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2017-06-10岱钦

魅力中国 2016年30期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策略研究班级管理

岱钦

摘 要:班主任是学校班级工作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教学工作的协调者,也是学校目标管理的具体实施者,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和纽带。班主任在对班级进行管理时,要做到“两手抓”,既要从全局出发,搞好班级的纪律和管理工作,也要从局部出发,加强对学生个人的学习以及兴趣培养等工作,促进学生的“德、智、体”全方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 班级管理 策略研究

初中生正处于成长与发展的关键阶段,生理与心理都逐渐走向成熟,然而在这一个过程中学生的心性是十分不稳定的,外界对其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学生极容易被社会上的负能量与不良风气所沾染,导致学生误入歧途。于是,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显得极其重要,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班级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班主任作为班级里的管理者,管理工作的好坏不仅影响到学校的教育工作能否正常展开,更影响到以后学生的健康成长,那怎样才能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呢?本文将结合初中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对此进行深刻探讨。

一、搞好师生关系

以往种种的事实告诉我们,初中班主任在对班级进行管理时,应摆正好自己的位置,不能总把自己显得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这很容易导致师生之间的距离被进一步拉大,为以后更好的深入到学生中去,开展教育工作加大了难度。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应该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打成一片”,用自己的真心和诚意去帮助、教育和对待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们了解到,班主任不光是他们的老师、他们的管理者、知识的传授者,也是他们在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指引着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更是他们的朋友,能够随时解决他们在学生和生活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班主任在对班级进行管理时,要发挥自己的主观积极能动性,要激情饱满的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要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学生,要学会尊重学生,不体罚学生,既要做到从管理上,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又要做到在生活与学习中对学生区分开来,因材施教。对于成绩较差且自我理意识薄弱的学生来说,班主任应该要做到有耐心的指出学生的缺点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帮助他们进行及时纠正和改过,切忌不能因为学生犯了一些错误,就体罚学生,要对他们谆谆教导,帮助他们树立一个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不断的督促和鼓励他们学习;对于那些学生成绩好且自觉意识较强的学生,除了要对他们继续鼓励外,还要教导他们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要鼓励和支持他们帮助那些学生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要学会互帮互助,团结友爱,为共建一个和谐班集体一起努力。

二、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班主任作为一个集体的管理者,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是影响学生的因素。那么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班主任往往都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学生视班主任为自己学习的榜样,点点滴滴都是学生进行学习的素材。于是这就要求教师自尊自信、自爱自强,具有较高的素质,于文明的举止中体现个人的浩然正气,于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让学生成为同样高尚品质的人。比如在日常的谈话中,要注意语言的措辞,表现出个人礼貌、敬人的一面,让学生学习到其中的内涵,不再“出口成脏”,说话有礼貌有涵养,这才是新时代的可造之材。同时待人接物方面,要有原则,讲诚信,教师切不可在日常工作中表现得无原则、不讲信用,这便为学生做事不讲诚信提供了借口,要避免学生总是把“我们老师也是这样不守信用的啊”挂在嘴边。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一个成长发育期,这个成长期不光是指学生身体、心理上的成长发育,在思想上,学生也开始慢慢形成自己是非观和价值观。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表现欲以及模仿欲都很强,而且爱好广泛,有着很强创造力,但我们也要意识到,在这个阶段他们也开始慢慢的对这个社会有一些了解,有着自己是非观,且秉承着独立自我的个性,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叛逆期”。因此班主任在对班级进行管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些问题,要给学生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班级氛围,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引导,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在促进学生学习成绩上升的同时,帮他们形成一个正确的是非观和判断力,鼓励他们全方面学习和发展。组建班委会,帮助班主任共同管理班级体。在班委会成员的选择上,一定要秉承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尽量通过的竞选的方式来选择班委会成员。也可以组建两套班委会成员。让他们分期负责班级的管理工作,并定期让他们,就班级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交流。这样可以让他们在管理过程中,各自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予以纠正和改过,更好做到帮助班主任管理班级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初中阶段,正好是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和发展阶段。班主任除了搞好学生的学习外,还应肩负起培养学习兴趣爱好的重大责任。班主任可以将班级成员划分成几个小组,大胆放手的让这几个小组轮流负责黑板报的设计工作,每个小组自己分配任务,从中发现学生的特长并加以培养,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要确保在初中阶段,保证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毕竟与学生之间有一定的隔阂,造成一些学生明明发现班级管理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也不敢当面讲出来。班主任可以在班级里设立一个匿名留言册或者信箱,让学生匿名提出一些班级管理的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并对这些问题与建设进行逐条讲评,对那些好的意见和解决办法,要悉心听取意见并及时予以纠正。

三、和学生家长建立一个良好的关系

“不以规矩,不能成为方圆。”班级规章制度对于班集体建设至关重要,符合实际的班级规章制度,可以培养良好的班集体,而且对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和民主意识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根据《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订班级的管理条例及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的细则。家长作为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对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班主任在对班级进行管理时,应时刻注意要和学生的家长搞好关系,就学生的近况和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让他们能够及时的了解到学生在学校里的情况,同时也可以从家长了解到学生在家学习或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状况,以方便能及时的帮助学生解决和处理这人问题。这样才能保证班主任对每个学生的情况都能知根知底,为以后更好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在初中阶段,学生开始慢慢的了解到社会上的一些东西,也开始慢慢形成自己的是非观和价值观,对事物也有了自己的判断力,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平常班级管理过程中,除了要加强学生学习方面的指导外,还应重视对学生心理的教育和指导,要帮助他们形成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在促进学习发展的同时,保证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在日常管理中,发现学生有什么不良的习惯,应及时予以制止和纠正、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要让学生学会尊敬父母,学会尊老爱幼、和异性之间交往要适度等。通过以上种种措施,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

总之,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和未来的接班人,我们应在日常生活中予以很好的保护、教育和引导。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在身体、心理成才发展的重要阶段,更应该做好教育和指导工作。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对班级进行管理时,要做到“两手抓”,既要从全局出发,搞好班级的纪律和管理工作,也要从局部出发,加强对学生个人的学习以及兴趣培养等工作,促进学生的“德、智、体”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叶福香.初中班主任工作的点滴体会[J].成功(教育),2010(12).

[2]郝翠霞.浅谈如何做好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J].教育教學论坛,2011(12).

猜你喜欢

初中班主任策略研究班级管理
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创新方式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初中班主任如何实现学科教师与教学管理者的角色转换
关于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情感的运用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