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人文素质教育在“卓越计划”中的作用及培养途径

2017-05-19王媛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卓越计划人文素质教育实施途径

王媛

【摘 要】 在我国高校“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如何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从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人文素质教育在“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及重要性,提出通过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培养、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方法改革等途径,提高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关键词】 人文素质教育;卓越计划;人才培养;作用;实施途径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提供高质量、创新型人才,2010年教育部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目前,已有“卓越计划”毕业生走上全国各行各业各个岗位。那么“卓越计划”要培养的是具备什么素质的人才?目前,对于“卓越计划”从培养标准、质量保障体系、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师资建设等方面已有许多研究,本文将重点探讨人文素质教育在“卓越计划”培养中的作用以及有效地实施途径。

一、人文素质教育在“卓越计划”培养中的作用

“卓越计划”的目的是要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国际化视野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如果仅以技术功利主义的倾向来培养人才,那么“卓越计划”必定不能承担为国家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只有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的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觀,才能形成稳定而积极的心理诉求,才能具有强烈公民意识和道德追求。可见,在“卓越计划”培养过程中,人文素质教育将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其作用可以从以下四点来分析。

1、“卓越计划”的目标是培养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首先要注重“德育”

“德育”包括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法制教育、道德伦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直接影响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核心价值观,从个人行为层面提出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实现社会和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保障。“卓越计划”所培养的创新型工程人才将在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上起着重要作用,而对其良好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必须放在首要位置。近年来,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而且各种媒体报道的因心理问题导致的大学生恶性事件频发。因为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生活差异、家庭环境等各方面原因,对尚处于心理成长期的大学生造成的心理影响。因参与“卓越计划”招生的专业都是各学校的优势专业,学生之间在学业上的竞争相对比较激烈,因此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尤为重要。“卓越”人才首先应具有健康心理、优秀品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惟此才是支撑其职业发展的基石,由此可见,“德育”在其教育培养体系中的重要性。

2、“卓越计划”培养的是面向国际化、具有全球视野的工程人才,所以在人才培养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开放、包容的思维和心态,加强学生外语学习能力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渐紧密,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层次工程人才,是教育全球化的现实需求,更是建设新型工业化国家的必然选择。要促进我国企业从全球制造工厂向科技型企业的转型,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工程人才是转型期的中国企业所急需的。全球化要求所培养的人才要了解中西方文化的背景,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动向,具备综合分析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好外语,不仅作为一种沟通交流的工具,同时也代表了我国所培养的卓越工程师具备的吸收先进知识文化的一种能力。国际化视野不仅仅是一种就业需求,更是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与未来职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3、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等教育的职能之一,在“卓越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更是强化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外来文化的影响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 “第一个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1]如何在西方文化观念的强势冲击下保持我国的文化传统,如何做到既坚守文化传统又与时俱进,是大学育人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文化是具有民族性的,只有深刻认识本民族的文化,才能找到精神家园。“卓越计划”首先要培养的是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高度认同感的人才,只有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才能在国际化的浪潮中坚守住道德底线,真正成为具有广阔视野和坚定情怀的高质量人才。

4、“卓越计划”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卓越计划”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工程人才,但是,作为人才的前提条件,是人的全面发展。打破单一的“技术至上”主义,突破单纯的“专业视阈”,从全面育人的角度出发,通过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让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养成终身受益的批判性思维方式。重视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的培养,将自己的新思想清晰、有效地表达出来非常重要。我们不是培养掌握一门技术的高级技工,更是培养能将先进技术和理念传播开来的、具有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同时要打破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建立一种学科融汇的新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良好的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新型人才。

二、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在“卓越计划”培养过程中的实施途径

1、注重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多是各种各样的“概论”课,公共选修课更是沦为“凑学分”的“鸡肋”课。而且各类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之间缺乏合理、有效地配置,显得杂乱而无体系,无法承担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因“卓越计划”培养中,有一年的时间是在企业进行实习,这样就压缩了在校学习的时间,只有优化现行通识教育模块的课程设置,根据专业特点,精选一定的课程,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的系统性,才能达到培养的预期效果。首先,要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在内容上的体系建构,人文学科、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在课程开设上要统筹兼顾,减少概论性课程,增加专题性和原著导读性课程。其次,不同类型的课程在开设时要综合考虑每个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注重学科交叉,体现文理互融的原则,重在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再次,注重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课之间的关联性和平衡性,重在培养学生建立会通性的知识结构和立体化的思维方式。

2、重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师资的配备及培养

人文素质教育作为高校“全面育人”的重要途径,授课教师的教育理念、综合素质、专业素养等直接关系到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作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主讲教师,首先应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才能将知识融会贯通,通过旁征博引,将信息深入浅出的传递给学生;其次,授课教师应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目标合理设计授课内容,结合教师的学科、专业背景开设课程,注重人文素质教育的“通”性,避免将专业课程简单转化为通识教育课程。[2]最后,加强对通识教育课程师资队伍的培养,学校应通过讲座、培训、校际交流等多种模式对教师进行培训,对承担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师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培育一批通识教育精品课程,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优秀教师。

3、建立合理的“卓越计划”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质量监控体系

应对专业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采取不同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一般高校对于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的监控多采取学生评教、督导评教、管理层评教等方式,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以专业课程教学为主,其最终教学目标多以学生专业实际操作技能为参考标准。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学生思维能力、道德品质、多元化素养的提升,所以不能用实用主义或工具理性主义的标准来衡量。因此,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中,首先应该重视对所开设课程的管理,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好之后,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应针对“卓越计划”学生培养目标,组织专家对课程体系、课程内容、预期教学目标等进行评估。其次,重视教师教学环节的设计,从教师备课、授课方式、课堂讨论、学习成绩评定等环节层层把关,解决好教什么、怎样教、教的效果如何等问题,将学生评教和督导专家评教相结合,将评教结果及时反馈给授课教师,达到以评促教的目的。最后,完善评价、反馈、激励等制度,教学质量监控作为一个全方位、立体化、全员式的监控体系,應综合管理者、督导、学生、教师等各方面的意见,对教师的授课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立体式的评价,重视问题反馈及教学方法的改进,通过各种交流、比赛、评优等活动,为教师建构教学质量发展体系,为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创造条件。

4、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授课方式

首先,树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理念,重视启发式、探讨式、合作式、混合式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其次,可以借鉴西方“通识教育”的授课方式,通过对话式、案例式等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通过查阅资料,进行独立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最后,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视频和图片等教学资料,加大教学的信息量,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1.

[2] 陈红.对通识教育课程师资培养的思考[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3.6.48.

[3] 孔淑贞.大学通识课教学质量提升方法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5.201-202.

【作者简介】

王 媛(1983-)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卓越计划人文素质教育实施途径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创新教育督导方式 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人文素质教育视角下医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研究
依托“卓越计划”构建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人文素质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凸显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在高校语文教学中的贯通
基于“卓越计划”的制冷压缩机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