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研究

2017-03-31王黎

青春岁月 2017年3期
关键词:高校研究

【摘要】近些年,高校常发生一些突发事件,既对学校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又为和谐社会建立带来了较多不稳定因素。当前,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备受人们关注,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应急机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在此基础上创新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校;突出事件;应急机制;研究

突发事件也称紧急事件与危机事件,通常高校突发事件指的是:在高校内部引发于自然或人为,扰乱、损害高校生活秩序、教学工作,甚至引发财产亏损等的事件。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研究是当前高校的重要任务,理应得到学校与人们的高度关注与重视,所以本文就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研究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一、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功能

1、调解功能

在高校突发事件发生时,多方利益群体就会利用多种渠道表述自身利益诉求,于是引发了多种利益冲突。创建完善的高校突出事件应急机制,可以较好地促进调解功能的发挥,促进利益冲突的缓解,从而为各利益方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方向。

2、规范功能

高校应急管理既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又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能够科学控制管理局面,充分展现管理全貌,以及能够有效连接应急管理所有过程,从而使之更加标准化与规范化。

3、平稳功能

完善应急管理机制的创建,可以促进高校防御与处理突出事件能力的提升,进一步保障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可以避免频繁上访现象,从根本上化解冲突;可以缩小突出事件波及领域,为高校及社会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发展功能

完善应急管理机制的创建,可以减少突出事件发生几率,可以较少突出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可以营造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从而更好地促进高校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二、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中存在的不足

1、应急管理理念及模式落后

从应急管理理念角度而言,大部分高校制定的危机应付与处理套路的主体较为单一、时间较为落后、空间较为封闭,应急管理理念尚未成熟,对应急管理的认识与了解不够全面,事实上,高校突出事件应急管理属于多元主体一起管治的互动网络,需要多方力量的支持。另外,大部分高校没有数量较为全面的管理理念,依旧将应急管理归纳为不必然内容,甚至将应急处理視作应急管理全内容。从应急管理模式角度而言,“事后动员型”是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突出事件应急管理模式,很少有高校做到事先防控,可见,大部分高校既不具备标准化的应急机制,又不具备规范化的日常工作,如事先预防、危机教学等。这种仅注重事后动员的应急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使高校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变得更加被动,难以及时预防与处理突发事件。

2、缺乏法律标准

从我国当前实行的法律而言,对于高校突出事件的应急管理还缺乏相应的立法,仅能在一些法律法规中见到保护高校成员的相关合法权益,主要涉及《民法通则》、《教师法》、《教育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法》等。但这些法律法规难以适应高校处理突发事件所需法律问题的实际需求,因此,大部分高校在处理突出事件时使用的仍然是学校内的部分制度,而这些制度既缺乏法律效应,又难以满足突出事件应急管理需求,从而阻碍了前期防范管理作用的发挥。

3、应急预案可操作性较低

现阶段,虽然突出事件应急机制受到了各个高校的高度关注与重视,并付诸了相关行动,如制定了应急预案等,但各个高校制定的应急预案基本一致,没有考虑到各个高校自身特殊性,且完成速度较快,没有结合实际仔细考察、分析、演练与健全等,所以,高校制定的应急预案缺乏较强的可操作性。

三、创新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相关建议

1、创新应急管理理念及模式

高校应急管理需要将和谐校园构建视作目标。首先,树立常态化管理理念。新形势背景下,高校突出事件出现的面目在于常态化,而不再是极少现象与偶然现象,所以高校研究突发事件应急机制需要对此认识有所了解,并需要将其视作工作前提;其次,树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高校突出事件应急机制需要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及发挥的人的作用,将人视作所有行动的立足点,想方设法营救生命才是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主要目标,而且,高校突出事件应急机制的创建还需要充分关注与重视人的本能、人的情感、人的意志,强化人性化管理;再次,树立“大校园”管理理念。新形势背景下,高校突发事件的应对与处理需要多方力量的支持,仅凭高校力量是不现实的,所以高校需要加强和地方政府、社会、教育部分与家庭等的互动与沟通;最后,强化预防管理模式。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除了需要事后动员,更为重要的是事前预防,因此,强化风险意识、制定风险管理体系是当前高校的重要任务。

2、创建并完善补救调试机制及法律标准

通常在突出事件发生后,高校需要及时安慰师生与补救损失,这样才能更好地减少突出事件带来的损害,较快地恢复学校秩序,转危机为时机,规划未来发展合理行动。首先,主动妥善补救。善后工作重点在于评估,主要评估损害面积与对象,在此基础上协商补救方案,并鼓舞相关人员共同进行补救。不可否认,突发事件发生后,高校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了打击,主要涉及布局结构、学生管理、人员部署、教育科研等方面,突发事件发生虽然会带来损害,但若是决策者勇于直接面对危机,危机也会存在发展新机遇,从而为制度与环境的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调整心理平衡。通常突发事件发生后,高校需要积极追求发展、集合人力资源,同时这也是心理辅导的基础,对于高校学生来说,突发事件发生后学生往往会表现出惊慌失措的状态,由此可见心理咨询的重要性。另外,从立法角度而言,我国需要强化校园安全立法的创建,需要及时鼓舞与支持地方立法行为;从制度建设角度而言,教育部门需要认真履行职责,主动指导与支持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创建。

3、创建并完善应急准备机制

尽管应急预防可以合理降低高校突出事件发生几率,但难以完全制止。所以,高校需要做好应付突出事件的充分准备。科学良好的应急准备能够帮助高校在最快的时间内应付突出事件,最大幅度的减少突出事件带来的损害。应急机制主要涉及应急保障机制与预案制定机制,从应急保障机制角度而言,应急保障机制作为应急管理不可或缺的部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即人员创建、资本支持与物资贮备;从预案制定机制角度而言,应急预案制定时,高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即需要在充分了解与掌握本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与校情相符合的预案;预案需要具备多种功能,如合理性、可操作性、指导性等;在发生突出事件时需要及时应用与启动预案,且需要遵循预案,掌握应用预案处理危机的能力;需要加强实践能力,定期安排应急演习,及时检验、健全预案。

四、结论

总而言之,突发事件既考查验证了高校行政效率,又考察验证了高校学生领导者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虽然突出事件发生不可完全避免,但只要高校加强突发事件的防御、处理等,就可以较好的减少突出事件发生的几率。值得注意的是,突出事件的应付与处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因此,高校需要端正态度、创建应急机制、提升应变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事件的破坏力度。

【参考文献】

[1] 张海兵. 高校突发事件舆论演化影响因素分析[J]. 新闻知识, 2015(09).

[2] 季笑言. 论高校突发事件解决法律化机制的构建[J]. 高教学刊, 2015(23).

【作者简介】

王黎(1989—),女,河南扶沟人,硕士学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高校研究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