写作手法,不同的作品也有不同的风格,不同时期的作品有不同的写作手法,作品当中包含着文化要素。因此,文学作品翻译者应当从时代背景、写作手法、作者写作风格等各个方面,从整体上把握所要翻译的文学作品的特点,研究作者的中心思想,把握文学作品的整体风格。只有这样,译者才能根据文章进行艺术加工,对文学作品发挥想象力,从而形成自己的翻译风格。要想完成高质量的翻译工作,翻译者在将原著认真研读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作品主线和整体风格,加之译者的文学功底,进行艺术加工。所以老师要在教学时,帮助学生分析英美国家文学特点,分析英美文学作品的风格和不同作家的写作特点。

3.教会学生处理好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对于翻译工作是一项难题,翻译者在进行翻译时会受到固有文化的束缚,从而与原著母语有较大差异。英文翻译者在对英文原著进行翻译时,应该首先了解作者所在地和所处时期的文化背景和人文特点,找出原著中中西方的文化差异。翻译者可以将原著翻译后进行艺术加工和再创作,减少在翻译之后让原著意思失真的误差。翻译者还可以去查阅一些其他西方国家的文化特点,进行角色转换,假设自己置身于作者所在的时期和所在的国家,从而站在作者的角度进行翻译。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应注意设置有关西方文化赏析和见解的课程,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4.教会学生合理运用直译和意译。直译的翻译效果可以最大程度还原原著的语言风格,将原文完整展示出来;意译只能将原文部分保留,将原文进行了再加工。直译和意译这两种翻译方法都是在英文文学作品翻译中常用的方法,只有将这两种方法合理进行运用,该直译的直译,改意译的意译,在合适的地方使用合适的翻译方法,才能让翻译过来的文学作品使人读的舒服有趣,而不是枯燥无味,难以理解。将直译和意译这两种方法使用得当,才能让读者更好的体会原文的意思,感受原著的语言魅力,让学生真正对翻译工作感兴趣。因此,高校应当针对直译和意译的特点和不同,来帮助学生总结怎样恰到好处的运用直译和意译。

5.教会学生对译文的润色技巧。翻译者在对作品完成翻译之后,应当进行检查和润色,这就需要译者有较强的理解能力,译者需要对译文进行思考,把握整体的语言风格,对原文有较好的逻辑思考,使译文的意思和风格等真实还原原著,上下文有较好的衔接,这样才能提高翻译的水准和高度。对文学作品润色,考验了翻译者的综合素质,因此,高校应当聘请专门的教师,来对润色技巧向学生传授。

五、总结

英语作为当前全球交流的主要语种,已经成为了中国教学中的重要课程。而英文文学作品翻译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翻译过程,还要求翻译者对文化背景有所了解,译者必须要将中英之间的文化差异、语言特点和写作風格有独特的见解,使读者能够站在作者的角度进行阅读。翻译者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超越原著,这样文学作品的翻译才能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刘茹.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策略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5 (8).

[2]周湘如.英语文学作品的赏析与翻译[J].芒种.2013(7).

[3]李心艳.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策略研究[J].芒种.2013(9).

[4]黄柳.文化学视阔下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技巧研究[J].海外英语.

作者简介:吴可佳(1978.2-),女,湖南长沙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翻译研究。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学文学作品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针对文学作品赏析中的语言角度分析
文学作品与电影文学作品间的对比分析
文学作品与数学
信息化背景下微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翻转课堂在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