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教学情境下的师幼互动行为研究

2017-03-31魏宝婷

教育界·下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师幼互动教学情境课堂教学

魏宝婷

【摘 要】本研究通过观察广州市一所民办幼儿园的大小班课堂教学,分析集体讲授情境和小组探究情境下的课堂师幼互动行为发现:两种教学情境下,师幼互动主体均以教师为主,而师幼互动方式、主题及教师对幼儿开启的互动的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据此,教师应树立平等的对话观,并结合教学情境进行适当的师幼互动。

【关键词】师幼互动 互动行为 教学情境 课堂教学

一、研究缘起

(一)进行具体教学情境下的师幼互动研究,回应了生态化研究的趋势

目前,国内外师幼互动的研究主要从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视角出发,如社会学角度(刘晶波,1999)、情感视域(巨金香,2006)、教育机会均等视野(王文乔,2008年)等。随着研究生态化行动的兴起,人们也越来越注重将儿童发展及教育的现象置于其所存在的背景中,在自然情景中进行动态的研究考察。在学术界,学前教育专家朱家雄通过反思中国幼儿园的教育实践,主张学前教育研究应从对科学主义的崇拜走向生态[1]。学前教育专家等对师幼互动的研究评述中指出,随着生态化趋势,应重视在实际情景中观察师幼互动[2]。因此,将课堂师幼互动置于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以探究不同的教学情境下师幼互动行为的异同,正是回应了生态化研究的趋势。

(二)师幼互动是关注教育情境实质平等的热门视角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教育公平问题越来越凸显。然而,国民期待的形式平等只是在宏观领域上保证了一种原则上的公正平等。随着教育的发展,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教育公平的另一个核心内容:实质平等,并主张在微观领域上达到实质平等和情境平等。因此,师幼互动成为研究者们实现教育实质平等的一个崭新视角:通过师幼互动研究以促进教育的实质平等。

(三) 课堂师幼互动研究架空且呈经验主义倾向

目前,深入探究集体教学情境中师幼互动的研究不在少数。从具体的课堂师幼互动研究中发现:第一,相关课堂师幼互动的研究架空背景,忽略了对具体教学情境下的师幼互动进行描述和解释;第二,部分研究结论呈现经验主义倾向,更多是基于研究者的理论学习和经验总结,缺乏相应的实证研究;第三,不同教育情境中的师幼互动的差异研究有很多,不同教学情境中的师幼互动的差异研究却几乎没有。

二、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1.师幼互动

社会互动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与具体情境下发生和发展的,而师幼互动是社会互动的特殊形式。1999年,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教授刘晶波首次正式提出“师幼互动”一词,并指出师幼互动是师生互动的一种特殊形态,具有独特的内涵:“发生在幼儿园内部的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3]。”本研究的师幼互动行为特指幼儿园课堂教学情境下的师幼互动行为。

2.教学情境

课堂教学,与个别教学相对,是教师有计划地向某个按年龄与能力编成的固定班级的全体学生集体上课的一种基本教学组织形式[4]。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任何教学过程都离不开教学情境。本研究的教学情境正是指狭义上的课堂教学情境,包括幼儿园课堂教学场地的物理环境和学生的心理环境。研究者根据活动主体和教学组织方式的不同,将集体教学情境分为集体讲授型情境和小组探究型情境。

3.集体讲授情境和小组探究情境

集体讲授型情境是指在教学中,教师面向全体幼儿进行知识技能传授或情感激发等直接指导的一种教学情境,如全体幼儿听老师讲故事,教师向幼儿讲解如何使用某类工具等。此处的集体包括两种:一是全班幼儿;二是分组教学时的其中一组幼儿。

小组探究型情境主要是指在集体教学背景下,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有目的的小组活动或个别活动下形成的一种教学情境。本研究中的小组活动既包括集体教学下的小组活动,也包括分组教学时的小组活动;既包括数个小朋友一组,共同进行的探究、合作等活动,也包括小朋友的个别活动,如幼儿独自画画、拍球等,前提是在课堂教学和教师组织的背景下。

(二)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随机抽取广州市的一所“区一级”普通民办幼儿园作为观察对象,在该园随机抽样选取了大班和小班各一个,共62名幼儿和4名教师作为观察对象。

研究者主要采用现场非参与性观察法,采取事件抽样法,采用的观察表是研究者参照刘晶波编制的《师幼互动行为分析框架》及实际教学情况编制的《教学情境下师幼互动观察表》。每个班级各观察15节教学活动,共30节教学活动,总共客观记录了1808个师幼互动事件。在资料收集后,借助SPSS18.0版进行数据处理以完成量化分析。

三、结果分析

(一)两种教学情境下的师幼互动主体比较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不管是在集体讲授情境还是在小组探究情境中,教师是开启互动的主体,幼儿表现出严重的被动倾向,其主体地位严重缺失。

(二)两种教学情境下的师幼互动形式比较

检验发现,两种教学情境下的师幼互动形式具有极其显著的差异(卡方值为342.377,P<0.001),尤其是师组互动形式。

(三)两种教学情境下的师幼互动主题比较

通过已有研究及现场观察的综合分析,笔者将教师和幼儿发起的互动主题分别分为10种和8种。经过卡方检验发现,教师和幼儿开启的互动主题在集体讲授情境和小组探究情境中的分布存在极其显著性的差异(教师:卡方值为497.246,P<0.001;幼儿:卡方值为64.923,P=0.001)。

(四)两种教学情境下师幼互动结果比较

本研究将师幼对对方开启行为的低敏感程度作为研究师幼互动结果的主要依据,而低敏感的主要标志是:一方已注意到对方开启的互動,但采取拒绝、转移方向或无反应的反馈方式。

幼儿表现的低敏感比例远远低于教师的低敏感比例。进一步统计检验结果表明,幼儿对教师开启互动的低敏感程度在两种教学情境中无显著性差异(卡方值为3.677,P>0.5),而教师对幼儿开启互动的低敏感程度在两种教学情境中具有显著性差异(卡方值为6.914,P<0.01)。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教学情境下的教师应树立平等的对话观,还幼儿在师幼互动中的主体性地位

研究发现,整个教学情境中,教师支配欲强,互动内容的预设性强,重视上课纪律,幼儿开启与课堂内容相左或不按照纪律要求开启的互动,容易被教师拒绝,教师成为师幼互动的绝对主体,幼儿主体性地位低,教师对幼儿开启的互动信号敏感程度极低。该研究结果与叶子的《师幼互动与幼儿的主体性发展》中的结论一致。教师应树立平等对话观,即教师能够认识到幼儿与自己的差异水平,能以一种包容的、宽广的心态站在平等的地位上进行交流。

(二)教学工作者及研究者应结合年龄班、活动组织形式和座位排列方式选择或评价师幼互动形式

部分研究者根据调查数据,主张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平衡各种师幼互动形式,尤其需要增加师组互动。然而,结合具体教学情境分析发现,师幼互动形式客观上与课堂活动组织形式及座位排列方式相关。在集体讲授情境下,当幼儿座位呈秧田式或圆桌组合型等明显呈小组分布时,教师才会开启师组互动,如偶尔以组为单位进行评价、约束纪律等,“某某组的小朋友很安静,我喜欢他们”“这一组的小朋友爱动脑筋”。在小组探究情境中,教师有两种活动组织形式: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进行小组活动时,座位排列方式呈小组分布,教师习惯性地在辅导一个幼儿的同时,并发起各种各样的互动,师组互动比例明显增加。而进行个别活动时,幼儿处于自由位置,此时,几乎不存在师组互动。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实际的教学对象和教学情境选择适宜的师幼互动形式,而非盲目地提高某一类师幼互动形式以达到三种形式的平衡,而评价者应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进行评价。

(三)教师应根据自己的职责合理定位角色: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集体教学活动正是教师为完成教育任务而进行的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在集体讲授情境中,教师首先把自己当作一名教学计划的执行者。其次,教师把自己当作班级管理者,重视班级纪律,甚至常以约束或强调纪律的方式拒绝幼儿的回应。而在小组探究情境中,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围绕幼儿的自主活动,指导幼儿操作、帮助幼儿解决在操作中遇到的难题。因此,不同教学情境中,教师开启的互动主题存在显著差异。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在师幼互动过程中,师幼之间不再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与接受,而是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和分享的学习共同体。

(四)教师在提高个人教学水平的同时,应学会根据幼儿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构建积极的教学氛围

正如俗话所说:“教师成长=经验+反思。”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反思,相应提高个人教学水平。由调查结果分析得出,不同教学情境中,活动内容及其难易程度影响幼儿开启的师幼互动主题。教师和幼儿对对方开启的师幼互动行为的低敏感或高敏感,尤其是持续的低敏感或高敏感,将直接创建了某种活动氛围。教师应根据幼儿的临场反应,发挥教学机智,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创造积极的教学氛围。

【参考文献】

[1]朱家雄.从对科学主义的崇拜到主张学前教育走向生态——对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反思[J].学前教育研究,2007(11):3-8.

[2]叶子,庞丽娟.师生互动研究述评[J].学前教育研究,2009(3):44-48.

[3]刘晶波.社会學视野下的师幼互动行为研究:我在幼儿园里看到了什么[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0-21.

[4]柳海民.现代教育原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532-537.

猜你喜欢

师幼互动教学情境课堂教学
谈幼儿园集体活动中师幼互动操作材料的体验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优化师幼互动,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与发展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