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研究

2017-04-21杨朝会

魅力中国 2016年40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创新小学语文

杨朝会

摘要:对于语文学科而言,作文一直占据着“半壁江山”,而作文也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学生之所以觉得写作文困难,一般是因为语文基础不够牢靠,小学语文作文课学习不到位。笔者通过对自身的教学见闻不断分析,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面有一定的见解,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分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该如何创新。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创新

作文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教学中的词语学习、词汇积累、古文阅读、现代文解析都是为了给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习和积累词汇,都是为了写作时尽可能地使用合适的词语;阅读古文、现代文,是为了学习写作技巧。但是事实上,因为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打下良好的基础,到了中学阶段语文水平相应的就较低,进入大学或者是社会,这类学生的语文能力、阅读能力包括理解能力都较常人低。本文主要总结了笔者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尤其是对作文教学有一定的感悟与见解,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应该尽可能的做到创新,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激发教师的教学激情,只有实现师生互动,教学水平才可能进一步得到提升。

一、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总结

(一)词不达意,言不由衷

所谓词不达意和言不由衷,主要是指学生在写作时没有足够的词语可以运用,或者是运用词语时对词语的意思无法正确领会。比如说有的学生可能会形容某人的笑容为“含笑九泉”,这就是词不达意、言不由衷的现象。可能学生的心中是想形容该人的笑容亲切,却因为词汇掌握不够,对于词语的意思领悟不足,最终落了个笑话。如果是在小学课堂上出现这样的错误,老师可以及时纠正,但如果这个错误等学生进入社会才犯,那么又由谁来指正呢?如果没有人能够帮助学生纠正这样的错误,这位学生对于“含笑九泉”这一个词语的运用就会一直错下去,虽然是学生犯的错,但其源头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不到位。

(二)写作套路化,無新意

写作套路化的现象是较为普遍的,很多老师在面对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时,往往采取一个自认为聪明的办法,即是让学生背诵模板,在写作时往这个模板上填入作文题的中心思想。对于初学作文的小学生而言,模仿是一个能快速提升学生作文水平的办法,即便是一般的学生在运用了某些模板之后,写出的作文也有一定的优势。但一味的模仿,就使得学生的思维固定在模仿其他作文这一个死角,他们难以再有其他的想法和见解。从短期来看,这个办法有一定的效果,但从长远来看,这样的办法却不仅没用,反而限制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如果只是一个劲的模仿,老师的教学压力是可以减轻不少,但是对于学生却是百害而无一益的。

(三)教师没有进行相关的示范

大部分老师都会不厌其烦的指导学生写作,甚至学生运用一个成语,老师都会提出明确的意见,这样的老师可以评价为是“尽职尽责”。但这样的办法也不完全可取,首先,这样的做法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其次,这样的做法很可能让学生养成依赖思想,写作文时总会想寻求老师或他人的帮助,对于他们独立写作的能力毫无帮助。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要知行合一,在教学中可以理解为言行结合,即是老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指导只是一方面的内容,除了指导外还要注意做到亲自示范。如果一个老师只会指导学生写作,而自己却写不出一篇好的文章,那么教学也就必然存在问题,唯有言语的指导和亲自写作示范结合,学生才能有更深刻的体会。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以积累为主,让学生有丰富的词汇可用

针对词不达意和言不由衷的问题,最为正确的做法就是老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积累,或者是鼓励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包括好的故事、词语、优美的句子。积累的主要手段是阅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无论是选择怎么样的阅读方式都会有所收获,也就达到了阅读的目的。而阅读的内容,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有不同的选择,一、二、三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知识量也比较匮乏,阅读方向主要是各类简单的童话小说或床边故事;而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阅读方向可以选择插图版的四大名著,台湾著名作家三毛女士在初二时读了《红楼梦》,自以为读得太晚,事实上,在我国很多地区,高中学生读完四大名著的都较少。

(二)拓宽阅读量,应用更多的写作方法,脱离既定的写作套路

阅读的目的主要是积累词语、句子、写作素材,这主要是针对学生词不达意的问题,而在很多老师鼓励学生模仿他人写作,将写作陷入套路化方面,最重要的解决办法依旧是阅读,而阅读主要的内容是剖析文章,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方法。模仿他人的作文只是模仿“形”,模仿他人的写作技巧才是真正的模仿。以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为例,鲁迅先生开篇便描写了闰土在西瓜地里抓猹的场景,之后介绍“这少年便是闰土”,这样的技巧可以让读者一下子在脑海中形成闰土的形象,值得学生去学习。拓宽阅读量如果仅仅依靠课本上的文章,那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老师鼓励学生积极阅读。比如学鲁迅先生的《风筝》、《少年闰土》等,进一步鼓励学生阅读鲁迅先生的其他文章,无论学生是否能读懂,先囫囵多读几篇文章,之后阅读量多了,之前不懂的文章自然也就能够理解了。阅读内容也不应该拘泥于一个类型,包括小说、散文、杂文、诗歌都可以涉猎。

(三)教师要做到指导与示范结合

小学阶段的学生写作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他们的知识积累少,写作方法掌握得不够,所以就需要老师多加指导,但如果仅仅是依靠老师的指导那也是不够的,老师的指导永远停留在言语层面,学生的言语理解能力高低有别,那么部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就无法得到提升。所以老师除了理论指导外,还要自己写一篇作文做示范。举个例子,老师在讲《少年闰土》时会涉及到写作手法的分析,如果老师仅仅是讲写作手法,学生也未必能够掌握,所以老师讲了之后自己按照鲁迅先生的写作手法写一篇短文再进行讲解,学生也就更容易理解。这样一来,老师更可以鼓励学生也去模仿写作技巧进行写作,达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三、总结

作文体现的不仅是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包括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作文一直都是教学的重点。本文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主要包括积累不足、教学方式死板和老师缺乏示范性,同时,针对这几个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是对原有的教学方法的创新,也是对当下课堂教学的积极探索。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创新小学语文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