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及思想教育研究

2017-03-31刘晓东

青春岁月 2017年3期
关键词:思想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

【摘要】随着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校数量逐年增加,对他们的思想教育也逐渐受到重视。本文从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意义入手,分析了他们的在校特点,着重阐述了加强少数民族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

近年来随着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长,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面临着新的挑战,是这项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少数民族学生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影响到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和建设、祖国的稳定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必须保证大学生在学习期间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思想健康,能够成为党和人民事业的接班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高等院校不断发展壮大,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入学人数也在逐年增长,确保他们健康地成长成才日益受到各级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

2、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

少数民族大学生不仅是各族人民的骄傲和精英,同时还肩负着民族团结进步的历史使命。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各自的家乡走出来,进入大学校园,一方面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完成学业成绩,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另一方面还要进行文化交流,促进融合,增进民族了解,增强“四个认同感”,为祖国各民族大家庭团结进步发挥作用,责任重大。

3、有利于学校校园稳定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民族聚居区域,因此当进入内地院校学习、生活,就会有一些不适应,与汉族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不顺畅。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出现一些摩擦、争执、甚至冲突,如果不及时妥善处理很有可能导致群体性事件。校园应该成为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关心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状态等方面的情况,及时消除不稳定因素,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意义重大。

二、掌握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校的特点

1、生活困难

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祖国边疆,生活在欠发达地区、甚至是贫困区,在校期间必须要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很多学生在假期选择留校或者勤工助学。生活上的拮据,容易产生心理上的自卑感、行为上的退缩感。很好地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活上的困难,是顺利解决其他问题的基础。

2、沟通困难

由于生活习惯、语言交流、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特别是新生很难与汉族学生短时间产生很好的沟通。在于学校教师交流的过程中,也会多少表现得比较拘谨。如何让有效的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很快的融入集体之中,也有集体主人翁的意识,愿意参与大多数的集体活动,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3、学习困难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基础教育水平不高,也有一些同学接触汉语的时间较短。在校学习期间,教师均是以汉语讲授为主,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有一定的不适应,特别是理工科和英语方面的学习困难尤其突出。但是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十分珍惜大学的学习生活,有认真学习的热情、有认真学习的态度。

4、民族认同

由于以上三个特点,决定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愿意与本民族学生交往,容易形成一个比较固定的民族小团体。这种小团体的形成,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的作用,但是不利于与汉族学生的融合,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交流。

三、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工作的措施

1、加强交流

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首要的方法就是充分的沟通交流。在熟悉和掌握学生学习经历、生活情况、成长背景、性格特征之后,就是要通过谈心谈话、班会活动、素质拓展、第二课堂等方式,与少数民族学生多接触,尽量早一点形成交流上的互动,彼此取得好感、获得信任。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沟通交流就相对顺利。心理上的隔阂,是沟通过程中最大的障碍,也是最大的隔阂。如何有效地突破,彼此的心理障碍,真正像朋友之间的交流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基础。避免出现教育者面对受教育者,自说自话,没有回应,“唱独角戏”,这种教育效果是徒劳无功、事倍功半的。

2、生活关注

如前文所述,少数民族大学生多来自不发达地区或欠发达地区,生活不富裕,因此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可想而知。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在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多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活困难,帮助他们解决这些困难,减少他们学习生活上的后顾之忧,这是与少数民族大学生沟通交流最直接的方式。通过生活上的交流,可以很快地感受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活困惑,帮助解决了实际问题之后,很容易与少数民族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3、心理支持

由于沟通困难、环境适应慢、学业水平不高、生活困难等多方面因素的原因,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上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由于自卑心理的产生,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一系列的相关问题。所以必须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和重视,必须注重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必须把解决心理问题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尽快的适应环境、熟悉同学、认同学校,对大学生活树立信心,对个人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健康的、阳光的、自信的心态也是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

4、思想引导

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牢固树立“四个认同意识”,思想引导必不可少。培养和教育少数民族同学,学有所成的同时必须要有为民族团结进步做贡献的思想。避免只做具体工作,解决实际问题,而不讲政治教育、不做思想引领。相反每解决一个问题,每开展一个活动,都要有灵活多样的思想方面的总结。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多动脑子、多想办法,始终把思想教育贯穿到教育的方方面面。

5、因材施教

目前在地方非民族院校就读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通过高考进入内地院校读书的大学生;一种是在内地中学学习多年,参加高考在内地院校读书的大学生。因此对于内地的生活习惯、交流熟练程度都会有所不同,这就需要高校的教育工作实事求是,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比较好的做法比如有: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业水平,专门开设民族学习班,高数、英语等科目的学习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甚至对于基础特别差的学生,在期末考试的成绩上也会有特殊的照顾政策。相应的思想教育也有别于一般汉族同学,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深度教育,通过这种方法能到达良好的教育效果,避免思想教育“一刀切”。

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对于这个群体的思想教育一定要有针对性,一定要遵循教育规律不断完善和发展,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管理教育水平,真正达到思想教育的实效性。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为民族团结进步不断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邱有华. 浅析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及教育管理[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4):152-154.

[2] 格日勒图. 把握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J].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10,16(1):109-110.

[3] 庞志华.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及教育途径[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3(1):106-108.

【作者简介】

刘晓东(1976—),男,汉族,辽宁大连人,本科学历,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学生处辅导员,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思想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服装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关于高中班主任思想教育的创新方式摭谈
小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