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有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2017-04-21李泽江

魅力中国 2016年40期
关键词:教学效率初中数学课堂

李泽江

摘要:作为初中阶段重要的一门基础性课程,数学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要不断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能力。目前很多专家都在致力于研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期待研究出更加有针对性的对策,从而解决教学效率不高的难题,不断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主阵地。新课标提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课堂教学效率是对数学课程教学活动进行合理性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在量上表现为数学课堂内实际教学时间与有效教学时间的比率,它在质上表现为在单位时间内,以师生必要的精力消耗,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数学知识与技能掌握、数学思维训练、数学策略优化、数学情感态度价值孕育等方面得到尽可能多的实际效益。中学数学教学是一项繁重的智力活动,如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让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体现主体意识,提高数学学习效率,是我们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一项课题。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体,滔滔不绝地讲授,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听课状态,课堂气氛沉闷,更别提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了。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让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教师就必须改变对待学生的态度,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具体说来,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我认为要抓住以下几点:一是要做到与学生平等。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体,居高临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地位严重不平等。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今天,我们教师必须改变陈旧的教学理念,将学生提升到与教师同等的位置,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平等的态度、饱满的热情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主动参与学习,使之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翁。二是努力拉近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以平等、热情的心态对待学生外,还应在课外舍得感情投资,多接触学生,主动找学生谈心,询问其学习、生活情况,从而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三是尊重、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与爱是学习的动力。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学会尊重、爱护每一个学生:当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时,教师应给予尊重,哪怕有不合理的地方,也不能挖苦、讽刺,伤害学生的自尊;当学生犯错时,不能过分批评、指责而应给他们改过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期待,从而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数学越来越成为“大众的数学”,充当起科学的仆人。然而,目前学生厌学数学的现象日趋严重。有资料表明:喜欢数学的学生不足一半。这无疑对教师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发其求知欲望,在教学中我运用了以下方法:

(一)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端,其设计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该堂课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必须运用多种方式,如游戏、旧知联系新知等,精心设计课堂导入。需要注意的是,课堂导入要具有针对性,满足学生听课的需要;要有启发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有新颖性,能够吸引学生注意的指向;要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二)利用成功,升华学生渴望数学学习的情感

心理学认为,表扬是引导孩子行为习惯发展最有效的手段。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经常恰当地使用一些赞誉之词,表扬、鼓励学生,从而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提问和板演时,教师要尽可能有针对性地为中下等学生提供表演的机会,对于他们的成功,不仅教师表扬,还要让全班学生用热烈的掌声进行鼓励;在讨论问题时,对学生“小小的创造”,教师要给予肯定,从而使学生每攻克一道难题、克服一个困难、创造一个新方法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产生愉快的情绪,进而升华为渴望继续学习的情感,促使他们更加深入地学习数学,最终形成行为习惯,乐此不疲。

三、深入钻研教材,优化课堂提问

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课堂上应充分发挥学生认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认识活动过程经常伴有疑问、猜想、困惑,感到棘手,紧张地沉思、期待、争议、讨论等,并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深人领会教材内容,在认识上既有量的积累和增加,又有质的飞跃和升华。为此,教师就必须充分发挥主导地位,在课堂教学中起到投石激浪的作用。例如,在复习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教师不是直接问学生;“三角形具有什么性质?”而是采用“由问”:“为什么房屋的金字架要造成三角形而不造成其他形状呢?”从而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领会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性质,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潜心钻研教材,在明确教材系统及其主次的基础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教材,灵活自如地处理。提问要问得“准”,问得“精”,问得“活”,果断删去与主题无关的内容,真正搔到痒处,切实给学生编织出一张完整的知识网络,使学生懂一点,晓一类,通一片。

四、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所有教学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媒体。《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提供更为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例如,对“图案设计”的教学,我要求学生利用计算机完成以下问题:(1)我喜歡的数学图形;(2)收集一些公司或企业的标志图案;(3)为我们班设计班徽。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在网上找到了相当丰富的素材,上课前我先把每个学生搜集到的材料加以整理,教学中再进行分类展示。这样做可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教学效益。实践证明这种手段的应用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增加了课堂密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效率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思想和方法上大胆革新,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教学效率初中数学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