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2016-10-18吕文静

科技视界 2016年22期
关键词:概念隐喻大学英语教学

吕文静

【摘 要】将认知语言学的多模态隐喻置于大学英语教学中,能使学生很好的理解英语课文,加深学生对所学文章的理解力。本文通过综述多模态隐喻的相关定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意义,以《新视野大学英语2》中的课文为例,探讨了多模态隐喻对大学英语教学启发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多模态隐喻;概念隐喻;大学英语教学;《新视野大学英语2》

Cognitive Construction of Multimodal Metaphor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Based on Texts from New Horizon College English 2

LV Wen-jing

(College of Language,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ongqing 400050, China)

【Abstract】Applying multimodal metaphor from cognitive linguistics into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will enhance and strengthen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English texts. With the expounding of the definition, researching status and significance of multimodal metaphor and based on the texts from New Horizon College English 2,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nlightening and promoting effects of multimodal metaphor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Key words】Multimodal metaphor; Conceptual metaphor;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New Horizon College English 2

0 引言

多模态隐喻的研究起源于欧美国家,以 Forceville(1998,2007,

2009)[1-3]为首的语言研究者对多模态隐喻有着较丰富的研究,而国内研究相对来说比较少(谢竞贤,2011;朱永生,2007;王林海,刘秀云,2013)[4-6]。国内外的学者主要是运用多模态隐喻对一些具体的语料,如广告(Forceville,2009)[3]、电影(Whittoek,l990)[7]、新闻漫画(俞燕明,2013)[8]、儿童绘本(陈俊,2016)[9]等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其教学过程中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多模态隐喻的运用进行了研究(李毅,石磊,2010;周芬芬,2013;赵秀凤,张卉,2013)[10-12],一方面,印证了多模态隐喻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增强了该理论的应用和诠释力;另一方面,大大丰富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模式和手段,使学生能在更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更好地取得教学效果。本文旨在以《新视野大学英语2》[13]部分课文教学为例,对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语言学进行研究,以期将英语教学中帮助学生通过多模态组合的生动鲜活的形式,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和方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 概念隐喻理论

亚里斯多德对隐喻现象最早进行了研究(1954)[14]。60、70年代以来,一些哲学家和语言学家等纷纷对隐喻作出各种阐释。Lakoff和Jonhson(1980)[15]出版的专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认为隐喻可以从传统的修饰学范畴中摆脱出来,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其进行深入的阐述,并由此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还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隐喻是一种认知机制,它由从始源域到目标域的跨域映射建立,帮助我们通过始源域的结构、关系和相关知识等去构建和理解目标域(Lakoff & Turner 1989:67-72)[16]。

由体验哲学的核心概念看来,人的内在体现了人的心智,人的身体塑造了人的理性(Lakoff & Johnson 1999:5)[17]。Forceville(1998:380)将此理解为:人类更容易感知和理解由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而取得的现象,并对这些现象进行分类界定,原因在于这些感知很具体,由此得出,人们可以通过具体的概念来系统地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因为我们对具体事物和现象的体验取源于我们身体的感知功能,于是,我们可以借助符号学模态使得隐喻的原域与我们身体的感知功能取得联系(谢竞贤 2011,5,49-52)。

2 多模态隐喻

那么什么是符号学的模态呢?朱永生(2007)认为,模态指的是信息交流的渠道和媒介,其中包括语言、技术、图像、颜色、音乐等符号系统。单一的符号模态并不能满足人类要理解和认知复杂的大千世界,进行日常的信息和感情交流的需求,因此,人类必须采用或综合运用多种模态来进行意义的表达。

于是,多模态隐喻是相对于单模态隐喻而提出的,但两者之间并无性质上的差异,都属于人类认知的概念隐喻体系,只是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Forceville & Urios(2009,24) 认为,源域与目标域只用或主要用一种模态来呈现的隐喻为单模态隐喻,多模态隐喻指源域和目标域分别或主要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模态来表征的隐喻。如流行歌曲《棋子》中的歌词:

“我像是一颗棋子,来去全不由自己”,将自己比作棋盘上的棋子,在两个人的爱情关系中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就像可以被棋手随意摆布的棋子一样,这个隐喻恰如其分,属于单模态隐喻的语言隐喻。再如单模态隐喻的视觉隐喻中,人们常常用绿色隐喻生命、春天,或作为青春、活泼或有活力的象征,代表安全和和平。在多模态隐喻运用几种符号学模态(semiotic modes),或综合使用若干符号学模态来强化同种意义的表达,或行使补充功能,或进行有层次排序(Kress & Leeuwen 2001:20)[18]。与单模态文本相比,多模态文本的意义潜势大大增强,因此,意义的创造成为互动的、动态的和共生的过程(Cheng Yin-yuen 2004:163)[19]。多模态隐喻广泛存在于电视广告和电影电视剧中。例如,Saatchi 2013年为央视制作的一则公益广告《妈妈的等待》,在女声轻轻的哼唱中,演绎了一个女人从年轻到年老的经历,在这个过程中,她从陪伴孩子然后到注视着孩子,最后到等待孩子。此视频借助于镜头画面的剪辑次序和声音的延展,使爱,是只要你快乐;爱,是陪你走一辈子;爱,是无悔青春流逝;爱是痴痴等待的概念隐喻得到了充分的诠释。一部拥有无缝隙转场效果的公益短片,以视觉上的流动感和听觉上的跳跃感映射出了母亲在家庭生活里的生命流逝,有效地调动了观者的多重感官,实现了符号信息之间的有效互动。因此,在多模态隐喻中,在图像和声音等多模态的共同作用使得源域的形体和空间维度更加形象和直观,隐喻意义的生成更加鲜活和生动,使得观者能更深刻、全面地理解隐喻意义的表征。

3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意义的动态构建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课堂中以黑板粉笔为主要的教学工具,是一种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听和记的单模态教学方法。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多模态教学的应用可以使原来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通过图形,动画等表现形式变得直观,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进行个性化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更容易掌握教师讲授的知识点,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3.1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图文意义的动态构建

多模态的英语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把课本知识做成PPT,利用PPT中生动的图像对大量的信息进行优化处理,比语言更直观和形象,加大了教学密度,提高了教学效率。如教师在讲授《新视野大学英语2》(郑树棠,2011:78-80)中第四单元A课文“A Test of True Love”一课中,需要将第6段和第10段中对两位女性的外貌描述的语言进行对比讲解。

教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可以挑选与上述两段描述一致的两幅女性的图片,使两位女性在体貌特征如年龄、体形、发型以及着装等方面的差别更加鲜明,在图片中生动地刻画“a young woman”(一名年轻女子)对比“a woman well past forty”(一位四十好几的女人)、“her figure was long and thin”(她身材修长而苗条)对比“She was more than fat”(她不是一般的胖)、“her spectacular golden hair lay back in curls from her small ears”(漂亮的金色长发卷曲在小巧的耳后)对比“her hair sporting patches of gray”(头发斑斑灰白)以及“Her fancy green suit”对比“Her brown suit”。较单模态的教学模式而言,带有直观图片的多模态教学能更好的突出文章“a test of true love”的主题思想,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军官追求真爱的精神,尽管两位女性在外貌上差别很大,但这位军官并没有受到其影响,仍然坚持自己对真爱的执着,更好地增强课堂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对学生有很强的启示和和感染作用。

3.2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声音和文字意义的动态构建

在语言教学中运用歌曲和音乐的多模态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真实体会西方文化,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提高他们语言的听觉感知能力。

如在《新视野大学英语2》“Learning the Olympic Standard for Love”(郑树棠,2011:26-28)一文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在课程的学习中引入一些奥运会的主题曲,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到奥运会主办国、主办地鲜明的人文特色,以及人类追求奥林匹克的精神。学生通过欣赏1998年汉城奥运会开幕式主题歌《手拉手》(Hand In Hand)感人的歌词和亲切的旋律,不仅可以深刻的感受到“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还能接触到朝鲜民族的名歌《阿里郎》的歌词与曲子,体会到其鲜明的民族标签。又如1996亚特兰大奥运会主题曲“Reach”的演唱者格罗利娅·伊斯特梵曾因车祸导致半身瘫痪,当她在亿万人面前放歌奥运时,没人知道她是靠着植入脊椎的两根8英寸钛棒,才站起来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欣赏这首歌曲的时候多介绍一下这位演唱者的背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歌词如“如果我能攀登更高,我要触摸广袤的天空”所传递的意义和“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再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表达了中国人的含蓄内敛,触动了人们心灵深处的温馨、友善和友情;言简意赅,曲调简单易唱,温馨、人性化,学生聆听这首歌曲的同时,能更好的地理解中国文化对奥运精神的诠释。

4 结语

本文以《新视野大学英语》为范本,尝试将多模态的教学模式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去。结合声音和图像信息在学生和学习材料之间建立某种形式的互动,使英语课堂吸收了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模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各种教学活动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系统,积极参与到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中来,帮助学生领悟到传统英语课堂文字讲述中无法理解的一些抽象难懂的概念和知识点,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英语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Forceville,Charles.Pictorial Metaphor in Advertising[M].London:Routledge,1998.

[2]Forceville,C.Multimodal metaphor in ten Dutch TV commercials[J].Public Journal of Semiotics 2007,1:19-51.

[3]Forceville, C.J.&Urios-Aparisi, E. Multimodal metaphor[M].New York: Moutonde Gruyter,2009.

[4]谢竞贤.多模态视角下的隐喻——兼评 Charles Forceville的隐喻研究[J]. 外语学刊,2011(5):49-52.

[5]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国学刊,2007(5):82-86.

[6]王林海,刘秀云.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多模态隐喻性语篇的解读[J].外语电化教学,2013(6):29-33.

[7]Whittock T. Metaphor and film[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8]俞燕明.新闻漫画多模态隐喻表征方式研究——模态配置的类型、特点及理据[J].外语研究,2013(1):1-9.

[9]陈俊.儿童绘本多模态隐喻语篇的概念整合解读——以《猜猜我有多爱你》为例[J].海外英语,2015(24):213-215.

[10]李毅,石磊.教学中的多模态隐喻——应用隐喻研究的新方向[J].外语电化教学,2010(5):47-56.

[11]周芬芬.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8):131-132.

[12]赵秀凤,张卉.英语报刊阅读教学中的批评隐喻策略——以外媒中多模态隐喻构建的中国形象教研课题为例[J].外语教学,2013(4):61-64.

[13]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2(第二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14]Aristotle. Rhetoric and Poetics[M].New York:The Modern Library,1954.

[15]Lakoff, G.& Johnson, M.Metaphors We L ive by[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16]Lakoff,G.,&Turner, M. More than cool reason: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s[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9.

[17]Lakoff, G. & Johnson,M.Philosophy in the Flesh: 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New York: Basic Books,1999.

[18]Cheng Yin-yuen.The Construal of Ideational Meaning in Print Advertisement[A].In Kay L.O Halloran(ed.).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Systemic Functional Perspective[C].London:Continuum,2004.

[19]Kress,Gunther & TheoVan Leeuwen.Multimodal Discourse:The Modes and Medi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M].London:Hodder Arnold,2001.

猜你喜欢

概念隐喻大学英语教学
中美政治演讲中隐喻对比分析
汉语证券类报道中概念隐喻的认知分析
浅析概念隐喻的运行机制
概念隐喻在构建语篇连贯中的作用探析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
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