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

2017-04-12叶雪芬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7期
关键词:实际生活小学数学教学

叶雪芬

摘要:随着当前教育体制革新不断的深入推动与进步,教育对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培养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其主要的目标不单是让学生娴熟的把握数学知识,还要让学生能够把自身所学的数学知识同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的融合。所以,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实际生活,通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紧密的联系,这样可以有效的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对于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能力,有效的提升教学效果。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作出了具体的探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实际生活;结合运用

G623.5

引言

教育课程的革新当中,清楚的表明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融合。由于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教育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率,对学生往后的学习与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小学教学中就需要摒弃过往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创造新型的教学方法,确保学生不单能够把握课文中的知识要点和解题窍门,同时指引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有效的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吸收、理解与运用,实现教育课程中数学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结合的要点,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果。下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一、小学数学教学融入实际生活的策略

1.指引学生细心观察现实生活

小学数学这门学科与实际生活的关联非常密切,并且实践性比较强,大多数的教学内容与资源也都是源于实际生活当中,就如某位知名的数学家所说,数学从现实中来。为了提高学生对于抽象数学定义了解程度,使学生能够有效的掌握数学知识,教师要指引学生细心观察实际生活,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当中探索数学,发现问题,运用自己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灵活运用。例如,在讲解“图形”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实质材料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各种图形的形状与特征,再结合实际生活事物,如轮胎、书桌、水瓶等,通过学生日常的生活让其加深对“图像”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真正意义上使学生学习课程内容过程中融合实际生活,激励学生主动思考,细心观察,自主的探析生活中的问题,由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课堂教学的效果[1]。

2.结合生活建立情景,激起兴趣

新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采用现实生活当中与数学有联系的事物来建立情景,使得学生学习更加有效,数学知识得到生活化。小学时期的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不同情形具有非常好奇心理,教师要合理有效的运用该特征,依据学生自身现实生活与教材内容相结合,为学生建立合理的情境,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性。比如在学习应用题解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具体题型带入实际生活中的事物,并且设立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应用题型,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题目,激起其兴趣和热情,自主的进行探索解答。在熟悉的情境当中探索知识,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可以提高数学知识的巧妙运用能力。

3.合理设计教学,突显其生活性

因为目前小学数学教材大多数都是笼统、难度较大的内容,所以教师在制定具体教学方式中,要能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热情,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更加主动的进行思考观察与解答,因此教师必须要细致的探究教材内容,从实际生活当中寻找到课本知识的基础理论知识,直观性的体现抽象的数学问题。同时教师在改编教材的过程中,必须要依据学生现有的知识与实际生活,恰当的进行改编,依据教学的需求对课文中的知识实行最优化的组织、结合在一起,突显教学内容的生活性;在实际生活当中找寻教学资源,指引学生积极观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数学知识,让其体会数学从生活中来,与生活不可分割,由此来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学习效果。例如,在讲解“几何图形的认识”这门课程时,设计好情景:小乌龟买了一栋新房屋,可是在装修时为铺设怎样的地板与墙砖才更好看而犯愁,同学们可以帮它提下建议或者替其挑选吗?这种灵活的教材改编,生活情境的建立,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准确认识各种几何图形的特征,在愉悦的课堂气氛当中,不但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其提升对几何图形特征的了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率。

二、数学运用在实际生活中的策略

1.学以实用

数学这门学科有着较大的实践性,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的运用实际生活中的情境,制定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所掌握的知识,研究解答这些问题,充分的使学生深刻的体会到数学知识在实践现实生活中的广泛性,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例如,在学习了圆柱形的知识之后,设计出问题:压路机大滚轮滚动一周,压过的路面面积为多少平方米?让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去解答问题,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得到增强,最终提升解题的能力[2]。

2.创立生活情境,探析生活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的联系,创立一个与教学内容关联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更加深入的感知数学在生活中存在的奥妙之处,在进行探析数学难题的时候,提升培育学生处理生活中相关的数学难题的技能。例如,在讲授“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该知识点时,可以把教室创立成商店的情境,让每个学生进行体验,使得其更深刻的了解人民币的具体换算概念,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3.巧妙运用知识,提升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必须要将学生为主体,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学生需要主动探究问题,并且注重提升学生的总体实践能力。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积极指引学生把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巧妙的实践应用。例如,在学习了图形面积计算方法后,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计算教室的面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怎样去准确测量数据,怎样去进行计算?这种方式不但牢固了课本中的知识与解题手法,又可以鍛炼学生实际操作技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同实际生活相互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并且将数学运用在生活中,促使数学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利用。生活同数学进行紧密的联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学习的效果,所以深入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和实际生活相互联系,对于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具有非常重要作用[3]。

参考文献

[1]徐婕.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J].课程与教学改革,2013 03(10):142-144

[2]易里洪.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J].新课程学习,2014 06(12):187-189

[3]田秋香.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J].新课程,2014 10(15):156-157

猜你喜欢

实际生活小学数学教学
电气工程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小学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
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数学概率统计在实际生活重要领域的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