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育现状与应对策略研究

2017-06-11王永志

体育风尚 2017年11期
关键词:高校现状措施

王永志

摘要:基于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体育教育认识不够、教育内容滞后、方法单一、锻炼方法教育缺失、心理教育薄弱等问题,提出应对性思考:树立科学发展观,优化教育内容,使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融合时尚元素;优化教学方法,引入竞技性、娱乐性;推动体育学习自主化、全面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体育;现状;措施

随着全民体育运动的深入,社会体育需求加剧。高校作为高等人才培养方重要阵地,必须要顺应时代发展,强化体育教育,对高校体育教育现状进行深入的反思,以准确把握高校体育未来发展趋势,全面提升高校体育教学效率。

一、高校体育教育现状审视

(一)体育教育认识不够

随着高校竞争日益加剧,不少高校将教育的重点放在学生专业发展上,忽视体育教育,无论是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还是体育教育投入都显得相对薄弱。高校对体育教育认识上存在的偏差大大制约了高校体育教育发展,进而影响了高校可持续发展。

(二)体育教育内容滞后

体育课程是中小学的一门必修课,高校体育教育内容与中小学体育教育内容相比,大同小异。体育教育内容滞后性直接影响了高校体育教育吸引力,陈旧的体育教育内容难以有效激发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有效激发,主体意识薄弱。

(三)体育教学方法单一

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直接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也直接影响着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相对单一,表现出程式化现象,往往是先从准备活动开始,再到课堂教师示范、学生训练,程式化的体育教学方法大大抑制了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四)忽视锻炼方法教育

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教会学生自主锻炼,然而当前高校体育教育忽视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方法教育,过于偏重学生体育技能训练,导致学生盲目地追求体能素质,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开展体育锻炼的能力,也不利于学生终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发展。

(五)心理教育相对薄弱

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高校体育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但高校体育教育过于注重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心理素质相对薄弱,忽视体育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心理品质进行教育与锻炼,导致学生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发展的不平衡,影响了学生全面素质发展。

二、高校体育教育应对策略研究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

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基于高校可持续发展与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重新审视高校体育教学。

首先,要将体育教育作为高校发展的重要内涵之一。体育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路径。高校要将体育教育纳入到学校发展中,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升体育教育设施建设水平,为体育教学的开展做好保障;

其次,要将体育教育作为提升学生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体育教学中,学生不仅得到体能素质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品质等都将得到有效发展,有利于提升学生竞争力。

(二)教育内容时代化

高校体育教育必须要体现出自身特点,基于大学生体育学习需求,使教育内容时代化,将体育教学内容与生活结合起来,融入时尚性元素,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兴趣。

体育教育贴近生活。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发展,体育需求加剧,而且呈现出多样化的需求。高校体育教育要迎合大学生体育需求,贴近生活,优化体育教育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的主动性。

体育教育内容融合时尚元素。在全民体育运动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体育运动获得巨大发展,体育呈现出多样化、娱乐化现象。高校体育教学要有机融入时尚性运动项目,如攀岩、野外生存的运动项目,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多元化

高校体育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因此高校体育教学要选择适合自身的教学方法,适当地开展竞技活动、娱乐化运动等,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体育学习需求。

教学方法竞技化。体育学科自身具有很强的竞技性,加上大学生体育锻炼中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增强,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竞赛教学法,以比赛的形式开展体育教学,激发学生好胜心,提升体育教学效率。

教学方法娱乐化。寓教于乐是教育的一个基本思维,高校体育教学要强化寓教于乐的意识,尝试运用或者借鉴娱乐节目的形式开展体育教学,例如借鉴娱乐节目“大闯关”,将体育教学内容有机渗透在“闯关”活动中,使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学习体育。

(四)体育学习自主化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高校体育教学的根本追求,高校体育教学要积极推动体育学习的自主化,教给学生体育锻炼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渗透锻炼方法教育。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方法教育,帮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一般方法,给学生自主锻炼留足时间,让学生在实践中摸索,并不断创造,从而形成具有个性化特色的体育锻炼方法。

(五)身心发展全面化

身心健康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涵之一,高校体育教师要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視角,将学生体育体能素质发展与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注重体育学习过程中学生心理素质训练,有意识开展抗挫折训练、耐力训练等,注重学生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素质评价,并将体育教育与阳光体育运动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三、结语

总之,高校体育教育对于学生全面发展与高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体育教师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反思,针对高校体育教育现状采取有效措施,为高校体育教育发展开拓全新领域。

参考文献:

[1]林淑冰.试论我国体育教育现状及应对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7(32):78-79.

[2]邓艺华.浅析当前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困境与应对措施[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22):62-62.

(作者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高校现状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